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慶年
4月19日,黨中央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將“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貫穿活動的全過程,突出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收到實際效果。
黨中央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實質上是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樹立良好的形象,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想正衣冠,首先就要照鏡子。照鏡子是正衣冠的前提條件。只有先照鏡子,才能找準自己存在的問題,為有的放矢地正衣冠做好準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都應當以《黨章》這個黨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為規(guī)范做鏡子,立標尺,逐條對照,查找不足。
毋庸諱言,當前一些黨政機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越來越嚴重,而其極致就是貪腐奢靡。人民群眾因此而憤怒、痛心,怨聲載道,“衣冠”已經到了非“正”不可的地步了?!罢鹿凇?,對領導干部而言,就是說要看一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符合《黨章》的要求,是否符合群眾的期盼,經常正一正黨性修養(yǎng)這頂“帽子”,正一正黨員條件所規(guī)定的義務。當前,特別要警惕和杜絕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四種不良風氣:一是追求穿名牌服裝、戴高檔手表、坐豪華轎車,從頭型到皮鞋,處處凸顯所謂風度的奢侈之氣;二是抖威風,擺排場,搞特殊,高高在上,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的官僚主義;三是當官不為民做主,混天度日、無所事事的懶惰習氣。正如人們所說道觀寺廟里的泥塑像那樣:“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不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四是吃喝玩樂、脫離群眾的享樂主義。有的領導干部常常出門小轎車、進門辦公室,正如有段順口溜所言:“上午輪子轉,中午盤子轉,下午骰子轉,晚上裙子轉”,與群眾隔得遠了,根本就不可能聽到群眾的呼聲,更談不上“與民偕行”。這些行為,已經引起人們的反感。
正衣冠,關鍵是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增加與老百姓的感情。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曾經對全黨提出:“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lián)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建國初期,毛澤東告誡全黨:“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國家還沒有辦法治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蓖ㄟ^“正衣冠”,才能改正謬誤、行止有度。
“正衣冠”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力量,引入群眾監(jiān)督機制。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有句歌詞唱得好:“天地之間有稈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鳖I導干部是“樂民之樂”“想民之想”“憂民之憂”,還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老百姓最有發(fā)言權。領導干部要“正衣冠”,就要深入群眾,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向群眾看看自己步伐是否和群眾一致,才能與群眾“零距離”接觸,聽取真言、了解真情。
黨中央做出的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決定,意味深長地要求全黨同志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各級領導機關和黨員干部,要乘此東風,通過“照鏡子、正衣冠”,連民心,接地氣,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樹立良好的公仆形象,與人民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切實在解決作風不實、不正、不廉上取得實效,助推“中國夢”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