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明輝,關艷麗,陳 飛
(遼寧省微生物科學研究院,遼寧朝陽 122000)
DH5α是一種常用于質粒克隆的菌株。E.coli DH5α在使用pUC系列質粒載體轉化時,可與載體編碼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實現(xiàn)α-互補,可用于藍白斑篩選鑒別重組菌株。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和轉化是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頻繁使用的一項重要的常規(guī)操作。對細菌而言,為達到高效轉化,活細胞數(shù)務必少于108細胞/mL。對于大多數(shù)E.coli來說,相當于 OD600為 0.4 左右,但由于轉化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具體的作用機理仍在探究中。有文獻指出[1],細菌的最佳感受態(tài)細胞制備期對于不同菌株是不同的,并不一定都是在活細胞濃度為108細胞/mL的時候最適宜,有必要針對所使用的菌株確定其最佳轉化條件。
1.1.1 菌株與質粒 E.coli DH5α,pUC18質粒由本實驗室保存。
1.1.2 試劑 X-gal,IPTG,LB培養(yǎng)基,氨芐青霉素溶液,0.1 mol/L CaCl2溶液,均按《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的要求配制。
1.2.1 大腸埃希菌生長情況的測定[2-3]從平板上挑取單個菌落(直徑2~3 mm)到含有30 mL LB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37℃下250 r/min培養(yǎng)過夜。取出0.3 mL培養(yǎng)物到含有15 mL LB培養(yǎng)基試管中,繼續(xù)振蕩培養(yǎng),每隔20 min取出1支試管,放于冰箱。統(tǒng)一測定菌液的OD600,繪制生長曲線。選取幾個不同時相的菌液倍比稀釋從10-1~10-6,各取0.1 mL稀釋液涂布 LB 平板培養(yǎng)基,37℃正向培養(yǎng)1 h后,倒置培養(yǎng)12~16 h。每個稀釋度鋪3個平板,計數(shù),作OD600-活菌細胞濃度圖。
1.2.2 標準質粒制備[4]利用裂解法抽提pUC18質粒,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紫外分析儀下觀察,將顯示為超螺旋DNA帶型的凝膠切下,利用透析袋法進行回收后,電泳確保質粒全部為超螺旋狀態(tài),測定其濃度及純度,IE緩沖液稀釋為0.05 μg/mL,保存于 -20 ℃。
1.2.3 大腸埃希菌感受態(tài)細胞制備及轉化[5-7]37℃下250 r/min培養(yǎng)過夜的大腸埃希菌培養(yǎng)物,按1∶40接種于15 mL LB培養(yǎng)基的試管中,繼續(xù)振蕩擴大培養(yǎng)。根據(jù)生長曲線,每隔一定時間取1支菌液,測定OD600后,1.5 mL轉入10 mL無菌離心管,冰浴中冷卻10 min,4℃,4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用1/2體積的預冷0.1 mol/L CaCl2溶液懸浮細胞,冰浴中放置30 min,4℃,4 000 r/min離心10 min。根據(jù)OD600-活菌細胞濃度圖,加入一定體積的0.1 mol/L CaCl2溶液,調整細胞濃度為2.5×109細胞/mL,取200 μL感受態(tài)細胞,分裝到1.5 mL無菌離心管,4℃保存過夜。加入0.1 g質粒DNA,冰浴30 min后42℃熱休克60~90 s,冰浴中迅速冷卻2~3 min,加入0.8 mL LB培養(yǎng)基,37℃低速振蕩培養(yǎng)1 h,室溫,4 000 r/min 離心5 min,吸去0.9 mL 培養(yǎng)基,混勻剩余培養(yǎng)物,全部涂布在加有X-gal,IPTG及氨芐青霉素的LB平板培養(yǎng)基上,37℃正向培養(yǎng)1 h后,倒置培養(yǎng)12~16 h,每個時相涂布9個平板,并以未加質粒DNA的轉化液作對照。
在菌株與菌株之間,OD值與每毫升中活細胞數(shù)間的關系變化很大,因此有必要通過測定特定E.coli的生長培養(yǎng)物在生長周期的不同時相的OD600,從0~10 h,測定細菌不同生長時期的OD600,繪制生長曲線。為保證細菌培養(yǎng)物的生長密度不至過高,應每隔15~20 min檢測OD600(表1)。得到E.coli DH5α的生長曲線(見圖1),以便預測培養(yǎng)物的OD600達到0.4的培養(yǎng)時間。如圖1所示,該生長曲線主要包括了E.coli DH5α在37℃培養(yǎng)條件下群體生長周期中的遲緩期、對數(shù)期及穩(wěn)定期初期。
將10-4、10-5、10-6稀釋度的培養(yǎng)物涂布于無抗生素的LB平板培養(yǎng)基上以計算每一時相的活細胞數(shù),選取一組數(shù)據(jù)(見表2)經(jīng)線性化處理得E.coli DH5α 的 OD600-活菌細胞濃度圖(圖2),使分光光度計讀數(shù)得到標準化。由圖2可看出細菌細胞濃度與菌液光密度值成正比。
表1 E.coli DH5α的生長曲線Table 1 Growth curve of E.coli DH5α
圖1 E.coli DH5α的生長曲線Fig.1 Growth curve of E.coli DH5α
表2 E.coil DH5α的OD600-活菌細胞濃度Table 2 E.coil DH5α 的OD600-Viable cell concentration
細菌在不同生長時期的活細胞濃度不同。要進行不同生長時期轉化率的比較,必須調整細胞密度至相同情況。為達到高效轉化,活細胞數(shù)務必少于 108細胞/mL。根據(jù) CaC12法,第 2次CaCl2處理時,活細胞濃度濃縮至2.5×109細胞/mL,轉化菌平板培養(yǎng)后計數(shù),并計算轉化率(每微克DNA轉化后所產(chǎn)生的單菌落個數(shù),菌落數(shù)/μg DNA),見表3。結果如圖3所示,發(fā)現(xiàn)感受態(tài)細胞的轉化率與OD600值顯著相關。E.coli DH5α菌株在OD600值為0.40~0.42時獲得最高轉化率。
圖2 E.coli DH5α的OD600值-活菌細胞濃度圖Fig.2 E.coli DH5α OD600-Viable cell concentration diagram
圖3 E.coil DH5α不同生長時期的轉化率Fig.3 Transformation of E.coil DH5α in the different fevelopment
表3 E.coil DH5α不同生長時期的轉化率Table 1 Transformation of E.coil DH5α in the different fevelopment
細菌轉化率取決于細菌被質粒轉化的能力以及細菌的數(shù)量,隨著細菌生長,單位體積內的細菌數(shù)目增加,細菌被質粒轉化的能力有所下降,尤其當生長過度后下降更為明顯[8]。因此,合適的生長濃度應該能保證上述兩方面的綜合效應處于理想范圍。
大腸埃希菌群體生長周期包括遲緩期、對數(shù)期、穩(wěn)定期、衰亡期。結合所繪制的生長曲線可知:當 OD600值為 0.40 ~0.42 時,細菌正處在對數(shù)期的中期,此時,細菌處于最理想的生長狀態(tài)。細菌在該期生命力強,對轉化緩沖液的反應性強,被誘導處于感受態(tài)的細菌較多[9],本研究獲得轉化率為2×106~4×106cfu/μg DNA的感受態(tài)細胞,可完全滿足常規(guī)分子克隆操作對感受態(tài)細胞的要求。同時研究還應注意到,當加入的外源DNA的量過多或體積過大時,則會使轉化率下降,所以DNA溶液的體積不應超過感受態(tài)細胞體積的5%。
[1] J薩姆布魯克,DW拉塞爾,黃培堂譯.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3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87-96.
[2] 糾敏,汪倫記,張敏.大腸埃希菌感受態(tài)細胞轉化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學報,2007,13(16):23-24.
[3] 盧圣棟.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李代宗,趙曉瑜,倪志華,等.少量制備大腸埃希菌感受態(tài)細胞條件探索[J].生物技術,2006,16(6):55-57.
[5] 倪志華,趙曉瑜,劉建榮,等.堿裂解提取質粒DNA的改進方法[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5(2):222-224.
[6] 朱帆,劉忠純,李健.大腸埃希菌質粒的快速提?。跩].微生物學雜志,2004,24(3):59.
[7] 蔣雋,劉小蘭,馬海明,等.豬腸毒素大腸埃希菌F4受體的微衛(wèi)星標記篩選[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3):321-325.
[8] 陳飛,吳紅艷,桓明輝,等.Tetramycin抗性基因克隆及生物活性的測定[J].微生物學雜志,2012,32(1):17-22.
[9] 劉平,李宗軍,許愛清.茯磚茶水提物對大腸埃希菌感染小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7(5):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