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玨 左嚞偉
(通聯(lián):成都農(nóng)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溫江區(qū) 611130)
柳樹又名水柳、垂柳、清明柳,原產(chǎn)于中國大陸南方。柳枝細長,柔軟下垂,性喜濕地,高可達20~30m,徑50~60cm,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條無毛,冬芽線形,密著于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15cm,寬6~12cm,兩端尖削,邊緣具有腺狀小鋸齒,表面濃綠色,背面為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具有托葉。花開于葉后,雄花序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彎曲,長1~1.5cm。果實為蒴果,成熟后2瓣裂,內(nèi)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插枝繁殖。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尤其適于水池或溪流邊。柳葉的形狀為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14cm,寬約5~11mm,邊緣有細鋸齒。柳樹每年2~3月開花,葇荑花序,雄花序長2~4cm,雌花序長約2cm。
柳樹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楊柳,旱柳又稱杞柳,均為落葉喬木。
1.旱柳 楊柳科柳屬。樹皮深灰色,單葉互生,披針形,葉背灰白色。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蒴果,種子具種毛。
旱柳是喜光陽性樹種,較耐寒,耐干旱。喜濕潤排水、通氣良好的沙壤土,河灘、河谷、低濕地都能生長成林。在粘土或長期積水的低濕地上,容易爛根,引起枯梢,甚至死亡。稍耐鹽堿,在含鹽量0.25%的輕度鹽堿地上仍可生長。對病蟲害及大氣污染的抗性較強。萌芽力強,根系發(fā)達,扎根較深,具內(nèi)生菌根。在濕潤肥沃河流沖積土壤上生長快,11年生樹高15.8m,胸徑17.8cm,約50年衰老。扦插繁殖。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快,多蟲害,壽命可長達400年以上。
旱柳樹形美,易繁殖,枝條柔軟,樹冠豐滿,深為人們喜愛。其柔軟嫩綠的枝條、豐滿的樹冠及稍加修剪的樹姿更加優(yōu)美,適合于庭前、道旁、河堤、溪畔、草坪栽植。亦用作公路樹、防護林及沙荒造林,農(nóng)村“四旁”綠化等。在北方園林,柳屬的一些綠化樹種是落葉樹種中綠期最長的一種。但由于種子成熟后柳絮飄揚,故在工廠、街道路旁等處,最好栽植雄株。除此之外,旱柳的嫩葉富含蛋白質(zhì)和脂肪,綿羊、山羊都喜食,且對它們具有促進發(fā)育的作用。旱柳的干枝葉也是牛、羊、駱駝偏好的食物,故旱柳是動物飼料的良好來源。
2.垂柳 楊柳科楊屬。垂柳小枝細長,下垂,淡紫綠色或褐綠色,無毛或幼時有毛。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有時歪斜,邊緣有細鋸齒,無毛或幼時有柔毛,背面帶白色;葉柄長6~12mm,有短柔毛。冬季落葉后可修剪、整枝。
垂柳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較耐寒,特耐水濕,但亦能生于土層深厚之高燥地區(qū)。萌芽力強,根系發(fā)達,生長迅速,15年生樹高達13m,胸徑24cm。但壽命較短,30年后漸趨衰老。
垂柳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tài)優(yōu)美瀟灑,植于河岸及湖池邊最為理想,柔條依依拂水,別有風致,自古即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樹。亦可用作行道樹、庭蔭樹、固岸護堤樹及平原造林樹種。此外,垂柳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適用于工廠綠化。
3.旱柳的變種
(1)饅頭柳 是楊柳科柳屬旱柳變種。落葉喬木,分枝密集,樹冠闊卵形,呈饅頭狀。單葉互生,披針形。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耐寒、耐旱,常見于北京公路旁、公園等。
(2)龍爪柳 龍爪柳是楊柳科柳屬旱柳變種。落葉小喬木,枝條卷曲向上。單葉互生,披針形。單性異株,柔荑花序,蒴果。生長勢較弱,易衰老,枝條盤曲,常作為庭蔭樹、觀賞樹等。
柳樹全身都是寶?,F(xiàn)代科學證明,柳芽不僅可以食用,還可泡茶,也可治病,不過要在未開花絮之前采摘。泡茶時,要選用剛萌出的嫩芽曬干,然后同茶葉一起用開水沖泡。迄今揚州長春嶺寺內(nèi)的僧人仍用柳葉和茶葉混合制成“消災延壽茶”。用柳芽和茶葉泡成的茶,觀之清香,飲之可口,可以防治黃腫病和筋骨疼痛病。古書上說它主治“風水黃癥,濕痹攣急,膝痛”等。在廣陵一帶還用柳芽拌在飯里或和面蒸卷食之,以清熱明目。在蘇北和皖、魯?shù)鹊孛耖g,每當柳芽萌出時,許多少女結(jié)伴采摘柳芽,用開水燙后再放冷,加上麻油、食鹽、蔥蒜、香醋拌勻當菜吃,或?qū)⒘繒窀傻较奶煊枚褂驼ㄖ浴?/p>
1.柳花 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將柳花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閉經(jīng)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2.柳枝 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明顯療效。
3.柳根 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4.柳皮 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1763年,有個叫斯通的學者向英國皇家學會報告了希波克拉底的“柳皮療法”,指出柳皮還能治療瘧疾。其實,早在公元4世紀時,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便發(fā)現(xiàn)了阿斯匹林中的重要成分——柳酸。一次希氏在農(nóng)村為一個初產(chǎn)婦助產(chǎn),產(chǎn)婦痛得大叫,她的外婆從口袋里掏了一些柳樹皮,放進產(chǎn)婦口里讓她咀嚼。奇怪的是,產(chǎn)婦的疼痛大為減輕,嬰兒也順利出生。希氏萬萬沒有想到,滿山遍野的柳樹,其樹皮會有此神奇的作用。后來他就用柳樹皮為病人治療多種痛疾,并逐漸地發(fā)展到用來為發(fā)燒病人退熱。
5.柳屑 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6.柳葉 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zhì),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近年來,醫(yī)藥界用柳葉制成注射液,對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膿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均有良好的效果。柳葉還含有很高的碘,用它制成的糖衣片,可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將柳葉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此外,研究表明,柳葉富含三萜類、黃酮類、多糖類及微量元素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腫瘤、抗氧化、抗衰老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種功能,是非常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資源。旱柳葉醇提物還被體外實驗證實了對花生四烯酸代謝產(chǎn)物形成血栓的血栓烷A2(TXA2)和引起動脈硬化及過敏性疾癥的12-羥基二十四碳烯酸(12-HETE)的生成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從旱柳中分離得到的兩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血栓、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1.黃酮概述 黃酮類化合物泛指兩個具有酚羥基的苯環(huán)(A-與B-環(huán))通過中央三碳原子相互連結(jié)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為2-苯基色原酮。黃酮類化合物結(jié)構(gòu)中常連接有酚羥基、甲氧基、甲基、異戊烯基等官能團。此外,它還常與糖結(jié)合成苷。
2.黃酮理化性質(zhì)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多以苷類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種類、數(shù)量、聯(lián)接位置及聯(lián)接方式不同,可以組成各種各樣的黃酮苷類。組成黃酮苷的糖類包括單糖、雙糖、三糖和?;?。黃酮苷固體為無定形粉末,其余黃酮類化合物多為結(jié)晶性固體。黃酮類化合物不同的顏色,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這是由于其母核內(nèi)形成交叉共軛體系,并通過電子轉(zhuǎn)移、重排,使共軛鏈延長,因而顯現(xiàn)出顏色。黃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極性強的溶劑中;但難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機溶劑中。糖鏈越長則水溶度越大。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羥基,故顯酸性,酸性強弱因酚羥基數(shù)目、位置而異。
3.黃酮醫(yī)用價值
(1)抗心腦血管疾病 黃酮類化合物因有降血脂、膽固醇的作用,故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系統(tǒng)的一些疾病,其具有的抑制血栓和擴張冠狀動脈等作用,故還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平滑肌的收縮舒張功能,其作用機制與黃酮類化合物調(diào)節(jié)平滑肌細胞膜外Ca2+內(nèi)流和細胞內(nèi)Ca2+釋放有關。此外,槲皮素還有抗凝血作用。
(2)抗癌抗腫瘤 對黃酮類化合物抗癌抗腫瘤作用的研究由來已久,目前發(fā)現(xiàn)的具有抗癌抗腫瘤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種類比較多,主要包含槲皮素、水飛薊素、蘆丁、柚皮苷、楊梅黃酮和芹菜素等。研究發(fā)現(xiàn),黃酮類化合物主要通過抗自由基作用、直接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抗致癌因子3種途徑來達到抗癌、抗腫瘤作用。因為自由基在許多致癌因子作用下在體內(nèi)富集,使得脂質(zhì)細胞的脂質(zhì)過氧化,使細胞解鏈斷裂,從而引發(fā)癌癥。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可以通過抑制因脂質(zhì)的過氧化引起的細胞破壞,從而達到抗癌的目的。
(3)抗炎鎮(zhèn)痛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目前我國已成功開發(fā)了一種新藥在臨床上用來治療膿腫潰瘍以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癥疾病等,其原理是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目前已發(fā)現(xiàn)多種黃酮具有抗炎作用,楊東梅、許實波等從穿心草中分離得到的1,6-二羥基-3,5-二甲氧黃酮(CX)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研究表明,CX對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腫脹、乙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雞蛋清致大鼠足腫脹這3種急性炎癥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日本學者小菅卓夫等從甘草中分離得到了有抗炎活性的黃酮類成分liquiitin,已經(jīng)作為消化性潰瘍藥收入到日本醫(yī)藥品集中。藥理實驗證明,棠茶總黃酮給藥對巴豆油和角叉菜膠引起的急性炎癥和紙片埋藏引起的慢性肉芽腫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另外黃芪苷、查爾酮等也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抗炎作用的機制是在于其抑制前列腺素(PG)和白三烯C4(LTC4)的合成。另外,黃酮類化合物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它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它可以通過對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LAK細胞、細胞因子以及影響胸腺來進行調(diào)節(jié)免疫力。
(4)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 黃酮類化合物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經(jīng)得到醫(yī)藥界的肯定,關于這方面進行的研究也是比較多的,如銀杏黃酮、槲皮素、山奈酚、木樨草素和楊梅黃酮等對病原微生物和病毒都有抗性作用。石鉞、石任兵等在對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進行研究時,從銀翹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離得到了醉魚苷、金合歡素、橙皮苷、異甘草素、異甘草苷和金絲桃苷6種黃酮類成分,證明黃芩中銀翹散抗流感病毒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是黃酮類化合物。另外Gastrillo等報道了甲基槲皮素能選擇性地抑制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RNA合成,從而有效阻止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復制。
黃酮類化合物還有抗衰老的作用,作用機制主要與抗氧化作用有關。隨年齡增長,體內(nèi)自由基增多。自由基在體內(nèi)可直接或間接地發(fā)揮強氧化劑作用而與機體內(nèi)核酸、核蛋白和脂肪酸相結(jié)合,轉(zhuǎn)變成氧化物或過氧化物,使之喪失活性或變性,細胞功能發(fā)生障礙,引起機體逐漸衰老或病變。而黃酮類化合物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過抑制和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來避免氧化損傷。已有實驗證明,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如茶多酚、槲皮素、芹黃素、木犀草素、兒茶素、蘆丁等。
1.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結(jié)構(gòu)的物質(zhì)在微波場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異,使基體物質(zhì)中的某些區(qū)域或提取體系中的某些組分被選擇性加熱,從而使被提取物質(zhì)從基體或體系中分離,進入介電常數(shù)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對差的提取劑。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對提取物具有較高的選擇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劑用量少,安全、節(jié)能,設備簡單。
2.超聲波提取法 用超聲波提取法提取黃酮類物質(zhì),是目前比較新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另外,還利用其次效應,如機械振動、擴散、擊碎等,使其加速被提取成分的擴散、釋放。超聲波提取法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提取時間短,產(chǎn)率高,無需加熱,同時有利于保護熱不穩(wěn)定成分,省時,節(jié)能,提取率高的優(yōu)點。
3.酶法提取 酶解法適用于被細胞壁包圍的黃酮類物質(zhì),利用酶反應的高度專一性,破壞細胞壁,使其中的黃酮類化合物釋放出來。和傳統(tǒng)的方法相比,游離酶法的總黃酮得率提高近1倍。
4.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是將整體藥物研究法與分子藥物研究法相結(jié)合,模擬口服給藥后藥物經(jīng)胃腸道轉(zhuǎn)運的環(huán)境,為經(jīng)消化道給藥的中藥制劑而設計的一種新的提取工藝。這種提取方法的特點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縮短生產(chǎn)周期,降低成本。
5.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主要有超濾、微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其中超濾法是膜分離的代表,它是唯一能用于分子分離的過濾方法,是以多孔性半透膜為分離介質(zhì),依靠薄膜兩側(cè)壓力差作為推動力來分離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質(zhì)。由于大多數(shù)黃酮類化合物的分子量都在1000以下,而非有效成分如大多數(shù)的多糖、蛋白質(zhì)等分子量多在50000以上,因而使用超濾能有效去除蛋白質(zhì)、多肽、大分子色素、淀粉等,達到除菌、除熱原、提高藥液澄明度以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等目的。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不需要加熱,不損壞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效果好,超濾裝置可反復使用。
6.熱壓流體萃取法 熱壓流體萃取法是一種快速、環(huán)保、便宜、有效地萃取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方法。有些結(jié)果表明,通過熱壓水萃取的樣品中當存在表面活性劑時萃取物的固體含量更高,當使用熱壓脂溶萃取時,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在脂溶萃取中超過了水溶萃取。
綜上所述,黃酮具有很多的醫(yī)學作用,如抗癌抗腫瘤、抗心血管疾病、鎮(zhèn)痛消炎等。柳葉的總黃酮含量也比較高,而且柳樹移栽的成活率高,因此柳葉是很容易得到的原料,將其利用起來,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本文通過對柳葉中黃酮提取的意義做一介紹,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對柳樹藥用物質(zhì)的關注,提高柳樹的經(jīng)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