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霖
【摘 要】西方社會工作引入我國后,陷入了不被社會所認可的困境。本文認為,我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fā)展的困境主要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與社會工作倫理價值存在沖突,因而提出了我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主張,并對本土化思路進行了說明和論證。
【關鍵詞】社會工作;本土化;中西方文化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需要引入西方先進的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改進我國社會工作,以緩解社會矛盾。但是,西方現(xiàn)代社會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傳入我國后,其理念和工作方法與本土的傳統(tǒng)文化產了明顯的沖突,始終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如何使根植于西方的社會工作中國化,與中國文化進行融合,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社會工作發(fā)展的困境
(一)我國本土社會工作面臨的困境
我國社會工作架構由政府和民間兩套救助體系組成。政府救助體系主要由各級勞動、民政、工會、婦聯(lián)、共青團以及政府福利機構組成,民間政府救助體系主要由民營的家政公司、婚姻介紹所、就業(yè)培訓中心等社會救助機構組成,還包括親朋和鄰里互救。在政府救助體系中,政府既是社會教助的投資者和領導者,又是社會救助的執(zhí)行者機構,其運行是以政策和法規(guī)為原則,運作機制僵化,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而在民間救助體系中,由于以盈利性為原則,容易偏離社會救助的初衷;而鄰里互助主要以親情、友誼為基礎,缺乏系統(tǒng)化和制度化,資源貧乏,救助面積小,在整個社會救助體系中的作用甚微。
(二)西方社會工作模式在我國的困境
西方文化源于希臘文化和希伯萊文化。前者強調理性、個性和自由;后者崇尚信仰、平等和博愛。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下,西方社會以個體為基礎,“家文化”缺失。與這種文化相匹配,西方社會工作實務中經常采用的個案工作法,以“案主自決”為原則。因為,西方社會工作者不需要與案主建立除專業(yè)關系以外的其他私人關系。但是,“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再由家文化衍生為孝文化,個體的需求一般是由家族來提供。人們對陌生人難以產生真正的信任,社會工作者只能更多地依賴人情關系才能開展工作。費孝通先生曾指出:人們在交往中最信任自己的親人,然后依次是朋友、熟人。由此推及社會工作,案主在求助社會工作者的時候,也是由內及外的,即先求助自己人,然后才是陌生人。而照搬過來的西方價值觀念和工作方法,將社會工作者變成了局外人或者陌生人,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存在明顯的沖突。這一建立在“家文化”基礎上的信任格序,對于社會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三、社會工作本土化思路
既然中西方文化存在沖突,而且文化是難以改變的,這就要求西方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必須適應中國文化,即社會工作本土化。本土化原意是指:外來的事物進入另一社會文化區(qū)域并適應后者而生存和發(fā)揮作用的過程。社會工作本土化是產生于外國的社會工作進入某一國家或地區(qū)發(fā)生變化和適應的過程。社會工作雖然具有普適價值,但各國社會制度、文化傳統(tǒng)各異,要使社會工作在中國扎根,除了得到中國文化的認可,還必須與社會制度結合。
(一)正確發(fā)揮政府在社會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剛剛赴起步,且發(fā)展緩慢,需要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促使其快速發(fā)展。為此,工會、婦聯(lián)、青年團等準政府機構與社會工作職能密切相關的部分,需要向社會工作改變,以發(fā)揮示范作用,成為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領路人。與此同時,政府民政部門下屬的非盈利性社會福利院、福利工廠、福利基金會等予以民營化,與政府脫鉤,進行市場化運營,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規(guī)范民間社會服務機構
我國社會化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依靠個人投資,以市場為導向,運作機制靈活,向不同層次和不同群體的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求助服務。但是,這些完全市場化的社會服務機構,受利益的驅動下,往往將服務對象定位于經濟承受能力比較好的案主,其結果是那些急需救助卻又喪失了經濟支付能力的弱勢群體反而得不到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社會工作的宗旨。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通過財政、稅收、信貸等優(yōu)惠政策,引導民間服務機構端正服務方向,使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到免費的救助服務。
(三)建立分工配合的社會救助體系
在我國以家庭為核心的文化環(huán)境下,極具中國特色的親朋、鄰里互助體系,由于其反應敏捷、有求必應,因而是社會工作的必要補充。政府要善加引導,注入新的價值觀念,促使其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例如,根據(jù)等價交換的原則,有能力者利用閑暇時間向鄰里提供義務勞動,作為回報,一旦其遇到困難時,則可以從鄰里接受無償?shù)脑?/p>
(四)尋求西方與本土社會工作價值理念的契合點
不論是產生于東方文化,還是扎根于西方文化,東西方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中存在普世的價值觀念,它是被所有文化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因此,消化吸收西方職業(yè)化社會工作理念的過程中,必須尋求二者的契合點,為西方社會救助工作理論和實務在我國的存在尋求合法性依據(jù)。
(五)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信任是社會工作的基礎,即案主只接受值得信任者的服務。這就要求向西方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注入中國文化元素。具體而言,社會工作者要善于將自己扮演為案主的家庭成員或者新朋好友,并且將所要提供的救助視為家庭問題,以此消除受助者的戒心。只要這樣,才能將中國傳統(tǒng)的“求助關系”模式由熟人推廣于陌生人。
參 考 文 獻
[1]龔倩.社會工作本土化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探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2(9)
[2]潘綏銘,侯榮庭,高培英.社會工作倫理準則的本土化探討[J].中州學刊.2012(1)
[3]徐興文.我國企業(yè)社會工作研究文獻綜述[J].企業(yè)導報.2010
(10):235
[4]倪勇.社會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