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科 黃國平 劉 軍 趙 紅 姚曉波 劉 玉 楊先梅 吳安芹
患兒,男,3歲,在4.20 蘆山地震后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易驚嚇,掐、抓家人3 天”,由家人聯(lián)系心理救援人員要求進行心理干預。家屬提供情況如下:患兒地震當天,由爺爺牽著自己及7歲哥哥在散步,突然地震造成一廠區(qū)圍墻倒塌,爺爺將患兒及哥哥護于胸前,爺爺當場死亡,哥哥腦袋被砸一傷口,血流不止,被群眾救出后,已死亡,患兒全身多處淺表軟組織傷(無大礙)?;純河H眼目睹爺爺死去及哥哥外傷流血慘狀,后逐漸出現(xiàn)夜晚易驚、不語、進食少,過分粘自己母親,要求寸步不離,其母上廁所也會哭鬧、抓扯、扇耳光、掐母親脖子等,甚至將比自己大兩歲的堂哥臉部抓傷,但對自己不太親密的親戚、鄰居尚無動手行為。首次接觸患兒時,情緒反應(yīng)較冷漠,任何問話均不予回答,拒絕工作人員任何肢體接觸,稍靠近時患兒有傷人現(xiàn)象?;純焊赣H常年在新疆打工,母親在當?shù)乜h城打工,每周回家一次,平素患兒多由爺爺照顧,與爺爺關(guān)系非常親密,震后患兒曾數(shù)次提起想念爺爺,家人安慰其說:“爺爺出遠門去了,過一段時間才會回來”,患兒則直接回應(yīng)說:“爺爺就是死了,永遠回不來了”?;純浩剿匦愿褫^內(nèi)向,興趣不多,但喜歡看“喜洋洋”動畫片,然而地震后斷水、斷電,無法看動畫片。
鑒于首次與患兒建立關(guān)系困難,工作人員與患兒家屬溝通后,決定第二天再來。第二次,工作人員帶去了患兒最喜歡的“喜洋洋”玩具,本對任何陌生人都不予理睬的患兒,一看見該玩具時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并在工作人員的鼓勵下開始對玩具進行填色、拼湊等,最后主動與工作人員交談,互動游戲,并對工作人員的離去表示出不舍情感,整個過程中無任何情緒不穩(wěn)、沖動及傷人行為。1周后再隨訪干預,其情緒相對穩(wěn)定,睡眠可,對爺爺?shù)乃寄畈辉偃绲卣鸪跗趶娏?,能與周圍小朋友一起玩耍,對母親的暫時分離能接受,無任何抓扯、掐卡行為。
此個案系典型的兒童地震后心理問題,由于地震創(chuàng)傷遠遠超出了患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患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jīng)Q定了其言語表達情緒的能力相對滯后,故其更多表現(xiàn)為憤怒、行為退縮、攻擊他人。尋找到適當?shù)呐d趣物品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是順利開展心理干預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其次,為患兒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尤其重要。由于患兒對分離、死亡等喪失行為的理解處于似懂非懂階段,故應(yīng)多加適當引導使其逐漸接受,而不是一味的否認[1]。在此階段,鼓勵患兒通過畫畫、游戲等方式逐步恢復到地震前生活狀態(tài)[2];同時處理好家屬的負性情緒和不良行為,以免影響強化患兒;最后還應(yīng)避免媒體的過度關(guān)注。由于兒童有著較強的可塑性和康復能力,只需適當引導,甚至觀察性等待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3]。
1 金芳.危機事件后的幼兒心理創(chuàng)傷及危機干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3):60~61.
2 喬宏彬,官磊.地震后兒童情緒障礙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2(10):345~346.
3 黃國平.彩虹重現(xiàn)-地震之后的生活[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