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飛
(揚州大學文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唐代宦官使職制度是唐代使職制度的一種(1)。唐代的宦官特別是一些權閹借助于皇權,通過“使職”這一渠道,涉入唐朝政府各個部門,當然,能夠對中央決策甚至政局變動產生巨大影響的莫過于一些關鍵使職,比如左右神策軍中尉和兩樞密使,即所謂“四貴”。但各個使職間的相互關系似較為復雜,權閹的專權方式與影響大小又不甚相同,加之唐后期政局變動總少不了內廷與外朝的斗爭因素,故而理清唐代宦官使職制度與唐后期宦官專權的關系就顯得頗為重要。
宦者本非閹人,只不過經漫長的歷史發(fā)展,宦官逐漸由士人到士、閹參半,至唐代全由閹人充任,稱為“宦官”(2)。隋代的宦官機構稱“內侍省”,煬帝時改為“長秋監(jiān)”,唐開國沿襲隋開皇建制,復稱“內侍省”,后終唐歷世不變,內侍省便成為唐代正式的內廷機構。
據《唐六典》記載,內侍省“總掖庭、宮闈、奚官、內仆、內府五局之官屬”(3),后于開元二十七年將原屬東宮的內坊局歸屬內侍省,所以內侍省共六局,職掌大致為侍奉宮闈、掌管宮人雜務以及中宮后妃車乘出入導引等諸事,也就是宮廷內部事務管理,符合內侍省的建置意義,但不涉足國家軍、政事務中的實際權力。這樣的話,內侍省的供職官員的上升空間就相對有限,而且“貞觀中,太宗定制,內侍省不置三品官”,所以宦者至多坐到內侍(從四品上)一級。
隨著唐代政治的發(fā)展,開國名臣相繼故去,宮中內亂頻仍,朝中可堪大任者漸少,唐朝皇帝便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于身邊的近侍階層——宦官。所以從玄宗開始,唐代諸帝便“有意識地”讓出部分皇權,給予值得信任的宦官。由此宦官借助皇權出任的各種使職逐漸形成了內諸司使系統(tǒng)。
從數量上講,唐代的內諸司使系統(tǒng)下的使職頗為龐大。大部分使職的情況無外乎以下三種:1.出使完成任務后即收,比如賑恤使、補蝗使等,這些使職大多是臨時差遣性質;2.即便出現使職固定化,這些使職也是因新興事物而立,如武則天時設立的知匭使,不掌大權;3.比較麻煩的是所謂“使職侵奪本司”的情況,最顯著的當為“有司浸失職,自(宇文)融始”(4),指的是宇文融括戶。但以上諸使由于權力所限,即使有可能出現“廣置諸使,竟為聚斂”[5]的情形,也不會對唐中央政府產生沖擊,真正的實權掌握者還要賴于一些關鍵性的使職。
所謂高級宦官,蓋指在內諸司使系統(tǒng)中或身處高位,或掌握實際的軍、政大權,或能影響中樞決策的宦官頭目,只不過這個群體任用于高級使職的職位。唐長孺先生在《唐代的內諸司使及其演變》一文中提到“北衙(筆者按,北衙因設于宮廷以北,故名)諸司使之首是左右神策護軍中尉、樞密使和宣徽使,相當于南衙的宰相”。此三職占據了北衙的顯要。
左右神策護軍中尉掌管禁軍,即軍權,實為宦官權力的最高憑借。政權出自槍桿,歷朝歷代無不如此,單就有唐一代而言,給唐政府造成最大破壞的除了朱溫代唐、黃巢起義就是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的直接發(fā)起者便是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他重兵在握,自然無所顧忌。實際上朱溫在唐末也是任“天下兵馬元帥”,迫使唐帝“行舜、禹之事”(6)。
史籍對于樞密使設置時間的記載不甚相同,賈憲保先生經考證得出結論,大致為從代宗試點、憲宗實行,至敬宗寶歷年間定型,歷時數十年,而實際上玄宗時高力士已承擔了樞密使的角色,因為:
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進御,小事便決之。(7)
綜合以上可看出,高力士在玄宗時期已開后來宦官專權之先河,而他所借助的方式是通過奏議、宣旨、廷議政事等途徑,即皇帝近臣的特殊權力,這種權力即使是中樞決策圈中南衙的宰相也無法企及。
這樣,我們可以知道神策護軍中尉與樞密使專權的方式大不相同,即神策護軍中尉掌軍,樞密使專政。兩者之間并非毫無聯系,而是需要互相借助的。如皇帝借助樞密使對抗掌握神策軍的權閹,最后導致兩者反目成仇、互相誅戮??梢钥闯觯鹿偌瘓F也并非整齊劃一團結于皇帝的周圍,其內部也分黨派。當然,大部分宦官都依附于權閹周圍,這些權閹通過擔任禁軍最高首領或皇帝近臣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們有的時候會在軍權在握的情況下進一步謀求政權,有時會鏟除異己以鞏固自身地位,有時甚至會互相傾軋以求自保。
宣徽使因為不掌實權,所以不像神策護軍中尉和樞密使那樣地位煊赫,但至少高于其他內諸司使,相當于內諸司使的總管家。《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十三穆宗長慶三年條中胡三省注引宋人徐度《卻掃編》記載:
宣徽使,本唐宦者之官,故其所掌皆瑣細之事?!T司使下別籍分產,諸司工匠休假之類。(8)
說明宣徽使大體以掌管內侍省和內諸司使名籍、供奉內廷、管理內衛(wèi)進貢物品為主要職掌,涉及整個宦官系統(tǒng),地位之高自然非其他內諸司使可比。當然,宣徽使的權勢在唐代甚至唐后期都有一個上升的過程,至遲到宣宗大中年間位列中樞,此為治唐史者所熟知。
這樣,以神策護軍中尉、樞密使、宣徽使為代表的內諸司使系統(tǒng)在唐后期政局變動中涉入了唐政府的各個部門,以至于連軍、政大權也時而被宦官竊取,而宦官的特殊身份又決定了他們這個群體鮮有安分者,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侵蝕著偌大的唐廷,其中的關鍵便在于對唐中央權力的沖擊。
唐中央權力實際上由皇帝和宰相集團構成?;鹿偌瘓F的權力直接來自于皇權,卻對唐中央的權力起到一定的反噬作用。而宦官集團(主要是內諸司使)出現的原因之一便是皇帝和宰相集團之間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等到宦官一旦得勢(無論軍權或政權),并且勢高蓋主,那么皇帝便不得不與宦官由膠著狀態(tài)轉變?yōu)閷範顟B(tài),針對這種對抗,唐朝皇帝所憑借的既可以是其他宦官,也可以是宰相集團。
《舊唐書》在論述宦官干政時著重于軍權的掌控對唐政局的影響。其中權閹李輔國算是第一個勢力足夠撼動唐廷的宦官。李輔國甚至私下里對代宗說:“大家但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恣橫如此,然而他的“勢”并非達到“全握兵權”的“勢”,因為一方面代宗本人在唐代諸帝中可謂英主,安史之亂的最終平定也在他在位期間;除此之外,代宗朝的權閹除了李輔國還有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所以李輔國的地位并非十分牢固,自然后來遭到代宗的打擊而身首異處。
而后程元振、魚朝恩的境遇與李輔國頗為類似,而魚朝恩的敗死使宦官掌軍的態(tài)勢進入了一個沉寂期。其實,從整個唐朝歷史來看,這不過是一個波谷,因為魚朝恩死于大歷五年,到神策護軍中尉的正式成立,也就是貞元十二年,才二十六年時間,這之間宦官集團便完成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轉型——從仆到官、從配角到主角、從幕后到臺前。
在這之后,宦官群體便可以憑借被正式承認的軍職系統(tǒng)以及所帶來的權力干預唐朝政治,包括皇帝的廢立、打亂封建皇統(tǒng)的正常秩序等,此為其一;其二便是對朝官權力的侵奪。
前已述及,宦官集團和宰相集團因為各自的的辦事機構位于宮廷的不同位置,故習慣稱為北司和南衙。他們之間的爭斗構成了唐后期政局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政治事件莫過于文宗在位期間的“甘露之變”。權閹仇士良識破權臣李訓、鄭注的詭計,將其與朝官勢力一網打盡,“王涯、賈餗、舒元輿、李訓等四人宰相及王璠、郭行余等十一人,尸橫闕下”(9)。從此,宰相集團無論在氣勢、威望、實權上都陷入了無可挽回的衰落中,《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十五文宗太和九年條記載:
自是天下事皆決于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鹿贇庖媸ⅲ让{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每延英議事,士良等動引訓、注折宰相。(10)
皇帝任用宦官的本意是借助宦官以對抗外朝,從而平衡唐中央權力的分配,但令唐代諸帝沒有預料到的是有唐一代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即所謂“倒持太阿”(11)?;鹿贆嗔υ醋杂诨蕶?,最初只“析出”皇權的一部分,到后來“析出”愈多,實權在握,皇權迫于形勢難以收回,宦官便愈加勢盛,欺凌人主,皇權削弱。他們之間的關系實在有如天平,托盤一端高起勢必伴隨另一托盤的低落。
雖然代宗時期宦官一度沉寂,但代宗以后,皇權急劇旁落,突出表現在皇帝自身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甚至遭致宦官謀害,憲宗、敬宗、文宗即為實例。敬宗或可說耽于游戲,疏于政務,憲宗情況可大不一樣,史載憲宗“英武,威德在人”(12),但最后也死于宦官之手。
在對內諸司使系統(tǒng)以及宦官與皇帝、內廷與外朝種種錯綜復雜的關系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們便可以更清晰地看待唐后期宦官專權的歷史和存在于這之間的宦官使職的作用。鑒于前文的論述已帶出唐后期宦官專權的概貌,而且篇幅所限,下文便只論唐末政局(僖、昭宗朝)中宦官的權勢與影響。
僖宗在位期間唐政府可謂“內憂外患”,外有黃巢起義,沖擊著老大腐朽的大唐帝國;內有長期積累的宦官專權問題,按僖宗本人便是宦官所立,而且僖宗不事政務,“喜斗鵝走馬”(13),所以“以其(田令孜)知書能處事,又帝資狂昏,故政事一委之,呼為‘父’”。權閹田令孜這時位高權重,基本獲得了最高軍政大權,但這時君權本身也是不穩(wěn)的,再加上藩鎮(zhèn)之亂、農民起義、各路軍閥和政權并起,皇帝的可控范圍不過京畿周圍,那么宦官所掌權力自然大大縮水。實際上田令孜能控制的人也就一個唐皇,而且加上僖宗的出走,“方鎮(zhèn)皆憾令孜生事”(14),所以田令孜作為宦官頭目,其威望與前幾朝的權閹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這自然為日后失勢(被宦官楊復恭取代)以及被其義子王建所殺埋下了伏筆。
從楊復恭到西門重遂到劉季述到韓全誨的過程基本上就是宦官集團茍延殘喘的過程。這時宰相集團勾結節(jié)度使以抗衡宦官集團,加上唐帝國權力中心發(fā)生了重大轉移,即從唐中央政府分散到各個節(jié)度使手中,所以問題的關鍵只在于哪個節(jié)度使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唐末政局中獲得勝利了。
最終的勝利者是朱全忠,他打敗了李茂貞,以宰相崔胤為內應,將唐帝國一步步逼向絕路。與李茂貞勾結的宦官頭目韓全誨也已毫無利用價值,李茂貞為了自保,將韓全誨誅殺,并把昭宗交給了朱全忠。這個時候,皇帝儼然成為了傀儡,宦官集團也徹底失去了靠山,來不及作鳥獸散便被朱溫一網打盡,《新唐書·宦者傳下》記載:
……帝召韓偓見東橫門,執(zhí)手涕泗。帝曰:“今先去四大惡,馀以次誅矣?!庇谑莾瑞B(yǎng)八輩候廷中授命,每二輩以衛(wèi)士十人取一首,俄而全誨、彥弘、易簡、敬容皆死?!植稓⒅泄倨呤?,全忠亦使京兆誅黨與百馀人。(15)
這樣,不僅幾個宦官頭目在政變中橫遭屠戮,而且由于新政權已不需要依附于舊政權的這套內諸司使系統(tǒng)。所以在唐王朝權威足以震懾天下的時候,宦官諸使也可以進行全國性的活動;在唐室的勢力僅限于京畿一帶時,宦官集團的觸角也相對收縮;當唐帝已成為諸侯掌中的玩物時,宦官也只好另找寄托;而當朱全忠完全操縱了皇帝時,在唐末急轉直下的政局下宦官集團便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并走上全體滅亡的道路,與唐王朝一起埋在了歷史的廢墟中。
注釋:
(1)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3:100。
(2)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唐]李林甫,等.唐六典[M].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356。
(4)[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559。
(5)[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1:6906。
(6)[宋]薛居正.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45。
(7)[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757。
(8)[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7947。
(9)[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771。
(10)[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1:8041。
(11)趙翼語,[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M].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424。
(12)[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769。
(13)[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5884。
(14)[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771。
(14)[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5901。
[1][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4][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5][唐]李林甫,陳仲夫,校點.《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6][宋]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6.
[7]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M].北京:三聯書店,2009.
[8]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93.
[9]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0]唐長孺.山居存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1]黃永年.六至九世紀政治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2][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M].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13]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