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永軍,張麗梅,許山明,張建成,周漢鵬,趙簽
(1.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2.新疆克拉瑪依市三達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3.西部鉆探準東鉆井公司,新疆阜康 831511)①
近年來,國內各大油田相繼購置了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及其附屬設備,用于油氣井的帶壓修井、測試作業(yè)。施工時,注入頭與井口防噴器的對接安裝和起、下連續(xù)油管主要依靠吊車懸掛注入頭來完成,如圖1所示。這種作業(yè)方式在作業(yè)周期較短、井深較淺的修井、測試中被普遍采用,主要用于井深在4000m 以內、壓力為15~40MPa的油氣井[1]。在實踐中發(fā)現,用吊車懸掛注入頭的做法雖然具有機動性強、安裝簡便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可靠性低、穩(wěn)定性差等缺點。例如,曾經發(fā)生過由于油管內注液(或注氮)壓力的大幅波動、風載劇烈變化及其他因素綜合作用導致注入頭晃動,使連續(xù)油管折斷的事故。究其原因,是吊車與注入頭之間為軟連接,缺乏穩(wěn)定可靠的支承所致。目前,我國陸上油田還沒有研制和使用專門用于支撐、連接、固定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注入頭的裝備。
塔里木油田大北、克深2個區(qū)塊的油氣井不僅超深(平均井深6200~6500m,最深達7406m),而且超高壓(平均壓力95MPa,最高達140 MPa),與前面提到的油氣井相比,油管內注液(或注氮)產生的壓力更高,井內管柱重力更大,提下油管的作業(yè)時間更長,因此對施工時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可靠性要求更嚴。為了采用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對這2個區(qū)塊進行修井、測試作業(yè),并保障注入頭與井口防噴器的對接安裝以及連續(xù)油管起、下等作業(yè)的安全,研制了用于支撐、連接、固定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注入頭的塔式支架[2](以下簡稱支架)。本文主要進行受力分析和強度校核。
圖1 吊車懸掛連續(xù)油管注入頭作業(yè)現場
支架整體結構為單邊開口的π型框架(頂層平臺除外),采用積木搭接方式安裝,如圖2所示。部件以焊接結構件為主,采用模塊化、標準化設計?;螀^(qū)域6000mm×3800mm,框架內工作區(qū)域3550mm×2500mm。
圖2 連續(xù)油管注入頭支架結構
沿地面垂直向上、由低到高的安裝順序依次為基座、間隔架、頂層平臺、滑車?;鳛檎麄€支架的底座安放于井口地面,用于安放和固定整個塔式支架并保持穩(wěn)定,通過4根導向柱與第1層間隔架定位、對接,用4只銷軸聯接、固定;自第1層間隔架起至頂層平臺,彼此之間均通過4根導向柱定位、對接,用6只U 型螺栓聯接、固定;滑車依靠自重坐落于頂層平臺,其上部的注入頭底座最終與連續(xù)油管注入頭定位、對接,用繃繩與頂層平臺聯接、固定。間隔架有4種高度規(guī)格,共8件,可通過調整、變更其數量、規(guī)格,使支架形成3.83~13.73 m 范圍內的不同高度組合。間隔架、頂層平臺都安裝有垂直爬梯和帶活門的護欄平臺,不僅可供施工人員在支架內部上下,也方便其實施水平作業(yè)和休息。注入頭底座可上、下移動300 mm,前后、左右移動500 mm,在水平工作面內360°旋轉。必要時,可在支架四角打繃繩與地錨連接。
在連續(xù)油管下入和提起時,支架主要承受重力、垂直壓力、滾筒對連續(xù)油管拉力、背面橫風等載荷的作用,如圖3。支架頂部及頂層平臺受力狀況最為惡劣。
圖3 支架總體受力分析
圖中:G0為頂層平臺與間隔架重力,最大值117.7kN;G1為滑車重力,20850N;G2為注入頭重力,最大值34470N;F1為垂直壓力,最大值360 kN,集中作用在支架頂部、與注入頭上提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向下);F2為滾筒對連續(xù)油管的拉力,最大值5000N,作用于鵝頸并與水平方向夾角成θ(簡稱鵝頸角),其水平分力Fx=F2cosθ,最大值4330N,垂直分力Fz=F2sinθ,最大值3536N;M為拉力F2對A 點彎矩,M1=FxL1+FzL2,最大值155761N·m;L1為Fx對A 點力臂,m;L2為Fz對A 點力臂,m;F3為第1風向(對支架結構最不利且與鵝頸反方向)風載,最大值23054N,取12級風力時的穩(wěn)定靜力風壓值W0=0.8kN/m2,該力視為沿水平方向集中作用于支架頂部;F為支架沿水平方向(x 向)所受合力,N;Pz為支架沿垂直方向(z向)所受合力,N;A為支架頂部水平力與垂直力正交點;B為力F2作用于鵝頸的點;鵝頸角θ為變量,變化范圍:30°~45°,表1列出了4組F2的分量隨θ變化的數值。
表1 滾筒通過連續(xù)油管對支架的作用力
構成支架主體的基座、間隔架、頂層平臺彼此間為剛性連接,等效于一體受壓桿件。F 使支架沿水平方向(x 向)發(fā)生彎曲(位移),可能導致傾覆。Pz使支架整體和頂層平臺沿垂直方向(z向)發(fā)生彎曲(位移),可能導致失穩(wěn)。支架受力最惡劣的工況有2種:①Pz達到最大值,其載荷數值列在表2;②F達到最大值,其載荷數值列在表3。根據需要,用幾何法解算支架z向穩(wěn)定性數據,用有限元法解算頂層平臺結構強度和支架沿x 向彎曲等數據[3]。
表2 支架在垂直方向的最大合力 N
表3 支架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合力 N
將支架簡化為下端固定上端自由的壓桿,如圖4。材料為Q235鋼,Pz最大值419kN,穩(wěn)定安全系數[4]nst=3。
圖4 支架受壓力學模型
2.2.1 柔度計算[5]
式中:λ為柔度;μ為長度系數,μ=2;L為桿的等效長度,L=13730 mm;I為慣性矩,cm4;A為截面積,A=3850×2750=1.059×107mm。
2.2.2 臨界載荷計算[5]
Q235鋼最大柔度λp=102,最小柔度λ3=61.6。而λ<λ3,可知支架整體是短粗桿,所以其臨界應力σα=a(壓縮屈服應力)=304 MPa。
式中:Pα為臨界載荷,kN。
可見,支架z向是穩(wěn)定和安全的。
支架的三維實體模型如圖5。將頂層平臺、間隔架各桿件的自然焊點作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節(jié)點,共有67個?;⒒噷χЪ艿膭偠扔绊戄^小,簡化時忽略[5]。支架屬于空間框架結構,所有單元通過節(jié)點可靠連接,受力作用于各個節(jié)點。簡化模型如圖6。簡化后的支架在強度上為一體結構。將簡化模型進行網格劃分,離散為3630個單元后,建立了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如圖7。
圖5 支架三維模型
圖6 支架簡化模型
圖7 支架有限元模型
桁架結構單元類型定義為beam189[6],Q235鋼的力學性能參數如表4。頂層平臺的主梁為結構用冷彎矩形空心型鋼,截面尺寸:長w1=0.3m,寬w2=0.2m,壁厚t1=t2=t3=t4=0.008m。斜撐均為結構用冷彎矩形空心型鋼,截面尺寸:長w1=0.09 m,寬w2=0.05m,壁厚t1=t2=t3=t4=0.005m。
表4 Q235鋼的力學性能參數
支架的實際約束邊界條件是底座與地面為全約束;第1層間隔架與基座用4只銷軸固定;間隔架、頂層平臺彼此之間由柱銷定位,6只U 形螺栓(每邊有2只)固定,U 形螺栓與立柱中心的距離為220 mm??蓪⒅Ъ苡邢拊P偷撞颗c底座相連接的4個節(jié)點進行位移全約束,基座、間隔架、頂層平臺之間作剛性連接處理[7]。
1)Pz達到最大值時,頂層平臺計算結果如圖8。由圖8a知:矩形鋼承受的最大應力為98 MPa,低于鋼材的屈服強度σs=235 MPa。由圖8b知:沿z向最大位移為5.16mm,小于允許位移[δ]=10.4 mm。因此,頂層平臺結構強度滿足要求。
圖8 頂層平臺計算結果
2)F 達到最大值時[8],支架沿x 向最大位移(撓度)約為17.8mm,小于允許位移[δ]=45mm。從支架頂部往基座位方向的位移量逐漸減小,其位移云圖如圖9。與支架的高度13730 mm 相比,17.8mm的位移量較小,支架剛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圖9 支架x 向位移云圖
在其他條件不變、風載變?yōu)樗锬镜貐^(qū)基本風速時,分析隨鵝頸角θ改變的Fx=F2cosθ對支架變形(主要指x 方向位移)的影響,為實際作業(yè)優(yōu)選鵝頸角提供指導。表5為塔里木地區(qū)基本風速數據[8](1971—2000年資料統(tǒng)計)。
圖10分別為θ=30°、35°、40°、45°時支架在x 方向上的位移云圖。經計算,在塔里木地區(qū)基本風速下,隨著鵝頸角θ從30°逐漸變大至45°,支架在x 向的最大位移值不斷減小,分別為6.42、6.31、6.18、6.05mm,變化幅度不明顯,也都遠小于12級風力時的最大位移(17.8mm)和允許位移[δ]。
表5 塔里木地區(qū)基本風速數據
圖10 基本風速下不同鵝頸角時支架x 向位移云圖
1)本文介紹的塔式支架是用于支撐、連接、固定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注入頭。支架整體結構采用獨特的單邊開口π型框架,安裝形式采用積木搭接方式,簡便快捷。既可將各部件吊運至井口上方后逐層安裝,也可從水平方向將組裝好的支架整體拖拽至井口。塔式支架能從根本上解決了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修井、測試時存在的安全問題,同時將吊車解放出來去從事其他工作,降低了成本。
2)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支架的強度和剛度能滿足塔里木油田大北、克深區(qū)塊油氣井在最惡劣工況下的帶壓修井、測試作業(yè)要求。
3)在塔里木地區(qū)基本風速下,鵝頸角在范圍內變化,對支架的變形影響可以忽略。
4)存在的問題:沒有設計、安裝逃生通道和安全帶專用掛鉤,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主要部件尺寸超寬,拆裝、搬運比較慢,工作效率較低。
5)為了能從事更多、更為復雜的油田作業(yè),應在支架的人機界面(安全舒適性、友好性、易操作性)、小型化(結構優(yōu)化、模塊化)、智能化(壓力傳感、視頻監(jiān)控、數據收集與處理、遠程控制)、多功能化(完井、應急搶險)等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1]魏忠.滴西1701井連續(xù)油管沖砂的認識[J].油氣井測試,2012(1):65-66.
[2]張策.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3]袁東錦.計算方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成大先,王德夫,姬奎生,等.機械設計手冊[K].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5]劉鴻文.材料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曾攀.有限元分析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7]金嘉琦,朱思顥.車載式不壓井修井機井架應力及動力特性分析[J].石油礦場機械,2012,41(4):61-64.
[8]田莉,奚曉霞.近50年西北地區(qū)風速的氣候變化特征[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2):4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