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雯 葉蘭蘭
人性化服務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楊日雯1葉蘭蘭2
目的通過對呼吸內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觀察應用人性化服務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心理改善情況。方法將200例呼吸內科住院的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特別護理組各100例,其中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一般護理,而特別護理組采用人性化護理,經(jīng)過護理后分別觀察兩組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心理變化。結果經(jīng)過護理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心理指標上均有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有助于患者機體的恢復,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同時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也有明顯的改善。
人性化服務;護理工作;呼吸內科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越來越多的普及到醫(yī)療服務中,所謂人性化服務就是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為主,一切從人的切身感受出發(fā),服務者不斷的改變服務模式以滿足被服務者的多種需求[1]。而人性化的護理則體現(xiàn)著整個醫(yī)療體系對于患者的人文關懷,人性化的護理理念就是一切以患者為根本,為患者營造出良好的就醫(yī)環(huán)境、治療環(huán)境,以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作為服務的最終目的。由于醫(yī)學領域的飛速發(fā)展,患者對于就醫(yī)的選擇也隨之增加,是否擁有人性化的服務已成為醫(yī)療體系競爭的指標之一[2],近年來醫(yī)學心理學的興起,對于患者的心理需求研究也逐漸成為熱點,良好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醫(yī)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本文選取我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200例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人性化護理,旨在分析和探討不同的護理模式對于患者的恢復以及對于醫(yī)療服務滿意程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09例,年齡37~64歲,女91例,年齡40~66歲。200例患者均為慢性支氣管炎住院患者,且患者的嚴重程度均為中度。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特別護理組各100例,其中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一般護理,而特別護理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上比較,P>0.05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特別護理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標準,具體方法如下: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yī)治療環(huán)境,做到患者病房干凈、整潔、安靜,病房內患者人數(shù)在2人及以下、病房內布局接近患者的居住環(huán)境,為患者提供最簡潔的就醫(yī)通道。護理人員要做到說話和藹、語氣柔和、注重著裝儀表及言行舉止、定期詢問患者的病情,并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使其感受到親切感。醫(yī)護人員要做到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為患者普及醫(yī)療常識,使患者走出疾病誤區(qū)。醫(yī)護人員定期培訓人性化護理的基本知識,并進行模擬和測評。
1.3 療效標準對于護理服務滿意程度以滿意、較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四項作為評判標準。癥狀自評量表SCL-90采用五級評分標準,檢測范圍包括情感、飲食、睡眠、身體狀況等各方面指標,共90項10個因子或分量表。根據(jù)各項指標計算總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樣本用表示,應用配對設計及獨立樣本的t檢驗。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心理指標均有差別,其中特別護理組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滿意程度的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的SCL-90得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SCL-90得分對比[(±s),分]
組別 軀體化 強迫癥 人際關系 抑郁 焦慮 敵對 恐懼 偏執(zhí) 精神病性常規(guī)組 22.0±1.0 27.0±3.5 19.0±2.5 33.0±1.520.0±2.5 13.0±0.5 18.0±0.5 8.0±1.5 19.0±2.0特別組 18.0±2.0 20.0±2.5 16.0±0.5 28.0±1.515.0±2.0 11.0±1.5 14.0±2.0 5.0±0.5 16.0±1.5
伴隨醫(yī)學領域的競爭與發(fā)展以及人文關懷理念的普及,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理念已成為當代護理工作者的必修課[3]。護理工作開展的是否得當也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患者的機體恢復情況以及患者對于醫(yī)療機構的認可程度。開放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以患者為根本,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讓患者以最佳的狀態(tài)接受治療,恢復健康。針對具體的人文關懷護理理念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醫(yī)務工作者要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要以患者為中心,一切以患者的利益為根本,醫(yī)務工作者要定期接受關于人文關懷的知識講座,并舉行模擬演練,同時定期對醫(yī)務工作者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和測評,醫(yī)護人員同患者之間的溝通要做到零距離,探知患者最切身的需求,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處于比較理想和放松的狀態(tài)。第二,要營造接近患者生活環(huán)境的病房,病房內要嚴格控制患者人數(shù),特別是對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交叉感染的幾率較大,因此要做到病房內人少為宜。保證病房內的干爽、整潔、空氣流通。第三,醫(yī)護人員要進行必要的醫(yī)學心理學培訓,有文獻表明[4],良好的心理疏導有助于慢性疾病的恢復,同時相應的心理學知識可改變患者思維力的固有觀念。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測評,發(fā)現(xiàn)患者在哪些方面的需要難以得到滿足,可根據(jù)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務,并做出相應的改進。綜上,人性化護理對于醫(yī)護服務的滿意程度及心理的焦慮癥狀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因此,大力開展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理念,對于推動醫(yī)學的發(fā)展,改善患者的心理焦慮狀態(tài),患者機體健康的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1] 陳學群.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措施和效果[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12):2093.
[2] 施衛(wèi)星.人文精神:整體護理發(fā)展的內在動力[J].中華護理雜志,2000(7).
[3] 王靜.創(chuàng)新醫(yī)院文化建設,推進醫(yī)院持續(xù)發(fā)展[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9,38(6):133-135.
[4] 何喬宏,方林彬,朱朝花,等.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對門診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影響[J].現(xiàn)代護理,2007,13(07):2057.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Work of Breathing in the Value
Yang Riwen Ye Lanlan
ObjectiveTo provide the humanized service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patients,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improve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the psychological.Methods200 cases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the special care group of each 100 cases, including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general nursing, special nursing group with humanistic nursing, satisfaction, after nursing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ervices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ResultsAfter nursing,psychological index satisfaction degre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nursing servic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humanized nursing service to help with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is improved obviously.
Humanized service; Care work; Respiratory physician
R473.5
A
1673-5846(2013)04-0147-02
1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呼吸內科,廣東廣州 510655
2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員村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廣東廣州 5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