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鴿萍
(湖南科技學院 新聞傳播系,湖南 永州425100)
所謂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用一句話來概括,可以說,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人文關懷不僅包括關心人,還包括愛護人、尊重人。
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文現象,新聞傳媒必然存在人文關懷。從宏觀上來說,新聞傳媒必然存在人文關懷的理論依據主要來自新聞傳媒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從微觀上來講,新聞傳媒必然存在人文關懷的實踐證明主要涉及報道內容、報道方式、報道視角等多個方面。具體而言,新聞傳媒中的人文關懷更多地體現于記者在面臨新聞與道德沖突時的個人選擇。這是一道記者在新聞傳媒活動中時常面對的單項選擇題,選擇的過程異常艱難、選擇的結果至關重要。選擇新聞,意味著職業(yè)的必要;而選擇道德,則是做人的基本。
1994年,南非攝影記者凱文·卡特憑借其作品《饑餓的小女孩》贏得了普利策新聞特寫攝影獎。照片中一邊是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小女孩跪倒在地,一邊是一只碩大的禿鷹等候覓食。雖然事實上,記者在搶拍完這張照片之后即刻就把禿鷹轟走了,但公眾的譴責仍源源不絕。后來,這件事以記者由于強烈的精神壓力自殺而告終,而人們關于新聞傳媒與人文關懷的討論始終繼續(xù)著,在我國也同樣如此。
人文關懷的精神傳統在我國源遠流長,但把人文關懷的精神傳統引入我國新聞傳媒領域則是源自一場關于“守坑者”的社會大討論。
2005年5月9日下午,福建省廈門市風雨交加,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因為馬路上的水坑而栽了跟頭,《東南快報》的攝影記者柳濤蹲點拍攝到了這一場景,并將這組三張連續(xù)動態(tài)抓拍的照片發(fā)表,許多報紙和網站相繼轉載。這組照片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紛紛指責記者不首先預告行人回避危險,反而在一旁等待時機進行攝影報道的行為,并戲謔地給拍攝這組照片的攝影記者柳濤冠以“守坑者”的名號。為此,中央電視臺《社會記錄》欄目特別制作并播出了節(jié)目——《守坑者說》,引發(fā)了一場社會上對我國新聞傳媒人文關懷的轟轟烈烈的大討論。一部分人認為記者恪守了職業(yè)道德,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沒有社會公德。在這場激烈的大討論中,總體而言輿論更多地偏向于后者。大多數公眾認為,記者不應該僅僅是社會生活的旁觀者,更應該是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者。
《紐約時報》記者湯姆·韋克曾說過:“尊重報道對象這個道德責任將永遠高于對讀者負責?!敝挥邢茸龊昧巳?,才能做好新聞。美國新聞攝影協會前任會長威廉·桑得斯也說過:“你首先是人類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聞記者?!痹谖覈?,著名記者范長江曾指出:“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記者。”
經過關于“守坑者”的這次社會大討論之后,在我國,有關新聞傳媒人文關懷的問題逐漸走入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乃至社會公眾的視野,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當人文關懷的精神傳統被引入我國新聞傳媒領域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新聞傳媒、關注人文關懷,“最美麗的女記者”更是體現了人文關懷精神在我國新聞傳媒領域得到的高度重視。
2006年7月10日,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的女記者曹愛文在一次采訪落水女孩的報道中,沒有先去采訪,而選擇了在救護車到來之前第一時間為女孩做人工呼吸。盡管經過多次努力,女孩最終沒能醒來。曹愛文流下眼淚的照片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打動了眾多網友,這位23歲的年輕女孩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諸多贊美的聲音之外,也有少部分人指責曹愛文因救人而放棄采訪的做法并不可取,甚至猜測此次事件是否是一次作秀。
曹愛文在《選擇向生命致敬》一文中這樣寫道:“面對突如其來的贊美和指責,我很平靜,因為我知道,大家贊美我,其實只是在贊美我做這件事情所體現出來的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大家指責我,也只是這種關懷和愛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讓救人的美好愿望變成現實,而讓一朵美麗的生命之花在眾人的眼前凋謝枯萎而感到深深的痛心和失望而已?!保?]
正如文中寫的那樣,與備受人們指責的“守坑者”相比較而言,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曹愛文之所以能夠受到多數人的贊美,主要源自她在此次新聞采訪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恰恰符合新聞傳媒的人文關懷精神,而這種人文關懷精神在柳濤充當“守坑者”這一角色時則是完全缺失了。
盡管仍有人對曹愛文的行為質疑,認為“記者不能放棄采訪去救人”、采訪是記者的第一要務,其職責首先就是要以“旁觀者”身份記錄事件、傳達信息。但總的來說,贊美之聲是遠遠占據壓倒性的優(yōu)勢。
“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所做之事實則為每一個記者,乃至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可是為什么這次事件如此受到人們的關注與討論呢?正如曹愛文在接受同行采訪時說的那樣,“遇事站出來的人少了,救人才會成為新聞,大家這么關注我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提一個建議,不要報道我,還是帶著大家一起去反思吧。”
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首先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尊重人性,是道德完善的基本要求;救人危難是新聞職業(yè)道德的升華;珍愛生命,是新聞從業(yè)人員社會責任的集中體現。[2]
北京青年報一篇題為《一堂人性化的新聞課》的文章中表示:“新聞是給人看的,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應該遵循的原則永遠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新聞為本。違反人倫底線的以新聞為本導致的將會是一種冷漠的新聞,是一種毫無人性也毫無人情味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觀中,將死之人僅僅只是新聞中一個‘道具’而已?!保?]
當記者的職業(yè)操守和社會的公共道德發(fā)生沖突時,亦即面臨選擇新聞還是選擇道德這樣一道單項選擇題時,多數人認為記者應該遵循和服從社會的公共道德,如果選擇了記者的職業(yè)操守而放棄了社會的公共道德,那就是等同于以對人性道德的踐踏來換取所謂的新聞價值,那將會傳達出一種丑惡的價值觀,這樣的新聞是毫無價值可言的。具備人文關懷,新聞就有價值,就會得到肯定;失去人文關懷,新聞報道就會失去價值,甚至遭到詬??;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成了新聞報道評價標準的一個標桿。[4]
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這一稱號的出現,實則反映了我國公眾對于新聞傳媒應注重人文關懷的觀點的普遍認同。討論的焦點由是否應該先救人轉移到新聞傳媒活動中應該如何重視人文關懷,則充分證明了我國新聞傳媒對于人文關懷的重視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聞傳媒活動應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文關懷,這不僅僅是大眾傳媒基本功能的回歸,更是我們整個社會進步的體現。
雖然新聞傳媒應注重人文關懷的觀點已經得到我國公眾的普遍認同并受到整個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在具體的新聞傳媒實踐中,人文關懷缺失的情況仍時有發(fā)生。
2008年5月15日,綿陽重災區(qū)北川地震廢墟下一位被壓73小時的幸存者陳堅被人發(fā)現,就在救援人員急調設備準備救援的過程中,有記者不斷地與陳堅開始長時間的聊天,甚至還讓陳堅通過手機與電視臺的直播進行連線。五個小時后,陳堅被救援人員從廢墟中挖出之時已只剩下微弱的呼吸,而記者仍在不斷地推搡,陳堅最終離開了人世。人們一方面為陳堅所表現出來的對生命的熱愛而感動,另一方面則對記者當時的表現進行質疑,甚至有人提出,是記者無恥的煽情害死了陳堅。
同樣是在關于汶川大地震的報道中,女民警蔣敏在連續(xù)工作60多個小時,每天只休息2個小時左右,并且3位長輩和孩子都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情況下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蔣敏的事跡鼓舞人心,但就記者是否應該在她體力和精力都已達到極限時采訪她并且提及她家中的情況再次引起廣泛的爭議。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人民沉浸在一片悲傷之中。在這樣一場大災害面前,新聞傳媒所要做的不僅僅是發(fā)布信息,更重要的是要體現人文關懷,從而安撫人們受到重創(chuàng)的心靈。而后者的作用也這一特殊時期也格外突顯。在這種情況下,央視迅速啟動直播,派記者趕赴現場,發(fā)回最新最快的聲音和圖像,報道了受災群眾的狀況,滿足了觀眾的知情權。此外,媒體策劃各種支援災區(qū)的公益活動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號召甚至是實質上的救助作用,洋溢著人文關懷的溫情,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與贊賞。但遺憾的是,也有部分記者在采訪和直播中出現了干擾救援或者不當采訪從而給對方造成二次傷害的現象,嚴重缺乏人文關懷,受到人們的強烈譴責。這一現象的發(fā)生也為我國新聞傳媒如何重視人文關懷再度敲響了警鐘。
新聞所關注的事,無論是自然界發(fā)生的事還是人世間發(fā)生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發(fā)展有關,新聞從不問津同人完全沒有關系的事實;我們生活其中的客觀世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發(fā)生,而媒體對它們感興趣并光顧的,也總是那些同人類生存發(fā)展相關的事實;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新聞既是事學又是人學,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學”。[5]
在陳堅事件中,如果記者能多一點點急救常識,不讓重傷的幸存者面對鏡頭一直說話,甚至連線演播室進行現場直播,而多保存一些體力,也許陳堅就不會死。在采訪蔣敏的過程中,記者如果能在蔣敏稍稍休息之后再進行采訪或者不問那些引人傷心的問題,不僅僅是對于蔣敏,對于觀看這段采訪的全國人民來說,也會是更加充滿溫暖和關懷。
新聞傳媒活動中的人文關懷,既包括對采訪對象的人文關懷,也包括對廣大受眾的人文關懷。對于記者而言,必須首先做到關懷采訪對象,才有可能進一步關懷到廣大受眾。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只有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報道才能令受眾為之感動,“充滿人情味”指的就是關懷采訪對象;“為之感動”指的就是關懷廣大受眾。
人文關懷不僅僅是現代人發(fā)展的需要,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新聞傳媒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人文關懷是新聞傳媒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它賦予新聞媒體巨大的活力與生命力。[6]
時隔五年,又是一場地震,再次把對我國新聞傳媒人文關懷的關注推到了公眾的眼前。這一次,人文關懷精神開始從新聞傳媒活動的細微之處體現出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了7.0級地震,有關地震的消息成了中央新聞聯播和各省新聞聯播關注的重點。某省新聞聯播的報道是:“地震共造成123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而中央新聞聯播的報道是:“地震共造成123人遇難,2000多人受傷……”。新聞播出后,很多觀眾注意到了“死亡”與“遇難”這兩字之差。乍一看,“死亡”與“遇難”兩個詞的意思基本一樣,但是深想之下,卻能給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內心感受。死亡,與生存相對,指失去生命;遇難,指因為各種災難而導致死亡,這類災難可以是人為事故,也可以是自然災害等等。雖然同為中性詞,但是相對于“死亡”的冰冷,“遇難”包含了對不幸逝去的生命的尊重與惋惜,卻能帶給人溫暖的感覺。
中央新聞聯播在報道時選擇了“遇難”而非“死亡”,這一微小的細節(jié),從媒體角度而言,反映了新聞傳媒對人文關懷的重視程度逐步加深并開始滲透新聞傳媒活動的方方面面;從受眾角度而言,他們能夠注意并贊賞媒體的這種做法,說明了新聞傳媒需要人文關懷精神這一觀點已經深入人心,得到受眾的普遍認同。
從“守坑者”到“最美麗的女記者”,從陳堅之死到“死亡”與“遇難”兩字之差,可以看到,我國新聞傳媒對于人文關懷的認識在不斷發(fā)展,記者的具體實踐也在不斷進步,但必須承認的是,新聞傳媒活動中人文關懷缺失的問題仍舊存在,需要繼續(xù)摸索不斷改進的地方也還有很多。
新聞傳媒需要人文關懷。雖然體制機制的某些不合理制度的存在等其他因素也對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最主要、最直接的體現則是處于新聞現場的記者臨場發(fā)揮時如何注重人文關懷。除了在報道內容、報道方式、報道視角上注重人文關懷之外,記者更應以人文關懷的精神貫穿于新聞報道從采訪到呈現的全過程之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看待采訪對象和廣大受眾,給采訪對象以足夠的尊重、理解、關注和關愛,給廣大受眾以足夠的尊重、理解、關注和關愛。
有學者提出,要“提高編采人員的素質,使人文關懷成為一種職業(yè)道德?!保?]這樣一種崇高的新聞職業(yè)理想如若能夠實現,我國新聞傳媒將會處處飄溢著人文關懷的馨香。
[1]曹愛文.選擇向生命致敬[J].新聞愛好者,2006,(10).
[2]石小兵,郝東升.新聞必須堅持“以人為本”[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9).
[3]歐木華.中國最美女記者:一堂人性化的新聞課[N].北京青年報,2006-07-17.
[4]朱紅霞.新聞報道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及職業(yè)道德之關系[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5]童兵.科學和人文的新聞觀[J].新聞大學,2001,(2).
[6]陳添.新聞媒體應體現人文關懷精神[J].廣西社會科學,2004,(6).
[7]李美容.論新聞傳播的人文關懷[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