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
經常有記者問我:“請問你有什么個人愛好?”早年我經常被這樣的提問堵在那里。后來我有經驗了,接口就回答:“沒什么。”其實,怎么會沒有什么愛好呢?只是因為說不清。個人愛好既不是大眾愛好,也并非流行時尚,這一點許多人不懂。很多記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打網球”或者“開車”“時裝”等。其實我的個人愛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閑逛。
一般都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出門,兩手空空,神態(tài)超然,好似出家。每次的路線不一樣,但有一個基本規(guī)律:首先在我們生活的小區(qū)轉悠一圈,之后出大門,步伐矯健地往人煙稀少的地方行走。這一趟下來,大約兩個小時。結果是血液循環(huán)良好,全身溫暖通透,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一路上,我看見家家戶戶的電視都開著,有的還是大屏幕的,我就很快活。因為我既沒有花錢買這么大的電視機,又不花電費,還不怕靜電、輻射,以及久坐不動肚腩長肉,還不用經常后悔為一些格調不高的節(jié)目浪費寶貴時間。我看見人家圍坐客廳打麻將,心里也快活,因為我不會打麻將且不喜聚眾熱鬧,又少了一些應酬,多了一些自己的時間。
在路邊,我看見一個中年女子在拍照,背景是原野、夕陽、國道與時髦登山車。只見她搔首弄姿,一再勻粉拍臉,卻把灰塵撲滿旅行鞋,大概這是要發(fā)到網上去的,主題要叫“騎自行車穿越中原”吧!我很快活,為自己對于當代社會狀態(tài)窺一斑見全豹,也為自己一向不愛照相也不愛以照片示人感到滿意:多不矯情啊,多不虛榮啊,多省錢啊,多省表情和精力啊!
再看大路那邊,川流不息的車又出事故了,追尾、碰撞、吵架,狼煙升騰,氣急敗壞,交警車“嗚嗚”地鳴笛趕來。我真是非常同情駕車人,尤其同情女性,剛才還揚揚得意,轉眼斯文掃地。不過抱歉的是我依然很快活,因為我沒有車,也從來不曾想要車。因此我就不會遭遇有車的危險和麻煩了。少花多少錢,少操多少心,少著多少急??!
天漸漸黑去,我逐漸遠離人煙與城市燈火,沿路遇上蟾蜍、多腳蛇和小蟲蟲們,我不怕。我不傷害它們,我敬畏它們,我的腳步聲和氣息都在傳達我的心意,它們都懂。小時候也曾怕荒野,長大了卻害怕鬧市。尤其現在,打劫和被打劫的,偷盜和被偷盜的,都集中在鬧市,至少也是在公園。我行走的荒野沒有任何物質,是富人與窮人都不可能存在的地方。我自己也身無分文,無任何金銀首飾,還不佩手機、戴手表,真是一干二凈心里寬??!快活!
原來樟樹的換葉季在春天,幾乎是一夜落盡枯葉,枝頭卻先孕花蕾。是那種含蓄的花蕾,摸摸,一手的樟木香,撿起地上的黃葉,聞聞,依舊充滿樟木香。遂拾得一捧,裝進口袋,好生曬曬,豈不也是很好的天然熏香嗎?快活!卻可憐竹子,換季是這樣的難,葉片要一點點地枯黃,難怪瀟湘館的林妹妹,最難消受的正是春了??磥怼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的雅士生活原則,也是要因人而異的。幾日不見,櫻桃已經結出小果子,野葦子春風吹又生了??创蠖训慕ㄖ灿腥の叮灰鼈兌逊e得時間久一些,便有野草、野藤悄然攀爬。默默地展開懷抱,大有呵護的意味,便覺得草木真是有情意的東西?。?/p>
就這樣,我每次甩手閑逛,都是快活的?;氐郊依?,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說:“太好了!”是什么太好了?我要說:“是一切!是眼睛看到的,是手摸到的,是鼻子聞到的,是心里想到的。學會放棄身外之物,這就是好。一個人身外之物越少,精神空間就越大;物質越少,累贅就越小。”
(周曉瑜選自《一生一定要美麗一次》)
賞析:
作家在文中向我們展示了她對生活的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耙粋€人身外之物越少,精神空間就越大;物質越少,累贅就越小”。但作者的獨到之處在于她用拉家常一般平實的語言將道理講得格外親切、溫情。要超脫世俗,不一定要隱居深山竹林,關鍵在于人的內心:身處市井也可以面對物質誘惑毫不動心,閑逛荒野也可以讓一草一木都變得有情意、有趣味。正因如此,作者的甩手閑逛才成為一趟快樂之旅。而讀者也從中獲得一份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