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月莛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 上海 200240)
圍繞“淺從當下追求觀影快感分析審美活動中美感變化”該篇研究論文,主要內容和觀點如下:
長期以來,國內外知名學者就曾對審美活動中的快感和美感作出界定,認為
1.美感要求審美對象的形式、生命力的展示和審美主體的情感態(tài)度,而快感作為生理感官快適的表現(xiàn)形式,通常以感官的直接感應為前提。
2.美感的本質是主題生命節(jié)律與客體生命節(jié)律對應和諧帶來的愉悅和歡喜,而快感通常和人的勝利感官相聯(lián)系,它是人的生理感官同外界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之后產(chǎn)生的心身反應。
觀看能產(chǎn)生身體快感的影片時,觀眾一旦與劇中人物產(chǎn)生心理認同感,幻想就開始對人思想進行的一次同化。而隨著劇情發(fā)展,錯誤的視覺心理感知為基礎的虛構關系便受到劇中邏輯的支配。而現(xiàn)實世界的映射一旦喚起觀影人的共鳴,觀影人便會心弦緊張,在觀影瞬間獲得快感。主體的視覺世界與想象世界完全合一。這種現(xiàn)象長期存在下去,會抹殺人們對審美價值的追求,轉而滿足于自身快感的實現(xiàn),不利于藝術審美客體水平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會導致審美主體能力的下降。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國內著名學者就開始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對于當時的搖滾、游戲機、MTV等作出了審美意義上的評價與估測,當時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現(xiàn)狀已然露出了傳統(tǒng)審美文化自我放逐、審美文化遭受快餐文化特洛伊木馬的侵蝕。而如今,傳統(tǒng)的審美觀已經(jīng)被取代,當今對于美感的追求已經(jīng)轉向了直接化、視覺化、片面化,反和諧的因素大行其道,對于這種現(xiàn)象,本文將作出分析。
曾經(jīng)伍爾夫預言人類的本質在進入20世紀前后會改變,如今看來,時代螺旋上升的同時不免造成整體感和完整感的缺失,而世界在競爭發(fā)展的過程中質變了,我們不再仰望星空感悟自身,不再流連山水小隱于山。經(jīng)濟基礎帶來了軒然大波,傳統(tǒng)審美文化也以新的美學觀念姿態(tài)出現(xiàn),我們無法直接分析審美活動,只號通過分析在這期間美感的變化來探討如今的審美觀念。
影像的出現(xiàn)給眼睛帶來了全新的視野,眼睛傳達的內容是如此的栩栩如生以至于我們對于虛構的情節(jié)也深信不疑,沉醉其中。麥茨說“電影之中的知覺活動不是真的,我們覺察的不是真實的對象,它是它的影子,它的幻想,它的替代……電影的獨特形態(tài)在于它的能指的這個雙元特性:即從它一開始就有不尋常的感性的豐富,但又是帶有非常深的幻想的引入想象之中:它召喚所有的直覺,但它自身立即變?yōu)槿毕?。①視覺媒介由于強調的是形象而不是語言,導致的不是間接性文化交流,而是直接性的交流,接受起來十分輕松,入境很容易,更能迎合人也更能誘導人。商品時代現(xiàn)實向人們灌輸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人追求物質滿足的欲望高于一切,忽略了來自心靈深處對美感的呼喚。視覺張力與直接觸覺共振,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審美活動與人的生理活動同一性,即美感是快感的一種高級形式,得到了強化,于是不少滿足于快感刺激的作品便出現(xiàn),如今的藝術不再以追求美感為目的,觀眾觀影是的審美活動更多的時為了獲得瞬間快感,現(xiàn)實中的暴力與色情人們避諱不談,但卻愿意沉醉于影視中。人們通過間接的、非與自身直接聯(lián)系的方式獲得窺欲,獸性疏導口,以保持焦躁生活中的平衡心態(tài)。
以電影中普遍的視覺元素來分析,男性的身體被有意識的表現(xiàn)為欲望的物體,女演員更是發(fā)揮到極大尺度,以樂于被窺視的姿態(tài)展示在熒屏上,一切含蓄的情緒被外在化,一切細膩的感覺被粗暴化,這都極大的刺激了觀看者的身心;另外,暴力鏡頭更是頻頻出現(xiàn),人們喜歡追求超越秩序的體驗,人類的進化使得自身越來越遠離物質世界,衣服的出現(xiàn)代表了人類知廉恥,牙齒的退化,四肢的進化代表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但沖動沒有消退,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暴力傾向,只不過理性壓制了獸性。但影視中的暴力鏡頭能讓人產(chǎn)生純粹摧毀性和徹底爆發(fā)性的快感。
大自然賦予人類特有的審美活動從原始社會祖先們開始在自己身上裝飾獸骨,貝殼之類的“首飾”起,就開始發(fā)展著,它超越了生存活動,當人類意識到不夠完美后對完美的追求,將人類的渴望、憧憬這些非現(xiàn)實的東西借一定的物質媒介加以實現(xiàn),它是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追求的是符合人性與正常發(fā)展的一面,在人的心理機制方面,起到了對抗人完全異化為工具的作用,維護了人的精神的本質屬性。②
生活不段的重復著單調、無聊、停滯,美感鼓勵著人們追求變化、豐富、差異的生活,快感屬于動物和人類,美感只屬于人類。娛樂活動能產(chǎn)生快感,審美活動能產(chǎn)生美感,但是影視的出現(xiàn)使得娛樂活動與審美活動可以同時并行,美感和快感再次又合并起來,但美感的產(chǎn)生是需要持久醞釀的,快感卻是瞬時的,而急速發(fā)展的影視業(yè)想要得到即使回報,迅速回籠資金,便在快感刺激點上下足功夫,他們等不及影片產(chǎn)生審美價值,需要的是最快最高效的當下利益。所以,暴力、色情元素被運用到了幾乎每部影片,人們對于此應接不暇,心理反應的時間越來越短,開始把視覺沖擊力作為評價標準,大奇觀、大場面、打斗、激情成為話題,美感被遺忘了。長此以往,傳統(tǒng)審美文化自我放逐、審美文化遭受快餐文化特洛伊木馬的侵蝕,不加以糾正,對快感的過分強求會使得影視的本來面目畸變,變成滿足人們心理私欲的工具,起不到絲毫審美價值上的精神滿足作用。
同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傳統(tǒng)美學一直無視自己所在的位置,竭力強調人類的本質力量,竭力強調對現(xiàn)實生活的精神提升作用,竭力強調審美活動的無功利、非現(xiàn)實性,但是現(xiàn)在想來,在影視行業(yè),美感真正應該處在什么位置?不論哪一種藝術類型,在審美活動中他人引導的痕跡都是很嚴重的,作為組織者,當他決定話語權走向時,也是按照一定的敘述興趣進行的,影視中的“現(xiàn)實”“歷史”“男女”“情愛”“命運”“善惡”都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指涉,使得觀眾的審美體驗集體化,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看待方式
在影視審美活動中,無論是瞬時快感滿足還是長久的美感享受都是必要的,觀眾走進影院,尋求的是一種情感訴求,但把審美作為一種情感表現(xiàn),是一種誤解,情感是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是內在的,個人的;而藝術作品是一種物理存在,是外在的,公共的,不是個人情感上沒有審美價值的就不是藝術作品,既然作為一個物理事實,他成為事實就牽扯到了權利,如今,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存在與否是來源于具有話語權的代表,而觀眾在審美時情緒已然被誤導了,甚至有時失去了主體的判斷。對影視審美中快感的需要是正常的,而美感同時實現(xiàn)也是可以達到的。例如,對暴力進行唯美化的展示是可能的,動作迸發(fā)的過程也是有美感存在的,人們喜愛看體育運動也有這個原因,自己身體無法達到的極限,當觀看賽事時,能夠同運動者同時運力,享受超越自我,挑戰(zhàn)極限的快樂,不過這更接近于快感的實現(xiàn)。電影可以夸張刺激地表現(xiàn)開槍、子彈的穿梭、血腥這些東西,但不同的電影可以表現(xiàn)得完全不同。日本有的電影將這些事物表現(xiàn)得很血腥一些、冷一些。有的影片許多場景拍得從天花板到地上都是血,顯出一種十分夸張的血腥。而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影片卻始終貫穿著一種兄弟的情意、親子的愛意、信義這些比較浪漫、人情味一點的內在價值觀。在暴力美學中,雖然血腥是重要主題,但此類作品卻能將打斗、槍戰(zhàn)這些暴力和血腥的母題用美的形式展示出來。③
社會需要的是恢復審美活動的本來面目,即作為生理活動的代償機制,讓人們在生存需要滿足之后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張揚感性生命與身體的合理欲求,積極介入對人的日常生活的審美建構,倡導差異性和以審美來塑造新感性。
針對當下追求觀影快感審美活動中美感的變化,人們在審美活動中,追求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而精神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生理上的快感交織在一起,美感是快感的升華,追求美感是人們境界提升的動力,而快感是美感的基本出發(fā)點,是基礎,影視作品在設置快感產(chǎn)生動力的同時若是把美感考慮在內,不是追求粗鄙的制作,而是在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引導下,將精心設計的情節(jié)通過人物服裝、語言、動作、還有環(huán)境等因素一起展示出來,讓審美主體在享受視覺快感的同時能感受到影視的審美價值、接受其中的審美文化,那么整個影視的風氣將得到改善,正如要想提升作品的品質,要讓接受者在能接受的范圍內主動愿意提升自身的品質,而不是脫離接受者,或者是更為低級的媚俗。對本論文的觀點也是如此。
①轉引自米切爾斯.《伯格曼的<人>:想象的能指》.載《電影藝術》
②引自潘知?!斗疵缹W》1995年12月版 330
③《“暴力美學”的形式感營造及其心理機制和社會認識》
④《凝視的快感》克里斯蒂安·麥茨 吉爾·德勒茲等著 吳瓊編
⑤《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大衛(wèi)·科博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