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曾泉與父親艾瞻位一宅兩院隔墻而居,一天艾曾泉找到父親商量:
“爹?!?/p>
“嗯,啥事?”
“爹,你已快七十歲的人了,身體也不如從前,村長不如讓給我當(dāng),反正不落外人手,你在家里安度晚年,享享清福吧?!?/p>
艾瞻位一聽,不禁火冒三丈道:“不行,不當(dāng)村長誰請我吃喝?誰給我送東西?”
艾曾泉恨恨的說:“老不死的,你等著瞧。”
第二天黎明,艾瞻位起早小解,隔院忽然飛來幾塊瓦片,砸得頭破血流,住了十來天醫(yī)院。對此,當(dāng)?shù)厝藗儺?dāng)成笑話談?wù)?,并流傳一副對?lián):
爹占位子堵兒路,
兒搶班子砸爹頭。
(安徽阜陽 馬文浩)
有一個老頭兒,早年喪偶,他含辛茹苦把三個兒子撫養(yǎng)成人。后來,三個兒子在外地找到了工作,還成了家,留下老頭兒一個人在老家孤苦伶仃地生活。
然而,每年老頭兒過生日,兒孫們卻沒忘回來拜壽。
按理說,兒孫們一年難得回來一次,老頭兒應(yīng)該高興才是,可他卻高興不起來。
原來兒孫們每次回來,都沒給老頭兒送禮,而是白吃白喝幾天,折騰得老頭兒苦不堪言。
這一年,兒孫們又回來給老頭兒拜壽。他們還沒走攏,就見老家門上貼著一副對聯(lián),上面寫著:
拜者,白也,白吃白喝白騷擾;
壽者,受也,受苦受累受煎熬。
兒孫們見了,臉一下子紅了,從此對老頭兒十分孝敬,還把他接到身邊一起生活。
(四川廣安 夏興初)
張之洞,字香濤,曾入其幕府的怪才辜鴻銘,對張之洞推崇不已,視張為清流的代表人物。雖然張之洞后來熱中洋務(wù),在湖廣總督任上將湖北的新政搞得風(fēng)生水起,然而始終喜談義理,對簽訂過喪權(quán)辱國條約,并且對外一意主和的李鴻章一直很有意見,李鴻章也不大瞧得起這個“有學(xué)無術(shù)”的書生。
義和團(tuán)運(yùn)動之后,八國聯(lián)軍鐵蹄踏入京師,在西安避難的慈禧太后連電催促兩廣總督李鴻章北上赴京議和。李鴻章在北京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的交往上,議和進(jìn)展緩慢不說,條款還對中國非常嚴(yán)酷。湖廣總督任上的張之洞疑心李鴻章沒有盡心與列強(qiáng)談判,置國家利益于不顧,于是寫信給他表達(dá)自己對時局和議和的看法。李鴻章見信后,感嘆道:“香濤做官數(shù)十年,猶是書生之見也?!睆堉绰犝f后,勃然大怒,說:“少荃議和兩三次,遂以前輩自居乎?”少荃是李鴻章的字,時人將這兩句話視為天然偶對。
(廣東廣州 伊傳剛)
漫畫網(wǎng)
為報人情入牢獄;
秉行公正有藩籬。
常文斌/配聯(lián)
(陜西寶雞 白 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