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引文分析的核心書目測定研究*

2013-09-12 02:23:28劉曉霞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上海200234
圖書館建設 2013年9期
關鍵詞:大類學術性類圖書

劉曉霞 (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 上海 200234)

1 引 言

圖書是文獻信息資源的主要類型之一,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根據(jù)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CSSCI收錄論文的引用文獻中圖書的比例高達50%以上,語言學論文引用圖書占所有引文文獻的61.68%[1],這表明圖書是語言學最重要、也是該學科研究人員使用最多的學術資源。對圖書館來說,一方面,我國圖書文獻出版量逐年增長,任何一家圖書館都不可能網(wǎng)羅所有的圖書資源;另一方面,根據(jù)統(tǒng)計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新入藏圖書利用率約為40%[2],圖書館采訪到的圖書并不被讀者認可,圖書利用率偏低。那么圖書館應如何選擇圖書,使其既能滿足讀者需求,又能使圖書館的資源建設經(jīng)費發(fā)揮最大作用,這就需要測定每個學科的核心書目。

被引用情況是文獻利用率和影響力的最直接反映,引文分析法是信息計量學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對文獻的引用和被引情況進行分析,可以對文獻進行定量評價并揭示不同文獻間的相互關系,其被廣泛應用于對期刊論文的評價。近年來,有些學者把引文分析法應用于對圖書的評價中,用其來測定某學科有影響力的圖書或者核心出版社。例如,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在蘇新寧教授的帶領下,以CSSCI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基礎,發(fā)表了心理學、語言學、政治學、社會學、外國文學、民族學、文化學等一系列對學科研究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及分析出版社的學術論文,并出版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用科學數(shù)據(jù)和引文分析法客觀反映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著作;楊思洛等以中國引文數(shù)據(jù)庫為基礎,用引文分析法對圖書情報學領域1979—2008年的圖書影響力、出版社影響力、作者影響力、年代影響力及高影響力圖書同被引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3];蔡迎春等以Google Scholar引文為測量工具,對 2002—2005年國內(nèi)經(jīng)濟類“核心書目”進行測定并與館藏圖書進行比對[4];陸怡洲用引文分析法對《全國總書目》2002—2005年出版的計算機類圖書被引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并測定了該類圖書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5]。本文并未采用引文數(shù)據(jù)庫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而是以第一手書目為基礎,利用Google Scholar中的被引頻次,用客觀數(shù)據(jù)反映語言類(H大類)學術圖書的被利用情況,測定H大類核心書目并對其做出詳細分析。

2 數(shù)據(jù)收集及方法

2.1 數(shù)據(jù)收集

由于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的半衰期較長,考慮到文獻老化對被引頻次的影響,近幾年出版圖書的學術價值還不能完全確定,故本文選擇1995—2005年11年間的H大類書目數(shù)據(jù)。其主要來源于人天書店集團、超星集團、上海丹誠圖書數(shù)碼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圖書館,除此之外,還有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獲獎圖書,除去重復共計書目58228條,經(jīng)過與《全國總書目》進行抽樣比對,書目數(shù)據(jù)的數(shù)量大大超過了《全國總書目》中H大類的數(shù)據(jù)量,說明統(tǒng)計的書目數(shù)據(jù)較全,基本能反映我國這11年間H大類圖書的出版情況。

2.2 方 法

在H大類書目數(shù)據(jù)收集好之后,為了測定核心書目,首先要篩選中文學術性圖書(包括譯著)。其刪除的非學術性圖書范圍包括以下各類:①各類大專以下(包括大專)教材;②各類教學輔導材料、習題集;③各類職業(yè)認證考試、等級考試教材及輔導材料;④各類職業(yè)教育、崗位培訓、勵志類圖書;⑤各類科普讀物、普及讀物;⑥各類文藝作品;⑦工具書;⑧各類政策法規(guī)、政府出版物。按以上標準對H大類進行篩選,共得H大類學術性圖書4774種,占H大類圖書總數(shù)的8.2%,學術性圖書所占比例較低,這與H大類圖書中外語學習、外語考試、詞典、中外文對照類文學作品等圖書較多有很大關系。

在確定學術性圖書之后,選擇何種檢索系統(tǒng)作為評價工具是關鍵。目前,國內(nèi)可用的引文數(shù)據(jù)庫(如CSSCI、中國引文數(shù)據(jù)庫等)在收錄范圍上有限制,引文類型比較單一,難以全面反映圖書的真實被引情況。而Google Scholar則可以獲取期刊論文、同行評議論文、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圖書、底稿、PPT介紹等各類型的學術信息,自2004年被推出以來,被廣泛用來查找文獻、確定引文。目前國內(nèi)外均有關于Google Scholar與其他數(shù)據(jù)庫引文的比較。例如,Bauer和Bakkalbasi在2005年曾比較研究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WOS)、Elsevier's Scopus中的被引頻次,對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上2000年發(fā)表的文章,Google Scholar明顯高于WOS和Elsevier's Scopus[6];Belew的研究結果表明Google Scholar和WOS中的被引頻次有較高的相關性[7];Ruane和Tol的研究也表明基于Google Scholar的引文排序與WOS和Elsevier's Scopus中的引文排序相關性較高[8];Kousha 和 Thelwall則發(fā)現(xiàn)在Google Scholar檢索到的出版物及其被引量比其他數(shù)據(jù)庫要多[9];任靜和孫建軍以圖書情報領域期刊為研究樣本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Google Scholar因為引文的類型更多樣化(除了期刊論文,還有會議論文、圖書章節(jié)、學位論文、技術報告、預印本和工作底稿等),其引文量遠大于WOS,也更具有學術影響性,并且認為把Google Scholar作為引文評價分析工具具有可行性[10]。雖然目前沒有Google Scholar與中文檢索系統(tǒng)引文量的比較研究,但是以上研究從不同角度證實了Google Scholar引文的科學性,因此,本文選擇了Google Scholar作為檢索工具統(tǒng)計被引頻次,以測定H大類核心書目及其影響力,檢索時間為2012年1月。

3 結果與分析

所有4774種H大類學術性圖書的總被引頻次為96849,其中有2888種圖書有被引頻次。筆者根據(jù)80/20法則確定了入選的H大類核心書目。經(jīng)統(tǒng)計,被引35次以上的圖書有543種(占11.37%),被引頻次為77296,占被引總次數(shù)的79.81%,滿足按總被引頻次計算的80/20法則。因此,入選H大類核心書目的圖書為543種,入選圖書的均被引頻次為142。

由表1可知,圖書的被引頻次分布很不均勻。有7種圖書的被引頻次大于等于1000,占被引總頻次的10.30%,平均被引頻次為1426;被引頻次大于等于500小于1000的的圖書有14種(占0.29%),占總被引頻次的9.40%,該段圖書平均被引頻次為650 ;被引頻次和比例最高的為被引次在100和500之間的196種圖書(占4.11%),占總被頻次的40.36%;被引頻次在0到10之間的圖書有3503種(占73.38%),總被引頻次所占比例為6.22%。

在所有入選圖書中,被引頻次最高的是何自然的《語用學與英語學習》,該書總被引頻次2125次,年均被引頻次〔年均被引頻次=總被引頻次/(2012-出版年份)〕為141.67;排在第二位的是《新編語用學概要》,總被引頻次為2114次,但由于出版時間短,其年均被引頻次達176.17,詳見表2。

表1 H大類學術性圖書被引頻次分布表

表2 被引總頻次排名前10位的圖書

在入選核心書目的圖書中,除了531種中文原著圖書外,還有12種外文譯著,平均被引頻次為58.33,這表明外文學術性圖書雖對H大類有一定的學術影響,但是H大類研究人員以中文學術性圖書的利用為主,應適當注意對外文文獻的翻譯利用。

3.1 作者影響力分布

在科學研究與交流中,作者的影響力主要靠發(fā)表論著呈現(xiàn),衡量標準是發(fā)表數(shù)量與被引頻次等的綜合評價[3]。因此,本文對作者影響力的統(tǒng)計分析分兩個方面,一是統(tǒng)計入選圖書多的作者,二是統(tǒng)計被引頻次多的作者。為了計算方便,對圖書作者的統(tǒng)計只考慮第一作者。在所入選的543種圖書中,出版2種以上圖書的作者共有80人,其中出版2種圖書的作者有55人,出版3種圖書的有12人,出版4種圖書的有6人,出版5種圖書的有5人,出版6種圖書的有2人。這80位作者所入選圖書的總被引頻次為38891次,占所入選圖書總被引量的50.31%,可見,這些作者在該學科領域內(nèi)影響較大,是本學科領域的核心作者。按照入選圖書種數(shù)計算,表3列出了入選4種以上圖書的作者及其被引頻次,入選圖書最多的作者是束定芳和馮志偉,各有6種圖書入選。雖然某些作者同在入選圖書較多的作者之列,但是從表3可以看出被引頻次差別較大。按照作者入選圖書的總被引頻次計算,表3也列出了排在前13位的作者,入選圖書被引頻次最高的也是束定芳,總被引頻次達2930次。

3.2 年代分布

從表4來看,不同年份出版的圖書入選核心書目數(shù)量有所差別,但并無規(guī)律可循。其中,2000年出版的圖書入選H大類核心書目種數(shù)最多,為88種,占所有入選圖書的16.21%,每種圖書的平均被引頻次為178.53次。1997年出版的圖書平均被引頻次最高,達194.26種。1999—2001年入選核心書目的圖書比例均大于該年份學術性圖書所占比例;2002—2005年出版的圖書則相反,入選核心書目的圖書比例均小于相應年份的學術性圖書比例。從學術性圖書的數(shù)量來看,1995年的學術性圖書比例最低,僅有253種,與此對應,該年份入選核心書目的圖書種數(shù)也最少,為21種;2005年出版的學術性圖書比例最高,達13.97%,但對應的入選圖書卻不是最多。

表3 入選圖書高被引作者

3.3 出版社分布

入選的543種圖書來自106家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入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統(tǒng)計),入選圖書在10種以上的共有13家出版社(詳見表5),總被引頻次為56275,占所有入選圖書被引量的72.80%。這13家出版社也均列在王東波、周冰倩根據(jù)CSSCI數(shù)據(jù)所得出的對語言學最有學術影響的百家出版社[11]之中,而且排名靠前,說明這些出版社影響力較大,是語言文字學科領域中的核心出版社,在H大類的資源采訪中應特別注意。由表5可知,圖書種數(shù)、總被引頻次和均被引頻次最高的均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該出版社所入選的89種圖書的被引頻次占所有入選圖書被引頻次的31.88%,對于圖書館的資源建設來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H大類學術性圖書須盡網(wǎng)羅。

表5 入選圖書在10種以上的出版社分布表

3.4 入選圖書的學科分布

通過在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聯(lián)合目錄檢索系統(tǒng)和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系統(tǒng)中對入選圖書的分類號進行檢索核查,一種圖書有兩個分類號的,只取第一個,對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H大類的類目細分,如表6所示。從入選圖書的二級類目來看,H大類核心書目主要涉及4個二級類目,語言學類圖書最多,占入選圖書的42.54%;其次是漢語語言文字方面的圖書,占31.86%;外語類圖書占核心書目的25.41%;最少的是漢藏語系類圖書,僅有1種入選。從三級類目來看,每個二級類目下都有一個或者幾個類占量的優(yōu)勢,也就是該學科研究的焦點所在。入選最多的是英語類圖書,共有120種,占總入選圖書的22.10%,表明英語是該學科研究人員的主要研究對象;其次是總論語言文字方面的圖書,共有93種(占17.13%)入選;排在第三位的寫作學、修辭學有71種圖書入選??梢姡?995—2005年間H大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語、語言文字總論、寫作學、修辭學、語法等方面。

4 結 論

本研究利用引文分析法測定了H大類1995—2005年11年間出版的學術性中文圖書的核心書目,543種圖書以學術性圖書11.37%的比例占據(jù)了總被引頻次79.81%的比例,充分說明了這些圖書的高學術影響力,為H大類的研究人員讀書治學和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提供了一定的依據(jù),并且通過詳細數(shù)據(jù)展示了H大類學術性圖書核心書目的作者、年代、出版社及主要研究領域的分布。但是原始書目難免有所遺漏,而Google Scholar不夠穩(wěn)定[12],加上被引頻次由外包數(shù)據(jù)公司檢索確定,使得統(tǒng)計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此外,本研究沒有涉及圖書的引證文獻的類型、年代,高被引圖書的互引、同被引分析等,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對這幾個方面做進一步考慮,比較分析Google Scholar和中文引文數(shù)據(jù)庫中的被引情況、圖書出版后多久達到被引高峰、同學科高被引文獻之間的關系。

表6 入選圖書學科類目細分表

[1]蘇新寧.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被引概況分析:基于CSSCI數(shù)據(jù)庫[J].東岳論叢,2009(30):7-13.

[2]劉淑波,胡文華.新書書庫圖書利用實證調(diào)查研究及對策:以華東師大閔行校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10(3):101-105.

[3]楊思洛,王 皓,文庭孝.基于引文分析的圖書影響力研究:以圖書情報領域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0(1):89-92.

[4]蔡迎春,岳之英,穆衛(wèi)國.基于“核心書目”的藏書質(zhì)量評價與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15-18.

[5]陸怡洲.基于引文統(tǒng)計的我國計算機類學術性圖書出版情況分析[J].圖書館論壇,2009(2):145,165-167.

[6]Bauer K,Bakkalbasi N.An Examination of Citation Counts in a New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EB/OL].[2012-05-23].http://www.dlib.org/dlib/september05/bauer/09bauer.html.

[7]Belew R K.Scientific Impact Quantity and Quality: Analysis of Two Sources of Bibliographic Data[EB/OL].(2005-04-10)[2012-05-20].http://arxiv.org/pdf/cs/0504036v1.pdf.

[8]Ruane F, Tol R S J.Rational (Successive) H-Indices: An Application to Econom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J].Scientometrics,2008, 75(2):395-405.

[9]Kousha K,Thelwall M.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and Google Web/URL Citations: A Multi-Discipline Exploratory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58(7): 1055-1065.

[10]任 靜,孫建軍.Web of Science與Google Scholar的引文分析比較研究[J].情報科學,2011(11):1688-1692.

[11]王東波,周冰倩.對語言學最有學術影響的百家出版社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數(shù)據(jù)[J].出版科學,2011(1):66-71.

[12]陶慧卿,潘 衛(wèi),莊 琦.從引文分析的角度比較Google Scholar與Web of Science的優(yōu)勢與不足[J].圖書館雜志,2008(12):29-35.

猜你喜歡
大類學術性類圖書
基于CiteSpace 的中醫(yī)軟堅散結法的可視化分析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強化學術性和現(xiàn)實性并舉
基于相關性分析的網(wǎng)頁學術性算法研究
電子測試(2018年22期)2018-12-19 05:12:28
新形勢下教育類圖書編輯如何全面提升編輯素質(zhì)
新聞傳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02
談大類招生背景下音樂教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北方音樂(2018年8期)2018-05-14 08:59:19
化學學科大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探究土木工程大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
航天類圖書的出版現(xiàn)狀與選題策劃研究
新聞傳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1
從一本書的出版到一門課程的建設:淺談教育類圖書編輯的作用
新聞傳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1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小說類圖書的創(chuàng)意營銷研究
出版與印刷(2014年2期)2014-01-03 07:45:24
旅游| 崇明县| 蒲城县| 星座| 湾仔区| 英吉沙县| 元江| 泰兴市| 革吉县| 井冈山市| 繁昌县| 祁连县| 伊宁县| 阿拉善左旗| 会泽县| 阿勒泰市| 宁城县| 横峰县| 雅安市| 麻栗坡县| 玛纳斯县| 会宁县| 五家渠市| 山阳县| 慈利县| 灵宝市| 宝清县| 镇康县| 林甸县| 安多县| 哈尔滨市| 延庆县| 边坝县| 黑龙江省| 田东县| 丹东市| 石渠县| 雅安市| 清水县| 灵武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