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美寶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圖書館,廣東 清遠 513200)
1.基層流動圖書館的定義
顧名思義,基層流動圖書館就是為了居住地遠離固定圖書館的讀者閱讀書籍的方便而采取的措施,例如用汽車等交通工具,將書籍定期或不定期運送到居民點或?qū)W校、工廠等人口密集區(qū),開展書籍借閱活動,既滿足了愛書人士對知識文化的渴求,又極好地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圖書宣傳活動?;鶎恿鲃訄D書館有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基層流動圖書館既包括了定期不定期給讀者上門送書,又包括了在偏僻地區(qū)建設能夠給讀者提供借書服務的服務點。狹義的基層流動圖書館主要是指,利用以汽車為代表的交通工具,送書給居住點偏僻的讀者。
2.基層流動圖書館的發(fā)展歷史及現(xiàn)狀
基層流動圖書館的發(fā)展歷史悠久。最早的流動圖書館模型出現(xiàn)在公元10世紀,是波斯帝國的駱駝圖書館;19世紀以后,英國出現(xiàn)了馬車圖書館,美國的流動圖書館也開始大規(guī)模出現(xiàn)。瑞典從1950年就開始以流動書車為主要形式,以國家資助為主要財政保障,大規(guī)模建設基層流動圖書館,并且發(fā)展迅速。日本的基層流動圖書館則更成體系、規(guī)模。大多數(shù)日本公共圖書館至少配有3輛書車,以滿足建設流動圖書館的需要,達到方便讀者借閱圖書的目的。流動圖書館在美國也十分常見,特別是服務于孩子的流動圖書館。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基層流動圖書館起步偏晚。但是國家政府的重視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圖書的渴求,促使了我國基層流動圖書館的較快發(fā)展。早在20世紀60年代,上海就出現(xiàn)了汽車送書車形式的基層流動圖書館;1996年廣州出現(xiàn)了上門提供圖書借閱服務的流動圖書館服務點,1999年北京也出現(xiàn)此種形式的基層流動圖書館。除了經(jīng)濟發(fā)達的沿海城市和首都北京以外,沈陽在1999年就已開始建設服務于農(nóng)民的基層流動圖書館。目前,我國的基層流動圖書館以汽車圖書館和圖書流動站點兩種形式為主[1]。在公共圖書館普及率偏低的情況下,基層流動圖書館對我國極其重要,它替代了公共圖書館的作用,為基層讀者的圖書閱讀提供了極大方便。
3.基層流動圖書館的優(yōu)勢
相比傳統(tǒng)公共圖書館,基層流動圖書館在經(jīng)濟效益、方便程度以及操作難度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
(1)成本低廉
相比傳統(tǒng)公共圖書館,基層流動圖書館規(guī)模較小,所需建設資金少,耗時短,投入使用快;由于流通能力強,基層流動圖書館的藏書量一般較少,購置圖書所需資金也較少;此外,規(guī)模較小的流動圖書館運行、維護的成本往往也比較低。綜上,建設、運行基層流動圖書館是十分經(jīng)濟的。
(2)針對性強
基層流動圖書館往往是針對特定群體而建設的,其藏書對讀者的吸引力一般強于公共圖書館。流動圖書館隨時開展圖書宣傳活動,與附近讀者進行互動也會比較方便,能針對讀者需求及時改善自身的服務質(zhì)量。
(3)便民快捷
基層流動圖書館的最大優(yōu)勢便是它方便快捷的特點。由于基層流動圖書館通常位于居民點、工廠、學校等人口稠密區(qū),或是交通條件較差的偏遠地區(qū)。借書、還書困難是制約此地區(qū)讀者閱讀圖書的最大難題,因此將流動圖書館建在身邊必將大大方便他們的借閱行為,點燃他們的閱讀熱情。
4.基層流動圖書館的作用
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普及率偏低,這使得基層流動圖書館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大眾上的空白,提供了更便利的借閱方式,更方便于讀者借閱圖書,增長知識。建設基層流動圖書館的意義重大,它既能方便讀者查閱與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專業(yè)書籍,又能為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書籍,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進而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我國的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建設發(fā)展速度極快,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在建設流動圖書館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基層流動圖書館的建設效果。
1.經(jīng)費問題
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建設是一項公共事業(yè),可是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其經(jīng)費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證,經(jīng)費缺失導致不少基層流動圖書館存在設施簡陋、藏書量過低、工作人員業(yè)務能力不足等問題。為了解決經(jīng)費缺失這一嚴重制約基礎流動圖書館服務點發(fā)展的最大問題,有關國家機關應該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切實保證基層流動圖書館建設及運行所需的經(jīng)費;而基層流動圖書館所在地的政府也應大力支持,除了在稅收及管理等問題上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之外,財政資金上也應給予一定補貼,以保證基層流動圖書館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總之基層流動圖書館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全民知識水平與精神境界,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工程,國家和地方都應該給予大力支持。
2.藏書不足、不當問題
由于基層流動圖書館的針對性極強,受眾范圍相對較小,因此務必根據(jù)受眾要求確定藏書類型及藏書量。流動圖書館設立地點的讀者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例如,設立在學校附近的流動圖書館,其主要受眾就是學生,而設立在工廠附近的流動圖書館主要受眾則是工人,根據(jù)受眾的特點購置圖書才能使流動圖書館有效吸引讀者。符合受眾需求的藏書更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滿足其閱讀需求,提高圖書館的使用率,避免資源的浪費。而藏書量往往反映了圖書館藏書的全面性,充足的藏書量通常更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這也是建設基層流動圖書館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建設基層流動圖書館時,既要注意藏書類型,又要注意藏書總量,做到質(zhì)量并重,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zhì)量。
3.運行管理問題
為了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的作用,其管理者務必制定適當?shù)倪\行管理制度。流動圖書館往往存在借書、還書程序混亂的問題,這樣一來不但影響流動性圖書館的工作效率,還有可能造成圖書館藏書的遺失。為了更好服務讀者,維護圖書館,管理者一定要制定相應的制度,既要滿足讀者需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要善于引入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來實現(xiàn)對圖書館的有效管理。
4.圖書館選址問題
基層流動圖書館選址一定要充分考慮讀者的方便,特別是行動困難的讀者。對于那些行動困難的圖書愛好者,例如老人和殘疾人來說,身邊的流動圖書館更是為他們的閱讀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讀者使用方便必然使得流動圖書館的利用效率變高,圖書館的書籍及時得到更新又會提高書籍的使用率,這些優(yōu)點都使得流動圖書館的服務質(zhì)量能夠更進一步。
1.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普及率偏低,建設更多的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能夠有效解決廣大圖書愛好者借書難、還書難的問題。
2.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的建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等諸多優(yōu)點,建設過程中務必把握住基層流動圖書館的原有優(yōu)勢。
3.建設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過程中務必準確把握主要受眾的需要,以滿足受眾需求為根本出發(fā)點去制定圖書館的運行制度。
4.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專業(yè)素質(zhì)高、服務質(zhì)量優(yōu)秀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基礎流動性圖書館務必注意培訓業(yè)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
5.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的運行固然要注意經(jīng)濟效益等問題,但是要切記建設流動圖書館的目的是服務讀者,全面提高全民的知識水平與精神境界,不能因噎廢食。
[1]張常明.基礎流動圖書館服務點建設思考[J].圖書管理,2010,10:12-13
[2]梁冠藍.基層圖書館服務網(wǎng)絡建設初探—以順德圖書館服務點建設為例.現(xiàn)代管理,2009,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