你的幸福感
1.幸福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幸福的?
王思萌: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幸福,幸福是愿望實現(xiàn)時的欣喜與滿足。生活中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因素,小小的快樂,小小的成就,累積起來,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了。
張馥迎:我覺得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作為晚輩,我們既要理解父母的辛苦,又要分擔他們的負擔,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無論貧窮還是富有,親情永遠是幸福的音符。
沈子靖:幸福存在于各種形式。我認為幸福就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不一定常有,但偶爾會出現(xiàn)在身邊。幸福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能給自己帶來心里的愉悅。
楊驚鴻:我覺得幸福就是知足,知足者常樂!很多人把物質追求看得太重,他們拼命地賺錢,卻失掉了家庭的溫暖和身體的健康。所以,我覺得他們并不幸福,即使很有錢。
2.你覺得幸福有標準嗎?應該如何去衡量?
張馥迎:我覺得幸福沒有衡量的標準,主要是看自己的感受,如果自己覺得很開心那就可以了。幸福不能獨享,而要學會分享,把這種感覺帶給別人,讓大家都高興起來。
趙祺萱: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它可能在轉頭的瞬間,也可能在微笑過后,或是在淚水之中。幸福是什么?答案有很多種,很難找到統(tǒng)一的標準。從自己的感受出發(fā),去體會幸福的無價吧。
王思萌: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看人先看優(yōu)點,這樣幸福就不用衡量了。幸福是需要尋找的,它在瑣碎的生活之中,又在人的心里。幸福的關鍵點是擺正心態(tài),以豁達的胸懷去面對人和事,放下苦痛與悲傷。
趙嘉闔:幸福沒有一個共性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點。幸福不應該被衡量,而應用心去感受。當身邊有愛,有快樂,那就會有幸福!
3.你感到最幸福的那一刻是什么?請描述這個幸福片段。
楊驚鴻:除夕,爺爺奶奶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媽媽正忙著做年夜飯,我和爸爸一起掛燈籠、貼對聯(lián),全家人其樂融融。這是我們家最幸福的時刻。
趙祺萱:每當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時,我的心里就特別溫暖,幸福感頓時而生。我那天過生日,爸爸特地從外地趕回來,抱著一大束花推開家門,那時的我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王思萌:除夕,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有說有笑的,多幸福呀!
4.生活中,你看到的幸福鏡頭或場面,請概述一下。
趙嘉闔:大風天,孩子的頭發(fā)被吹得凌亂,灌進衣領的冷風使孩子打了個冷戰(zhàn)。這時,他的媽媽跑到前面替他擋風,并拉上孩子的拉鏈。孩子似乎還很冷,媽媽干脆把他抱起來,親了他一下,然后繼續(xù)趕路。
王思萌:快要當奶奶了,當爺爺了,當爸爸了……在產(chǎn)房外站了一排,每個人緊張而又激動,焦急地在門外等著,直到產(chǎn)房里傳來孩子的哭聲,這才放下心來,露出幸福的微笑。原來,一家人的幸福就在孩子啼哭的一剎那被點燃!
張馥迎:情人節(jié)那天,38歲的環(huán)衛(wèi)女工陳國珍像平常一樣打掃街道,一大束玫瑰撲面而來。37歲的羌族男子扎西單膝跪地,向陳國珍求婚。他花了518塊錢,買來一大束玫瑰送給心中的女神。這筆錢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可是扎西說:“心痛,但看到她高興,我就覺得值?!笨戳诉@篇報道,我覺得他們很幸福,雖然他們并不富裕,但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這就是幸福。
5.你對生活有哪些期待?又如何開啟幸福之門?
沈子靖:我期待成績能更上一層樓,能考上重點高中,再上一所重點大學。這就是我的幸福目標吧??v然困難重重,我也決不會放棄,要想開啟幸福之門,就要不斷努力,用雙腳去丈量,用雙手去打拼。
張馥迎:我覺得平安和快樂是最重要的兩點,只要一家人能攜手面對困難,幸福會不請自來,難道不是嗎?
趙祺萱:幸福之門不用開啟,一個眼神或一個微笑就能打開心中的一扇門,從而收獲到幸福。幸福是無價的,也是無形的,觸手可及,但很多人找不到,因為他們太冷漠,把別人的好意當成了虛偽。他們不肯打開自己的心門,自然也就觸碰不到別人的心,更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
趙嘉闔:我希望自己的生活像一朵茉莉,味道清香,淡雅如茶,用白色小花撐起一片天空,使自己的生活醇香如酒,轟轟烈烈。開啟幸福之門,關鍵要靠自己,還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