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維漢
在淮安楚州區(qū)河下鎮(zhèn)打銅巷巷尾,我參觀了一幢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 這就是《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故居,故居原屋在抗日戰(zhàn)爭中被戰(zhàn)火夷為平地, 這是一九八二年仿原樣復建的。
遠在竹巷街入口有一座『吳承恩故居』的牌坊,石柱上刻聯(lián):
舊宅攬勝跡: 蕭湖、長淮、邗溝水;
故居接芳鄰: 枚亭、梁祠、釣魚臺。
上聯(lián)描述吳承恩故居地理環(huán)境: 故居在美麗的蕭湖、古老的淮河、大運河的環(huán)抱之中; 下聯(lián)講人文氛圍, 河下鎮(zhèn)的名人勝跡枚皋紀念亭、梁紅玉祠堂、韓信釣魚臺,都與故居為鄰。 另一聯(lián)圍繞《西游記》和吳承恩的編撰:
東土西天, 降妖伏魔, 萬方傳頌孫大圣;
楚風淮水, 述異志怪, 千載推崇吳承恩。
故居分為四個院落,由門房、客廳、軒廳、 書齋等二十六間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園『悟園』組成。大門高懸舒同題寫的『吳承恩故居』匾額,走過一片蒼翠竹林,進入庭院來到客廳,廳前廊柱有對聯(lián):
搜百代闕文,采千秋遺韻,藝苑久推北斗;
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
此聯(lián)高度概括了吳承恩創(chuàng)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學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記》的歷史價值。廳內安放著吳承恩半身塑像,玻璃櫥內陳列著各種版本的《西游記》, 迄今已譯為二十多個國家文字,書名五花八門,甚至直譯為《猴子》《猴與豬》。 內壁懸有兩副傳統(tǒng)堂聯(lián):
青山綠水千載秀;
錦繡華堂百世榮。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
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
再向后經過長廊, 即到上房吳承恩父母的住處,也是吳承恩的誕生地。吳承恩的父親吳菊翁,喜說談史傳,常給幼年吳承恩講述民間神魔故事, 吳承恩后來便搜集閱讀各種傳奇小說和神魔故事, 中年后創(chuàng)作成百回本小說《西游記》。
故居主景為吳承恩書房『射陽簃』,淮安在西漢(公元前一一七年)最早設縣時曾叫『射陽縣』,古代名人多喜歡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為號,吳承恩也起號『射陽居士』。他的好友也是兒女親家狀元沈坤曾經贈給吳承恩一塊匾額,上面就寫著『射陽簃』。 吳承恩非常喜愛,便把書齋『射陽簃』的匾額掛在正廳里。 書房正壁吳承恩畫像側有兩聯(lián):
伏怪以力;
取經唯誠。
西游存心跡;
射陽供神仙。
兩側墻壁上還懸掛一副用木板雕刻的對聯(lián):
妙手著西游,嘲佛戲神,演人天真諦;
巨星躍東國,推誠尚力,揚華夏精神。
故居內吳承恩塑像。
吳承恩的住房在大門內西側, 東屋是原配葉氏的居室, 西屋是繼室牛氏的居室。 故居的后花園名『悟園』,門聯(lián)為《西游記》首回之目:
靈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靈根石之西為一敞廳,名『松風軒』。右邊一組建筑,名『小塵世』,園中還有假山、湖、旱舫、石破天驚亭、醉墨軒等景。
吳承恩是淮安山陽縣(今淮安市)人,別號射陽居士,一五零四年出生在一個下層官吏淪為小商人的家庭。 吳承恩一家三口,一夫兩妻。 吳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轉衰、日趨腐敗的時期,宦官劉瑾及嚴嵩父子先后擅權。 吳承恩才華橫溢,但年過四十才考取了歲貢生,六十歲左右才當上了浙江長興縣丞,由于不善官場逢迎,得罪了上司,受誣入獄。 事情澄清以后,選補為『荊府紀善』。 吳承恩對當時政治腐敗和世風墮落十分憤慨,將自己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邪惡的不滿貫注于神奇故事之中,最后這位『平生不肯受人令,喜笑悲歌氣傲然』的文章魁首,窮困潦倒,在貧病交加中悄然離開了人世, 終年七十八歲。
傳說寫《西游記》時,苦于對山水景物、神仙境界體味不深難以下筆,吳承恩乘船來到天靈地秀的海州云臺山下,攀上青峰頂,住進三官廟,游了水簾洞、南天門、女媧遺石、老君堂、玉皇宮等景,茅塞頓開, 妙筆生花。
故居里陳列一塊棺材半截前檔板,上刻『荊府紀善』。 正是這半截前檔板的露面,才發(fā)現(xiàn)吳承恩的墓地、遺骨和遺物。 一九七四年,幾個農民私自挖掘無主墳塋想取棺材板賣錢。 先是挖到吳承恩父親吳菊翁墓,出土了吳承恩寫的墓志銘,在旁邊偶然間挖到吳承恩及其妻妾共三人棺材,當時并不知道是吳承恩的棺木。 結果棺木被生產大隊沒收轉賣給馬甸中學,準備改做學校門窗。 做門窗的木匠姓吳,當他改做到棺材橫檔板時,發(fā)現(xiàn)板上有『荊府紀善射陽吳公靈柩』等十個字,這時現(xiàn)場有人開玩笑說:『吳師傅, 這具棺材的主人說不準還是你吳家的老祖宗呢! 』吳師傅心里一動,就將用剩的半截前檔板有字的那部分拿回家藏了起來?!杭o善』為明王府的屬官,正八品,為明代的獨設官職。 一九八一年, 淮安縣政府派員調查吳承恩墓地。 調查人員找到馬甸中學,老師們證實確有其事,但棺材已被改制為門窗。 正當線索似乎要中斷時,旁邊一個姓吳的木匠插上了嘴,原來他就是用這塊棺材改制門窗的當事人。 吳木匠找來那半截檔板,果然有『荊府紀善』四個字。
前幾年,以扮演孫悟空演猴戲著稱的藝人六小齡童章金萊,將其家族珍藏的大量紀念品捐獻給吳承恩故居,地方政府又專為其在故居一側建了『猴王世家紀念館』。 據(jù)說,六小齡童的父親六齡童曾告誡其子: 我們家族演猴戲吃飯,都是托吳老先生所賜,子孫后代切不可忘記吳老先生之恩澤。
圖為吳承恩書房『射陽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