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楠
清代是中國畫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是一個繼往開來集大成的時期。也是在清代,中國畫不可避免地到了它的轉(zhuǎn)型期,對后世的啟示性影響不容忽視。而在這個轉(zhuǎn)型中,宮廷繪畫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繼承正統(tǒng)中不斷豐富著文人畫的內(nèi)涵,譜寫著職業(yè)文人畫家的新篇章。清王朝延續(xù)前代,也在宮廷中吸收畫家進行專業(yè)的繪畫創(chuàng)作。清代宮廷繪畫歷經(jīng)順治和康熙時期,后到雍正、乾隆朝達到鼎盛。1692年康熙皇帝設(shè)立如意館,后來廣收畫師,創(chuàng)作了許多具有特殊歷史價值與很高藝術(shù)價值的作品。
自從中國藝術(shù)品成交價格進入億元時代后,藝術(shù)品市場呈現(xiàn)欣欣向榮的景象,清代書畫這一板塊也屢創(chuàng)佳績,而為清代帝王服務(wù)的宮廷畫家的作品在市場中也表現(xiàn)優(yōu)異。
順治時期,清代宮廷繪畫處于初始階段,影響甚微。到了康熙時期,經(jīng)濟和文化藝術(shù)有了大力發(fā)展,宮廷畫家不斷增多,按照宮廷意圖進行繪事。這一歷史時期的清宮廷畫家的作品近年在市場上表現(xiàn)突出的有顧銘、顧見龍和王敬銘(1668~1721年)三人。顧銘和顧見龍同時進入清廷,名重京師。2000年至2012年,顧銘的作品上拍兩件,成交1件;顧見龍的作品上拍59件,成交38件,總成交額418.76萬元。顧見龍的《杜甫飲中八仙詩意》手卷(圖1)在2011年6月5日的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38萬元拍出,為其作品成交最高價。王敬銘的《仿趙孟云嬌長春圖》手卷在2008年5月21日的北京匡時春拍中以1008萬元拍出,創(chuàng)其最高價。其他作品的成交價均未突破百萬元。
康熙至雍正時期的宮廷畫家中,焦秉貞和冷枚的作品市場表現(xiàn)最為突出。2000年至2012年,焦秉貞的作品共上拍59件,成交40件,總成交額1691.1萬元。2004年11月7日,焦秉貞的《午瑞圖》冊頁(圖2)在中國嘉德以159.5萬元成交,2008年4月28日,此圖又在中國嘉德拍出224萬元。焦秉貞的《康熙南巡圖》手卷在2009年5月26日的北京長風(fēng)春拍中以476.96萬元成交,創(chuàng)其最高成交價紀錄。其《人物》四屏在2011年6月5日的北京保利春拍獲價149.5萬元。冷枚的作品共上拍52件,成交38件,總成交額2859.87萬元。2010年5月28日,他的《虎子圖》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690萬元。同年12月12日,其《康熙萬壽圖》(兩件)在北京翰海秋拍中獲價716.8萬元。
雍正至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市場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是郎世寧、金昆、唐岱、陳枚和丁觀鵬的作品。與前朝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時期有不少西方傳教士畫家來華,他們以寫實功力供奉內(nèi)廷,加上對中國畫技法的融入,使他們在紀實繪畫、歷史題材繪畫、肖像畫創(chuàng)作,以至描寫宮苑中御馬和飛禽走獸中,彰顯出其卓越的才能,深得皇帝贊賞。這其中最出眾的當(dāng)推郎世寧,他用中國繪畫材料,以西洋畫的強調(diào)透視、光影的表現(xiàn)手法作畫,在改進中國畫和推動中西繪畫融合中走出重要一步,意義深遠。他的作品自2000年至今上拍數(shù)量為36件,成交26件,總成交額1.0367億元。2005年5月30日,他的《秋林群鹿圖》(圖3)在香港佳士得拍出2149.68萬元。2010年6月6日,其《山水冊》(10開)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以3136萬元的高價成交,市場表現(xiàn)良好。
2000年至2012年,金昆的作品上拍16件,成交14件,總成交額729.2萬元,其中《白描人物》于2004年4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出462.2萬元,創(chuàng)其歷史最高價。唐岱的作品上拍52件,成交35件,總成交額1381.29萬元,其中《閑居高行》冊頁于2007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出794.35萬元,創(chuàng)其拍賣最高價紀錄;他的《秋清圖》于2008年12月8日在北京匡時拍出157.92萬元。陳枚的作品上拍30件,成交25件,總成交額558.54萬元,其中《松崖論道》于2010年12月5日在北京匡時以123.2萬元拍出,創(chuàng)其歷史最高成交價。丁觀鵬的作品上拍38件,成交23件,總成交額1034萬元,其中《爛柯仙跡》手卷(圖4)2005年12月4日在中貿(mào)圣佳拍出627萬元,《大德譚經(jīng)圖》手卷2012年10月29日在北京保利拍出112.7萬元,其他作品的成交價未突破百萬元。
乾隆時期宮廷繪畫藝術(shù)達到頂峰,影響深遠。目前市場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是董邦達、錢維城、徐揚、張宗蒼和金廷標(biāo)等人的作品。此外,近年有作品流通的還有周鯤、賈全、陸遵書、方琮、袁瑛、楊大章、黃增和陳基等人。
從近年市場情況看,董邦達的作品價格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2000年至2012年,其作品上拍255件,成交169件,總成交額1.123億元。其中2011年共上拍40件,成交29件,總成交額為3260.9萬元,創(chuàng)歷年最高。2008年4月28日他的《西湖景》在中國嘉德拍賣拍出66萬元,2011年12月5日該作品又在北京保利秋拍“品藻如春——清代御筆暨宮廷書畫”夜場中以1150萬元拍出;《孤山放鶴圖》(圖5)在2010年西泠印社秋拍中以806.4萬元拍出,后又于2011年7月10日北京卓德春拍中以1840萬元的高價拍出;《雪后悅心殿詩意圖》在2005年中國嘉德秋拍中以495萬元拍出,之后又在2009年的中國嘉德春拍中以795.2萬元拍出。董邦達的作品在市場中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上升態(tài)勢。
錢維城的《雁蕩圖》表現(xiàn)不凡,2002年12月6日中貿(mào)圣佳秋拍中,該圖以429萬元拍出,2007年中國嘉德春拍中又以2408萬元將其拍出,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此圖再次上拍,以1.2992億元的天價成交,是清宮廷畫家作品中上漲空間最大的作品。2009年11月29日,錢維城的《九如圖》立軸(圖6)在香港佳士得以2327.6萬元成交,2000年至2012年,他的作品共上拍244件,成交155件,總成交額3.498億元,為宮廷畫家作品成交額之首。
徐揚是女性宮廷畫家的代表,其作品市場表現(xiàn)也是不凡。在2009年中貿(mào)圣佳的秋拍中,她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手卷以1.344億元的天價拍出,成為中國書畫拍賣史上第一件成交價過億元的拍品,也是清宮廷畫家作品成交價的最高峰。該卷橫1865厘米,縱43厘米,描繪了乾隆時期平定西北之亂后凱旋的將士向皇帝獻俘的歷史場面,畫面構(gòu)圖完整,人物眾多,場景豐富,描繪細致入微,是乾隆時期宮廷紀實繪畫的佳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以高價成交也在意料之中。2004年11月21日她的《南巡紀道圖》手卷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以1980萬元拍出,2007年8月18日此圖又在中貿(mào)圣佳以3696萬元拍出,2010年7月18日再次在中貿(mào)圣佳上拍,以9072萬元的高價拍出?!赌涎布o道圖》橫1930厘米,縱28.5厘米,將乾隆南巡途中經(jīng)過的78處要地描繪在一起,全圖只描繪風(fēng)景,而無人物,突破了清宮紀實繪畫的常規(guī)。2000年至2012年,徐揚的作品上拍34件,成交27件,成交額2.343億元,僅次于錢維城。
張宗蒼是乾隆時期重要的宮廷畫家。他的山水畫筆墨蒼勁,山石多以干筆皴擦,林木常以淡墨暈染,一洗宮廷畫院慣有的甜俗氣息,氣象萬千。他的《云棲山寺》在2012年中國嘉德秋拍中以3967.5萬元拍出;《云林煙艇圖》于2011年5月21日的中國嘉德春拍中以3405萬元拍出;《層巒山城》于2011年6月4日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920萬元拍出。2000年至2012年,其作品上拍145件,成交107件,總成交額1.348億元。
金廷標(biāo)是在乾隆南巡時得到賞識,隨即進宮。他于山水、人物和花卉皆擅,影響頗大。他的《溪彴(zhuó)扶筇(qióng)圖》(圖7)2009年11月10日在北京翰海拍出3472萬元;《聽泉圖》于2010年5月15日在中國嘉德拍出4513.6萬元,成為其作品拍賣最高價。2000年至2012年,他的作品上拍37件,成交27件,成交額8131萬元。
康乾盛世過后,清王朝逐漸走向衰落,文化藝術(shù)的高峰已過,發(fā)展較慢。從乾隆后期到清王朝滅亡的100多年里,宮廷畫家中董誥的作品市場表現(xiàn)最佳。此外,馮寧、方熏、李秉德、沈振麟、屈兆麟、繆嘉蕙、胡桂和張愷等人也有作品流通。
董誥為董邦達長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進士。累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太子太傅,直軍機先后40年。其山水稟承家學(xué),雅秀絕塵,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他的《春景山水花卉冊》(圖8)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品藻如春——清代御筆暨宮廷書畫夜場”中以5290萬元拍出,刷新了他以往的拍賣紀錄;《萬有同春》冊頁于2007年7月21日在西泠印社拍賣會上以770萬元拍出,2011年6月4日此冊又在北京保利以3910萬元的高價拍出,短短4年時間上漲3140萬元。
其他的如馮寧,其《御馬圖》于2008年12月8日在北京匡時秋拍中以224萬元成交,時隔兩年此圖又在北京匡時以470.4萬元的價位拍出,創(chuàng)其歷史新高。2000年至2012年,馮寧作品上拍共4件,全部成交,總成交額為696.62萬元。方熏作品上拍85件,成交57件,總成交額384萬元,其中《仿惲南田花卉冊》在2011年12月6日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以57.5萬元拍出,為其作品最高價。李秉德的作品上拍5件,成交3件,其《水村宴居圖》于2003年11月26日在中國嘉德以53.9萬元拍出。沈振麟的作品上拍30件,成交17件,總成交額124.9萬元,其中《豹花馬圖》2010年5月15日在中國嘉德以62.72萬元拍出。屈兆麟的作品上拍75件,成交51件,總成交額230.2萬元,其中《四時花卉》四屏2011年4月30日在中貿(mào)圣佳以17.92萬元拍出??娂无プ鳛榕詫m廷畫家在清末畫壇也小有影響,當(dāng)前市場上其作品流傳較多,但價位一直很低。她的作品共上拍70件,成交54件,總成交額188.94萬元,其中《花鳥》四屏2011年11月6日在中貿(mào)圣佳以21.85萬元拍出,為其作品拍賣最高價。胡桂和張愷的作品上拍數(shù)量很少,分別是1件和5件,總成交額分別是11.88萬元和8.21萬元。
以上是清代宮廷畫家作品近年的市場概況,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作品價格多則過億元,少則數(shù)萬元。價格之所以相差如此之大,與畫家當(dāng)時在政治和繪畫上的影響密不可分,同時與作品本身的水平和市場的變化也有一定關(guān)系。清宮廷畫家的作品代表著當(dāng)時帝王的文化品位與審美取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
(本文數(shù)據(jù)來自雅昌藝術(shù)網(wǎng)和卓克藝術(shù)網(wǎng))
責(zé)編 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