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wèi)明,段 明
(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江西 南昌 330046)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游南岸,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以下簡稱“五河”)及博陽河等支流來水,經(jīng)調(diào)蓄后由湖口注入長江,是一個過水型、吞吐型、季節(jié)性湖泊,也是長江中下游洪水的重要調(diào)蓄場所。
受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長江與鄱陽湖的關系不斷發(fā)生變化,并集中體現(xiàn)在長江干流九江河段和鄱陽湖的蓄泄、沖淤變化。水文情勢的變化對長江中下游及鄱陽湖區(qū)的防洪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環(huán)境和水生態(tài)保護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科學認知長江鄱陽湖間的水文情勢,研究采取合適的對策措施,是維護健康長江、建設秀美鄱湖的關鍵和核心。
鄱陽湖水位變化受五河和長江來水的雙重影響,高水位時間長。4~6月為五河主汛期,受鄱陽湖流域來水影響,湖區(qū)水位逐步抬升,7~8月為長江主汛期,湖區(qū)水位受長江洪水頂托或倒灌影響而壅高,長期維持高水位,湖區(qū)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現(xiàn)在7~8月。進入10月份,受長江穩(wěn)定退水影響,湖區(qū)水位持續(xù)下降,湖區(qū)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現(xiàn)在1~2月。
據(jù)2002年以前的鄱陽湖實測資料分析,星子站6~9月水位一般高于15 m,鄱陽湖呈典型的湖泊特性;4、5、10、11月水位在12~15 m 之間,鄱陽湖呈河湖特性;12月~次年3月,水位低于12 m,鄱陽湖呈河道特性。
9月、10月和11月,在五河入湖流量已明顯減小的情況下,鄱陽湖星子站仍維持較高的水位,受兩個因素的作用:一是此期間長江干流來水流量仍較大,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是此期間鄱陽湖水位處于消落過程,對長江干流流量有一定的補充。
鄱陽湖出湖徑流受長江水位影響明顯,汛期和非汛期具有不同特點。
(1)汛期特點。五河主汛期為4~6月,長江干流主汛期為7~9月。在此期間,江湖洪水相互頂托甚至是洪峰遭遇。鄱陽湖出流對長江干流湖口以上河段有明顯的回水頂托影響,同時,長江干流來水對鄱陽湖出流也有很大的頂托作用,頂托影響發(fā)生較為普遍。4~6月,湖區(qū)水位抬升,流速仍較大,湖床呈沖刷狀態(tài),7~9月,湖區(qū)水位受長江洪水頂托影響而壅高,湖區(qū)流速逐漸減小,湖床呈微淤狀態(tài)。
當江湖暴雨洪水不同步而長江干流洪水較大時,長江洪水倒灌入湖,倒灌一般發(fā)生在7~9月,此時五河汛期已過,鄱陽湖水位受長江洪水頂托倒灌,湖水面基本保持水平,鄱陽湖入江水道呈現(xiàn)負比降,長江泥沙隨洪水倒灌入湖。
(2)非汛期特點。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長江來水量減小,水位降低,對出湖湖水頂托影響較小,湖水經(jīng)入江水道暢泄入江,湖區(qū)流速較大,挾沙能力較強,湖床總體呈沖刷狀態(tài)。
原來老周也是一位詩人。我們就這樣熟悉了,周末也常常一同下鄉(xiāng)采風。有一次,我們在鄉(xiāng)下遇到了老馬。老馬炒了幾個菜,在露天的稻床上,我們興奮地喝起酒來。他們談論著稻草,談論著稻草中的詩意。老馬和老周談得十分投機,相見恨晚,竟把我晾在一邊。
2003年以來,長江、鄱陽湖的水文情勢出現(xiàn)了新變化。在三峽等長江上游控制性工程建成運用前,長江中下游江湖基本上處于相對平衡的階段。長江上游控制性工程的陸續(xù)運用,改變了長江中下游的來水來沙條件,水文情勢已經(jīng)并將發(fā)生長時期的變化調(diào)整。
(1)長江中下游河道沖淤變化。據(jù)相關資料,三峽水庫蓄水前,壩下游宜昌、漢口、大通站年均徑流量分別為4 369 億m3、7 111 億m3、9 052 億m3,輸沙量分別為4.92 億t、3.98 億t、4.27 億t。
三峽水庫蓄水運用以來,2003~2011年壩下游宜昌、漢口和大通站年均徑流量分別為3 903 億m3、6 596億m3和8 194 億m3,較蓄水前分別偏少11%、7%和9%;年均輸沙量分別為0.488 億t、1.13 億t 和1.43 億t,與蓄水前相比,分別減小90%、72%和67%。
經(jīng)監(jiān)測分析,在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前的數(shù)十年中,長江中游河床沖淤變化較為頻繁,但總體河勢基本穩(wěn)定,局部河勢變化較大;河道總體沖淤相對平衡,部分河段沖淤幅度較大。三峽工程運用后的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中下游干流河床總體處于沖刷態(tài)勢。長江中游河段沖刷以宜昌至城陵磯段為主,其平灘河槽沖刷量為7.66 億m3,占河道總沖刷量的64.5%;城陵磯至漢口、漢口至湖口河段沖刷量分別為1.25 億m3、2.96 億m3,分別占總沖刷量的10.6%、24.9%。
(2)鄱陽湖沖淤變化。鄱陽湖水系泥沙主要來自五河(其中絕大部分來源于贛江),多年平均入湖輸沙量為0.18 億t。湖口站年均輸沙量約為0.1 億t,10月~次年6月,湖口站輸沙量為正值(出湖),7~9月,受江水頂托或倒灌影響,湖口站出現(xiàn)負輸沙量(倒灌入湖)。
三峽工程運用后,湖區(qū)寬闊段呈累積性淤積,入江水道基本呈微沖狀態(tài),總體而言,對湖區(qū)沖淤態(tài)勢無大的趨向性影響。
據(jù)實測資料分析,近10年來,鄱陽湖9、10月份(秋季)連續(xù)出現(xiàn)低枯水位,并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枯水時間提前。星子站低水位(水位在12 m 以下)出現(xiàn)初始時間在1952~2002年期間為11月13日,而在2003~2011年期間為10月12日,平均提前了33天;星子站枯水位(水位在10 m 以下)出現(xiàn)初始時間在1952~2002年期間為12月10日,而在2003~2011年期間為11月1日,平均提前了40 d。2006年星子站10.0 m 以下水位出現(xiàn)時間較正常年份提前75 d。
(2)枯水期延長。星子站低于12 m 水位天數(shù)在1952~2002年期間為127 d,而在2003~2011年期間為188 天,平均延長了61 d;星子站水位低于10 m 天數(shù)在1952~2002年期間為76 d,而在2003~2011年期間為127 d,平均延長了51 d。2006年8月22日~2007年5月2日,星子水位連續(xù)254 d 低于12.0 m,2004、2007年星子站水位低于7.5 m的時間分別達31 d、21 d(詳見表1)。
表1 星子站低枯水位出現(xiàn)時間對比表
(3)枯水位降低。星子站歷年最低水位在2000年后呈下降趨勢,2000年為8.56 m,2009年為7.49 m,下降幅度為1.07 m。2004年星子站出現(xiàn)歷史最低水位7.11 m。2012年1月都昌站水位跌至7.93 m,創(chuàng)1952年有實測水文資料以來歷史最低。2006年星子站有65 d 實測水位低于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目前,鄱陽湖枯水開始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的現(xiàn)象已成為常態(tài),也是現(xiàn)階段長江、鄱陽湖間水文情勢變化的主要特征。從長江流域現(xiàn)狀綜合分析,導致水文情勢變化,造成鄱陽湖秋季低枯水位的影響因素主要有4個方面:氣候變化因素,長江中上游降水量減少;人類活動影響,主要包括河湖采砂影響與航道整治影響;長江干流上游水庫群蓄水影響;河床沖淤變化的影響。
(1)一般而言,降雨量的多寡是個隨機現(xiàn)象,或周期波動現(xiàn)象,年降雨不可能常年偏多或者偏少;但8月份以后降雨量少的年份,與其他水位降低因素同時存在時,將加劇“低枯水位”程度。
(2)采砂等人類活動因素,由于事實已形成,其對水位降低的影響不會改變,屬長期現(xiàn)象,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得到控制。
(3)根據(jù)長江上游干支流各水庫的工程運用調(diào)度方案,長江上游水庫群蓄水期主要在9~10月(少數(shù)水庫8月開始蓄水)。這些水庫汛后蓄水,每年都會發(fā)生,屬于長期現(xiàn)象,必然會對長江中下游水文情勢和鄱陽湖的水位產(chǎn)生影響。
長江水利委員會有關研究成果顯示,三峽水庫單獨運用條件下,蓄水期減小下泄流量對湖口水位的影響一般將持續(xù)到11月底、12月初,在此期間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為1.89 m,降低平均值為0.87 m,出湖水量平均增加約18.2 億m3,湖泊蓄水量減少。若進一步考慮近期長江上游已運行或即將建成的溪洛渡、向家壩、瀑布溝等5座干支流控制性水庫蓄水影響,則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為2.95 m,降低平均值為1.14 m,出湖水量年均增加約21.5 億m3。
(4)清水下泄沖刷河床將導致相同流量下水位降低,相同水位下流量加大,其對湖口江段水位影響雖需要較長時間,影響程度待進一步觀察,但影響是必然的、長期的、不斷加重的。據(jù)三峽工程泥沙專家組資料,近些年三峽水庫入庫泥沙僅為原先預測的30%,漢口河段泥沙僅為18%,宜昌—荊江河段泥沙更少。清水下泄導致中下游河段面臨長時期、長距離、大幅度沖刷的嚴峻形勢。
(1)21 世紀以來,長江與鄱陽湖的水文情勢已經(jīng)并將發(fā)生長時期的調(diào)整、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長江中下游和鄱陽湖秋季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受沖刷影響,長江九江河段河床持續(xù)下切,對九江河段枯水期水位影響日益明顯;鄱陽湖入江水道湖口附近的沖刷相對較大,湖床下切,坡降增大,加速湖水入江。
(2)采砂和疏浚等人類活動、長江干流上游水庫群汛后蓄水、河床沖淤變化是導致鄱陽湖區(qū)秋季枯水的長期影響因素,遇極端干旱氣候使枯水程度進一步加劇。
(3)根據(jù)《長江流域綜合規(guī)劃(2012~2030年)》,長江上游還將陸續(xù)興建的溪洛渡、向家壩等水庫,總防洪庫容近200 億m3,蓄水時間大都從8月初開始,隨著這些水庫的建設、運行,中下游來水來沙條件將長期呈減少態(tài)勢,水文情勢的變化將進一步發(fā)展,枯水期鄱陽湖的蓄水量將進一步減少,低枯水位將成為常態(tài),對水資源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4)水文情勢變化,將可能導致鄱陽湖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和功能。為應對或減緩水文情勢變化造成的影響,建議盡早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調(diào)整和恢復江湖關系,提高鄱陽湖區(qū)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承載能力。
[1]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江西省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R].2012.2.
[2]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三峽水庫運用后下游河道沖淤與鄱陽湖江湖關系變化研究[R].2010.8.
[3]閔 騫,汪澤培,倪培恩.近40年鄱陽湖水位變化趨勢[J],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