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煒道
(作者為甘肅省民勤縣紀(jì)委常委)
我是民勤,千萬別把我說成寸草不生,也不要把我涂抹得兇神惡煞。
我是民勤,我其實很美麗,也很多情。我有很悠久的歷史,人們常用沙井文明形容,論起歲數(shù)來,我有三千年的輝煌。巍巍祁連是我的父親,浩浩石羊是我的乳母。我身穿綠色的裙裳,一路彈唱芳香的歌謠,遍地鑲嵌碧翠的珍珠,把多余的水注入北海,匯成汪洋。
古人叫我潴野澤,傳說大禹治水,止于都野。可是后來我就改了名,叫白亭海,叫柳林湖,再后來我叫青土湖,后來的后來喲,我成了沙漠中的一葉綠舟。
在我的大地上,曾經(jīng)河汊縱橫;在我的胸脯上,曾經(jīng)湖泊毗連。青土湖是湖泊中最后一個匈奴。我的干涸,意味著水的緊缺,赫然宣告:一個水意淋淋時代的終結(jié)。沙塵暴的尖嘯,敲響了生態(tài)惡化的警鐘!
我是民勤,我其實很美麗,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我是祁連山下,騰格里和巴丹吉林神奇的綠洲。有多少民族在這里生息,在這里融匯;有多少朝代在這里爭奪,在這里廝殺。這是一片美麗的牧場,匈奴丟失了這塊寶珠,憂傷地哭泣。羌人從這里走過,月氏從這里飄零,留下脈脈深情的回望。漢元明清烙下深沉的蹤跡,我們的先人,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活,綠洲蘊(yùn)育著無盡的寶藏。
今天,走向我們的是文明,面對我們的是挑戰(zhàn):水漸行漸遠(yuǎn),沙越逼越近。狂風(fēng)沙暴宣示我們愚昧貪婪:我們竭澤而漁,我們焚林而獵。風(fēng)帶給我們一串“!”;沙留給我們一溜“……”。
我是民勤,我其實很美麗。我們的水是少了一些,我們的沙是多了一些,我們不能自造一個陷阱,最怕的是自己鑿穿自己的底氣,最怕的是自己消亡自己的信心。
這塊風(fēng)水寶地,曾經(jīng)馳過太多的大漠鐵騎;這塊風(fēng)水寶地,曾經(jīng)閃爍太多的刀光劍影。軍來屯墾,民來開拓,在自我張揚(yáng)中萎縮。
我是民勤,我其實很美麗。把手掌握成拳頭,水不是眼淚造就,更不會夢想寫成,用我們的信念,描繪碧水藍(lán)天的世界。一場風(fēng)刮不走三千年沙井文明;一縷沙抹不掉祖先生活的足跡。不要聽信冒失鬼的渲染,打開潘多拉魔盒。我們的祖先趕著牛羊一路走來,走過數(shù)千年坎坷風(fēng)雨,走過數(shù)千年興衰輝煌。
我是民勤,我其實很美麗。沙漠里有紅柳,就永遠(yuǎn)有綠洲;沙漠里有駱駝,就永遠(yuǎn)不迷路。天上有太陽,就一定有甘霖。不要在憂傷中嘆息,不要在惆悵中徘徊。把燈塔裝在心中,將信念揣在懷里,我們的綠洲將更加蔥蘢。
民勤將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這個突入其來的惡魔,使我們在尷尬中驚醒,一塊自以為是的綠洲,引來全國人民的呼救!整治石羊河,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