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水
只要想象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筑,一種如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假定有一座集人類想象力之大成的寶窟,以宮殿廟宇的形象出現(xiàn),那就是圓明園。
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了火。仿佛戰(zhàn)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lián)尳倭恕跉v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雨果
以前看圓明園一直在電視里,一直在報刊雜志上,而這一次,因事到了北京,不去圓明園,真對不住自己這么多年的相思。于是,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著軟軟的毛線帽,懷里揣著“傻瓜”,走進了圓明園。
太陽還好,那種屬于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氣派,雖然隔著嚴冬,依舊有著一股不可褻瀆的威儀。因為天冷,游人很少,三三倆倆的,如我般慢慢隨意前行的更是沒有。
在眾多的景點里,尋找著被燒被毀的痕跡。終于,我看到了,在枯黃的草葉間,那些殘垣斷壁觸目驚心地裸露著。心目中的圓明園,早已演繹成沉重的化石,今日一見,果然有一股穿透時空透進脊背的荒涼。
希臘有帕特農(nóng)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夏宮就是圓明園。
“圓明園”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雍正皇帝曾解釋“圓明”二字的含義:
“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p>
“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
“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1709年,康熙將該園賜給四子胤禎,賜名圓明園。后經(jīng)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jīng)營,傾注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進行改建,才成為集古今中外造園藝術(shù)之大成的文化寶庫,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英法聯(lián)軍搶劫后,為掩蓋其罪行而火燒圓明園,淪為一片焦土。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圓明園再遭涂炭。
圓明園穿越百年的廢墟,依然如同浴血的戰(zhàn)場,每一棵樹、每一塊石、每一株草,每一塊磚,甚至地上的一抔黃土,都成為眼前的痛,像一直流血的傷口,刺痛著雙眼,刺透靈魂……
凝思良久,順著一些游人走過的痕跡,走進了廢墟里面,伸手觸摸著那擱置多年的泥土和瓦礫,腦海里猛然劃過一句話:“火燒圓明園,只是燒毀了皇帝所住的地方而已?!边@是一些資料里,英方對這件事這樣描述。多么輕描淡寫,多么不在話下!好像這件事不是他們做的一樣,像在說一些與他們自身無關(guān)的話題那樣輕松隨意!
我們知道,“圓明園”承載的文化信息,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重現(xiàn)的遺產(chǎn),是一筆屬于全人類的精神財富?!盎馃龍A明園”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一場深重的民族性災(zāi)難,對圓明園的悲悼,貫穿了整個20世紀,相信這會延續(xù)到未來。法國大文豪雨果說:“即使把巴黎圣母院所有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guī)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坐在廢墟上的我,幻想著圓明園昔日的奢華,真想回到過去,到歷史的那把火點燃之前,把歷史改寫,或者,從英法聯(lián)軍的博物館里,刪去這恥辱的一頁!然而,再怎么想,也是枉然。凝目之處,一片片碎裂著的瓦塊,又無可遏止地把我拉回現(xiàn)實。身邊默默靜立的石柱,像顯赫一時卻又窮途末路的英雄,以一種沉默著的滄桑,向世人昭示一種不要忘記的情懷。
我以為我能夠忘記,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么都不曾發(fā)生。然而,當我面對圓明園的時候,當我用簡陋的文字書寫圓明園的時候,才領(lǐng)悟到,圓明園,他總以一副先祖漠然的神情,在每一個漢字背后,用斷裂的姿態(tài)重現(xiàn),喚醒我的不能忘卻。
抬頭四望,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來的景點里,都叢林依舊,并不算高的小山,小樓,掛著枯了的花草,以及一些常青的樹木。我對植物并無多少研究,認識不多,也發(fā)現(xiàn)有很多生長非常慢的松樹柏樹和衫樹,并非近年所培的,樹干那么粗,樹冠那么龐大,叫人想象這些樹木,一定是那次劫難的幸存者,那場災(zāi)難的見證者。
在廢墟間行走,不時地看到一些牌子,靜靜立在路邊。牌子上寫著這里曾經(jīng)是個什么堂什么榭什么樓,里面曾經(jīng)有過什么物件,毀于什么時間,還附有該處原來輝煌時的圖樣。看到這些東西,就會認真地去閱讀,照著圖片想象當年的富麗堂皇,但是,見到的牌子越多,我就沒耐心了,想當時的圓明園,再現(xiàn)了江南的各處景點。園內(nèi)懸掛匾額的景點達六百余處,我能讀得過來嗎?
索性,也不再一一拜讀了,隨便一塊石頭上坐下,靜靜遠觀各處。低頭翻看手中的圓明園資料:圓明園,除了皇帝的朝堂之外,有40個景區(qū),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甚至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qū)。最有名的是“觀水法”,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風格。湖中還有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即便坐在朝堂,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不覺中,把自己幻為大清朝的帝王,矚目一片秀色,那滿目的璀璨碧玉,閃爍在眸子里……抬頭,映入眼簾的依然是一塊塊的殘垣斷壁,耳邊卻轟然劃過一些響聲,那是一百多年前沖天的火光,火光里是侵略者猙獰的面目,他們在高舉著火把狂笑:“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p>
低下頭來,圓明園,我們最大的驕傲,我們心底最大的疼。喜歡歷史的人,對這段,都不愿意面對。但是,我們還是應(yīng)該有勇氣去面對,畢竟,圓明園是我們先祖曾經(jīng)輝煌的見證,是我們的國家曾經(jīng)繁華留存下的痕跡。
這個冬日,我固執(zhí)地不顧自己情感的糾結(jié),站在這一段歷史面前,站在這塊被烈火焚燒過的土地上,親手撫摸這些殘垣,真實地感受先祖?zhèn)兊难?,要把多年前揮動瓦具的自豪刻入心里,讓它隨著肆虐的北風,融入我的血脈……
我在廢墟中攀援,想找一塊平穩(wěn)的石頭,留下一張照片,作為來一趟北京的紀念。為我拍照的游人,那個人把相機舉了半天又放下來:“將你的笑容收斂一下,好嗎?這樣的歷史殘骸面前,不可以如此開懷!”我極為聽話,急忙收斂了自己試圖展露的笑容,留下了一張照片。
撫摸著廢墟上的瓦礫,那些有著非常精美的花紋的石頭,似乎會說話一樣,再次把我引領(lǐng)到一個久遠的歷史中去——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身份,在《1860:圓明園大劫難》中,把這場世界文明史上的災(zāi)難重現(xiàn),揭開了中國人沉痛的記憶,讓法國人和英國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他們歷史上不光彩的一幕。
這個被中國文化深深震撼的西方歷史學家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zāi)難?!笨刹皇菃??據(jù)說圓明園里的皇家祠堂,是仿照古代印度橋薩羅國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內(nèi)共有殿宇、房舍326間,佛像2200多尊佛像,佛塔30余座??滴跻詠恚慨敾实?、皇太后壽誕,王公大臣進奉的物品都存放在這里。純金的、鍍銀的、玉雕的、銅塑的,年復(fù)一年,竟達數(shù)十萬尊。
試想一下,就會明白,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僅此一處所造成的損失,無論是經(jīng)濟價值還是文化藝術(shù)價值,都是難以用數(shù)字估量的。
我試圖用我的雙手,暖熱一塊瓦礫的心脈,可是,即便我把它揣在懷里,它們也不因我的熱情而改變,仍舊冰冷著,似乎一百多年所凝聚的民族仇恨已經(jīng)凝固了,一點兒都不會改變。細細看來,那些石頭上的花紋,仍然是那么地流暢精致,只是它們不再是皇家宏偉建筑的一部分,有的已經(jīng)半截埋到了土里,有的已經(jīng)被日月風化了棱角。
轉(zhuǎn)了大半天,坐在一個名叫“大水法”的牌邊,靠著一塊傾斜的巨大斷壁上,眼淚,終于止不住流下來,很長時間不能自已。
要返回了,看到被封在玻璃柜里燒焦的屋柱,上面的花紋已經(jīng)炭化,定格成永遠的黑色;破碎的琉璃瓦,從宮殿的頂端跌落,沾染的灰塵還在上面;很多的模型,展示著這個園林曾經(jīng)的輝煌,很多文字圖片聲像,比我從書冊里了解到的更加具體。
最后,又看到了重新修圓明園的倡議,這令我很憤怒:山水花草的吉祥和與廢墟殘骸的悲慘,是兩種極端的概念,這種強烈對照,帶給人的震撼,本是屬于這個園子的靈魂的,也就是圓明園存在的意義。
圓明園早已經(jīng)以一種頹敗的美占據(jù)人心,有重建的必要嗎?!獨一無二的圓明園是可以重建的嗎?!用一位朋友的話說:“如果真的要重建的話,那無疑是在玷污藝術(shù),踐踏歷史?!?/p>
我希望等到上千年過去時,這些被掠奪和焚燒過的文明痕跡,還能像今日一樣,激勵著炎黃子孫;我還執(zhí)著地相信,我們的民族,骨子里那些堅硬的品質(zhì),不會隨時代的發(fā)展而消退;一段歷史的疼,不會在一個民族的心靈中,變得無足輕重。
歷史,無論怎么修飾,都是曾經(jīng)存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