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杰,楊忠明
(貴州省安順市氣象局,貴州 安順 561000)
日照和云量是兩個重要的氣象要素,近年來吳哲紅等[1-3]利用安順市6個地面觀測站資料,對氣溫、降水等氣象要素的氣候變化特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但對日照和云的氣候變化并未涉及。鄭小波等[4]利用貴州和云南約180個測站的日照和云量等資料,研究了云貴高原日照和能見度的關系;謝仁波等[5]對思南縣的云量變化氣候特征進行分析,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結果。本文利用安順站的云量和日照資料,分析近58 a來日照時數(shù)和云量的氣候變化特征,期望對這兩個氣象要素的氣候變化背景有所了解。
利用安順站1955—2012年逐日總云量、低云量、日照時數(shù)的觀測資料,分別統(tǒng)計出累年逐月總云量和低云量、逐年平均總云量和低云量;逐年日照時數(shù)、逐年4個季節(jié)日照時數(shù)的時間序列。逐一對其變化趨勢和是否發(fā)生突變進行分析和檢驗。為了分析氣象要素的長期變化趨勢,采用了基于回歸統(tǒng)計的線性傾向估計算法,即:
式中,b為要素的線性變化趨勢,又稱線性傾向。把b乘以10稱為要素變化的傾向率,正值為上升,負值為下降。
本文還采用M-K檢驗方法[6],對安順日照時數(shù)和云量的時間序列進行檢驗,分析在一定信度條件下,要素是否發(fā)生了氣候突變現(xiàn)象,要素出現(xiàn)突變的時段等重要特征。
圖1 安順1955—2012年1—12月平均日照
從年日照時數(shù)演變來看(圖1),其線性趨勢是下降的。變化傾向率約為-19.8 h/10a,但沒有通過信度α=0.05的檢驗,說明下降趨勢不顯著,只是正常的氣候波動。利用5 a滑動平均線對其階段性變化分析可見:安順年日照從196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期是減少的時段,特別是1980年代前中期日照減少顯著;但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仍為日照偏多期。1980年代中后期到2006年是一個先快速上升,后恢復正常的過程。2007—2011年有所偏多。58 a中日照最多的是1963年的1 595.4 h,最少的是1982年的890.6 h,二者相差了704.8 h,說明年際間的振幅是相當大的。近30 a(1981—2010)平均年日照時數(shù)為1 241.8 h。進一步分析日照特別少的年份發(fā)現(xiàn),造成日照特少的主要原因是當年的綿雨偏重,即年雨日偏多所致。
四季的日照時數(shù)變化見圖2。各季的日照均為減少趨勢,其中夏季和春季減少較為明顯,其變化傾向分別為-11.6 h/10 a和-6.0 h/10 a,冬季次之為-3.4 h/10 a,最后是秋季為-2.0 h/10 a。與年日照變化趨勢相似,季節(jié)變化均未通過信度檢驗。
圖2 安順逐年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日照時數(shù)演變曲線
安順逐年總云量在7.8~8.8成之間變化(圖3),從其線性變化趨勢看,近58 a來總云量只有微弱的下降趨勢,變化傾向為-0.01成/10 a,故可認為無變化。
圖3 安順逐年平均總云量演變曲線
安順年低云量變化見圖4。變化的傾向率為0.24成/10 a,上升趨勢通過了信度α=0.01的顯著信檢驗。用m-k檢驗法進行突變檢驗(圖5),由圖可知,安順低云量在1970年左右發(fā)生了由少到多的突變。
圖4 安順年平均低云量變化特征
圖5 安順1955—2012年低云量M-K檢驗曲線
①近58 a來安順年日照時數(shù)和各季日照時數(shù)均為下降趨勢,特別是1980年代前中期日照減少顯著,但沒有通過相關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說明只是正常的氣候波動。根據(jù)鄭小波[4]等人的研究:日照減少的主要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人類活動排放使大氣對流層的氣溶膠和污染物濃度大大增加所導致[4]。分析安順80年代日照特少的年份,發(fā)現(xiàn)綿雨天氣特重或年雨日偏多,因此,重度綿雨或年雨日偏多可能也是導致日照減少的一個原因。
②年總云量在7.8~8.8成之間變化,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年低云量上升趨勢顯著。用M-K法進行突變檢驗表明,年低云量在1970年左右發(fā)生了由少到多的突變。
[1]吳哲紅,楊國棟.安順氣溫近40a變化趨勢及分析檢驗[J]. 貴州氣象,2005,29(5):6-8.
[2]楊忠明,陳貞宏.安順市近45a氣候變化分析[J].貴州氣象,2008,32(2):6 -9.
[3]陳貞宏,楊忠明.近48a安順市極端天氣事件頻率變化[J]. 貴州氣象,2010,34(s1):95 -97.
[4]鄭小波,羅宇翔,段長春,等.云貴高原近45年來日照及能見度變化及其成因初步分析[J].高原氣象,2010,29(4):992-998.
[5]謝仁波,鄧建華,王華,等.思南縣云量氣候特征及變化初探[J].貴州氣象,2012,34(1):46-48.
[6]魏鳳英.現(xiàn)代氣候統(tǒng)計診斷與預測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