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邁耶
在你閱讀此書之前,我有話要說。
請記住,此書出自一位投資人之手。這位仁兄狂熱沉醉于大千世界的同時一直在搜尋各種投資理念。我著此書的目的不在于評議社會,亦不在于深入解讀一地的風土人情,而在于發(fā)現(xiàn)各種投資機會和趨勢。
我在旅行過程中結(jié)交了很多新朋友,積累了珍貴的人脈資源。但其實往往大多數(shù)成功的投資并非發(fā)掘自我們周圍的資源。我眾多成功的投資便發(fā)生在那些我從未去過的地方、出自那些我從未接觸過的公司。投資理應如此。
出色的投資理念應當簡單、明了,且近乎顯而易見。我之所以用了“應當”二字,是因為大多情況下都是如此,當然例外也一直存在。投資者懷有秘密,握有內(nèi)幕,其實這只是人們在解釋他們弄不明白的事情時杜撰出來的想法。這種想法被許多商界人士廣為傳播,對于他們而言,這不失為有利的說法。
大多數(shù)投資見解都源于對可獲得的公開數(shù)據(jù)不厭其煩的琢磨,同時輔以創(chuàng)造性的先見之明以及特立獨行的勇氣。信念、耐心與勤奮,這些遠比內(nèi)幕(或就此展開的旅行)重要。
我篤信歷史是一位老師。最好的歷史書籍有時并非出自歷史學家的案頭,而是源自那個時代三流作家的筆下,他們好奇心強、善于觀察,作品中充滿了對當下的時代、所見所聞的描寫。這些見解不是多年之后通過回憶編輯加工出來的,而是親歷者當時的記錄,堪稱鮮活。
你會發(fā)現(xiàn)我在書中經(jīng)常援引旅行者的作品。去中國那次,我?guī)Я艘槐九f書,是伊洛娜·拉爾夫·休斯(Ilona Ralf Sues)的《魚翅和粟米》(Shark's Fins and Millet)。休斯是一名記者,曾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過中國,這本書匯集了她游歷廣州、上海、南京、漢口、山西以及延安之后的個人看法。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此書既不是學術著作也不是旅行日志,更不是政治專論,而是一個世情混合體。該書顛覆傳統(tǒng),亦如生活本身;它包含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聞趣事——大大小小的事件活動、形形色色的名流市井,這些皆非強權(quán)的顯微鏡下放大所得,而是人性之眼中觀察所獲,雖不完美卻直白、悲憫、閃光。
我正是本著這一精神撰寫此書的。
但是,凡此種種又與股市和投資有何干系?優(yōu)秀的投資者當是一名生活經(jīng)驗豐富的投資者,他們可以理解和領會大千世界如何運作以及緣何如此。閱讀過去(和現(xiàn)在的)旅行書籍賦予我這樣的靈感,教會我如何問我的東道主一些更好的問題,我的東道主包括商人、基金經(jīng)理、酒吧招待以及出租車司機等。
我是幸運的,能夠見識大千世界,通曉人情世故。有人說,旅行開闊了人的視野,大抵如此吧。也可能是他們說反了,或許應該說是視野開闊的人才會旅行。每當我想起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游歷豐富的人,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視野開闊的人才會旅行”。一個美國人在巴西南部某個小鎮(zhèn)的酒吧偶遇另一個美國人,這種經(jīng)歷令人難以忘懷?;蛟S對方是一位值得交談的人,有一顆好奇靈動的心,有很多關于他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的精彩故事。
于我,一個地方的意義就在于我所遇見的那些人,特別是那些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帶我這個好奇的游客四處觀光的人。在隨后的內(nèi)容中,你將會遇到好些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