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為詩人的楊騷及其他

2013-06-05 09:48:28□安
福建文學 2013年1期
關鍵詞:白薇魯迅詩人

□安 琪

散文空間

作為詩人的楊騷及其他

□安 琪

近半個月來,一本《楊騷的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一直跟隨著我,無論臨睡前還是公交車上。我之所以閱讀楊騷,很大一部分因為他是我們漳州提供給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足以自豪的三大家之一——另兩位是林語堂和許地山,而其中又只有楊騷以詩人身份名世,他和冰心、林徽因兩個美麗女性一起,構成了百年福建新詩的源頭。

楊騷,本名楊維銓,1900年1月19日出生于福建漳州,這一年出生的還有女作家冰心,當時她叫謝婉瑩。有時我會想,如果楊騷像冰心一樣活到1999年,他的聲名和影響力又會是怎樣一種狀態(tài)?但事實卻是,1957年楊騷就病逝于廣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任上。當我拿楊騷的名字詢問我所認識的張德明、趙思運、羅小鳳等教授、博士時,他們都說知道楊騷這個名字,但具體作品不是很了解,對他是漳州人更是不甚清楚,這構成了我寫本篇文章的第二個原因。同為詩人,我覺得我有責任讓我的朋友們知道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楊騷是我們漳州人。我憶起2008年9月我到河南滎陽開會獲悉李商隱和劉禹錫是滎陽人時內(nèi)心的驚訝,那一瞬間我對滎陽多了幾分敬意,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時光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城市風格和經(jīng)濟結(jié)構使之或繁華或破敗、或興盛或衰竭,唯一無法改變的是一個地方的人文品質(zhì)給它帶來的長久光芒。漳州地處偏遠且建制較晚(唐武則天年間由開漳圣王陳元光建制),相比于中原屬開化較晚,文化資源因此也比較稀缺,楊騷諸位之于漳州因此更顯珍貴和意義重大。

楊騷在大學中文系的必修教材《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簡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唐弢主編)第371頁上被表述如下:中國詩歌會是“左聯(lián)”領導的一個群眾性詩歌團體,發(fā)起人有穆木天、楊騷、任鈞(森堡)、蒲風等。該書的第374頁又以較為詳盡的篇幅寫到了楊騷的作品及其藝術風格。毫無疑問,楊騷已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這一個”。

和現(xiàn)代文學史上大多數(shù)作家一樣,楊騷也有一個可以接受教育的童年,他在不滿周歲時過繼給一個比較富裕的堂叔做養(yǎng)子,養(yǎng)父是個讀書人,愛好讀書,有名士之風,楊騷從小就受到影響,喜歡游覽山水,尋訪古跡,對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民間傳說也很有興趣。小學畢業(yè)后,楊騷進入福建第二師范預科,后轉(zhuǎn)入福建省立第八中學。1918年中學畢業(yè)后,楊騷赴日本東京留學,最初的志向是學海軍,預備學成歸國,率領艦隊打擊侵略者,但進不去日本的海軍學校。他便改學礦業(yè),想“開礦救國”,可是準備了兩年,仍然考不上理想的學校,身體不好加上經(jīng)濟拮據(jù),使他十分憂郁。1921年,楊騷考入了公費的東京高等師范,開始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受到新思潮的啟發(fā),習作詩歌,寄給上?!睹駠請蟆犯笨队X悟》后得到發(fā)表,從此走上文學之路。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存方式和成長模式,楊騷的生命脈絡也是那個時代許多文學中人的生命脈絡,他們童年求學于鄉(xiāng)里,青年出外留學(主要有兩條取向:日本或歐美),留學期間確定一生抱負,這抱負大抵與救國圖存有關。學界定位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的這一段歷史為中國現(xiàn)代史,短短30年間中國經(jīng)歷了清朝滅亡、抗日戰(zhàn)爭、國內(nèi)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使中國現(xiàn)代史呈現(xiàn)出“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語)的詭秘而激蕩景象,猶如春秋和三國,時代的動亂和巨變是產(chǎn)生英雄和人杰的極大推助力,現(xiàn)代文學史上群星璀璨的局面于此有其來歷。早期的楊騷,創(chuàng)作基調(diào)為苦悶、感傷、幻滅和虛無,這似乎已是知識青年起步的必須:青春的迷惘、短暫,人生的心酸、茫無頭緒,使楊騷幻想在“脂粉與肉塊,醉蝦,酒精”中逃避、消磨時日,但內(nèi)心的理想畢竟未曾徹底熄滅,經(jīng)過新加坡謀生的鍛煉,1927年秋末,楊騷回國,在上海亭子間過起了寫作生活。1930年3月2日,以魯迅為旗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在上海成立,魯迅在會上發(fā)表題為《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的演說,強調(diào)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的社會斗爭。此時的楊騷對詩的社會職能已有全新的認識,他在《感情的泛濫——〈在故鄉(xiāng)〉讀后感及其他》一文中提出,在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加劇的情勢下,“已經(jīng)不許一切的詩人再躲在象牙塔里喝夢幻墨水了”,左聯(lián)的成立讓楊騷找到了方向,他積極響應并和左聯(lián)詩歌組的穆木天、森堡(任均)、蒲風、白曙、杜談等發(fā)起成立中國詩歌會,在中國詩歌會機關刊物《新詩歌》中,明確了“研究詩歌理論,制作詩歌作品,介紹和努力于詩歌的大眾化”的目標,正是在這一目標的引領下,楊騷寫出了長篇敘事詩《鄉(xiāng)曲》和《福建三唱》等堪稱這一時期經(jīng)典的代表作。

《鄉(xiāng)曲》是楊騷1934年創(chuàng)作,1936年修改完成的長篇敘事詩,可以說是他全部詩作中最優(yōu)秀的詩篇?!多l(xiāng)曲》寫的是在災荒、捐稅、兵匪、地主富豪壓迫剝削下走投無路的農(nóng)民,起來開倉分糧的反抗斗爭的故事。長詩的主人公是農(nóng)婦阿梅和她的丈夫老三。深夜里,阿梅給在城里工作的哥哥寫信,希望能和丈夫一起到城里找一條活路,但是,當忠厚剛毅的革命領頭人阿福被官兵捉去打死后,激起了正直豪爽的老三滿腔仇恨,他東奔西走,揭露地主富豪勾結(jié)官兵壓迫詐騙農(nóng)民的罪惡,號召大家起來斗爭,全村騷動,舉著鋤頭、鐵鍬,沖到鎮(zhèn)上,砸開地主富豪的谷倉分糧。狡猾的地主陳爺暗中喚來保安隊,拼搏中,老三和農(nóng)友們犧牲了。善良的阿梅經(jīng)過這場斗爭,覺悟大大提高,最后她寫信給哥哥,希望哥哥回來同她一道“打碎這烏黑的天地”!《鄉(xiāng)曲》表現(xiàn)出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農(nóng)村階級矛盾斗爭的狀況,暗示人們,農(nóng)民群眾一旦覺悟,就一定會把斗爭進行到底。詩篇以雄偉的氣勢,積極的主題,給斗爭中的人們以極大的啟示和鼓舞,實現(xiàn)了楊騷自己所追求的“前進的作家,是革命的特殊群眾,他們的力量在乎借文字影響一般群眾”的宏愿。(本段引自王惠廷文)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新詩現(xiàn)場,先后活躍著新月派和現(xiàn)代派等主張超功利、自我表現(xiàn)、貴族化的“純詩”立場的詩歌流派,講究的是詩歌“本質(zhì)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戴望舒等,當歷史的車輪駛到今天,我們在各類詩歌選本中驚訝地發(fā)現(xiàn),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都已當之無愧地位列經(jīng)典,而中國詩歌會的成員作品卻鮮見收入各類選本,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時代的錯位判斷和歷史的不公待遇。和平年代固然不需要號角式的詩作但那詩作在當時當?shù)厮鸬降墓呐c呼作用,似乎也不可因為時代由戰(zhàn)爭轉(zhuǎn)至和平而遭到埋沒,畢竟在戰(zhàn)爭轉(zhuǎn)至和平的過程中那些詩作曾起到了“匕首與投槍”的作用,它們,理應受到加倍的尊重,這里面,當有楊騷的《福建三唱》。

《福建三唱》是一曲思鄉(xiāng)的歌,在第一唱中,詩人擬設一個交談方“朋友”來詢問故鄉(xiāng)的風物、人情,再以飽含深情的筆觸一一道出故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致和豐富資源。

《福建三唱》是一曲悲傷的歌,在第二唱中,詩人細數(shù)故鄉(xiāng)遭遇到的帝國主義侵略而改變的容顏,詩人無奈,焦慮,憤懣,美麗的故鄉(xiāng)被摧殘,美麗只留在“夢想中的夢想中央”。

《福建三唱》是一曲愛國的歌,在第三唱中,詩人號召“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不能再忍氣吞聲任憑敵人欺凌,而應該“點燃武夷山上的森林”“鼓起廈門灣中的怒潮”,和漢奸,和帝國主義血戰(zhàn)到底!

這首創(chuàng)作于1936年5月7日晚上,發(fā)表于1936年6月10日上海《光明》第一卷第一號的《福建三唱》,距離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還有一年,詩人就已敏感地預見到了帝國主義的鐵蹄即將踏上中國大地,詩人置身海防前線的福建,感受到戰(zhàn)爭日益臨近的氣氛一觸即發(fā),他率先喊出的“淹沒遠東的帝國主義!”不啻為時代的先聲,詩人在《關于文藝創(chuàng)作不振的感想》中說:“新興文藝的作用,要把新興階級的思想,意志,感情傳達給大眾;換句話說,是新興階級為著要完成它本身的歷史任務的一種攻擊敵人的武器?!睏铗}信奉“唯一有效的武器就是筆”并且也行之有效地踐行著。

《福建三唱》押“ang”韻,語調(diào)鏗鏘,適合朗誦,全詩用形象的比喻呈現(xiàn)了福建山川大地的物產(chǎn)、地理、風貌,眉目清晰蘊含的空間卻又極大,是藝術性和思想性完美結(jié)合的經(jīng)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全詩不止把筆觸停留于福建,還涉及了奉天,吉林,熱河,黑龍江等被遠東帝國主義率先侵占的東北大地,詩歌所蘊含的現(xiàn)實主義意義在當時引發(fā)的愛國熱潮,在今天依然有它不可抹殺的歷史價值。

楊騷的一生,有一個人是避不過去的,她就是湖南籍女作家白薇。關于白薇,我們可以借用三個人物來描述她,第一個是魯迅,他見到白薇的開場白是:“都說你長得像仙女……”;第二個是毛澤東,當年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時召見的進步作家里就有白薇,毛澤東對白薇說:“我常記起你,你和丁玲是我們湖南的女作家?!保坏谌齻€是張愛玲,張愛玲用這句話來抬稱她的好友蘇青:“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并論,我是甘心……”白薇,原名黃彰,黃鸝,別名黃素如,1894年2月生于湖南資興。23歲那年由長沙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為逃婚而只身出走日本,考入東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正是在東京她與楊騷相遇相知,開始了長達20年恩恩怨怨的情感糾葛。

從可見的文字資料來看,比白薇小6歲的楊騷在這場曲折恩怨的愛情故事中歷經(jīng)了角色的不斷置換,無論如何應該說他們的相愛是真摯的,有情書集《昨夜》的出版為證。《昨夜》由楊騷主編,1933年上海南強書局出版,約20萬字。入選白薇93封信,起自1924年7月日本輕井澤,結(jié)束于1932年5月10日上海;楊騷的信入選86封,從1924年7 月25日東京到1932年4月15日漳州。那個年代沒有網(wǎng)絡,電話想來也很稀罕,于是留下了大量作家、情人書信集,典型如魯迅、許廣平的《兩地書》,徐志摩的《愛眉小札》等等,都是今天的人嘆為觀止的。楊騷和白薇的愛情說起來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作家一樣,折磨、變異、復合、分離,不一而足。關于愛情,一直到今天還往往是“受傷的總是女人”,這也是女性的宿命和悲哀。世事洞察如張愛玲尚且躲不過情愛一劫,我們又能指望楊白之愛能有怎樣好的結(jié)果?

1995年,8集電視連續(xù)劇《巾幗英雄白薇》在央視播出時我曾看了幾集,內(nèi)容如下:巾幗英雄白薇從封建家庭出走日本,創(chuàng)作了驚動日本華人界的劇作,回國后投身北伐,繼而參加以魯迅為首的“左聯(lián)”,創(chuàng)作了大量革命文藝作品,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重視和贊賞。劇中楊維一角說的就是楊騷,劇中的楊騷形象有正有負,我記得有一次漳州作家聚會,大家聊起這個話題,楊騷之子楊西北遺憾地說,父親有點被歪曲了。但也未見楊西北起訴電視劇方。如今想來,楊西北很具坦蕩胸襟和寬廣視野,知道父親既已是文學史上的“這一個”,便也是公眾人物了,既是公眾人物,自然人人皆可說人人皆可道。由此我想到電影《梅蘭芳》的拍攝,據(jù)說一切都按照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滿意為止,于是,真正和梅蘭芳結(jié)過婚的孟小冬在電影中似乎和梅蘭芳純潔得連同居都沒有。更有電影《孔子》拍攝期間,其第幾十代子孫動輒撰文抗議劇組這不對那不對,我真想問一句,如果你們孔家把孔子當成私人財產(chǎn),那就把孔子請回去,我們以后都不說孔子了怎么樣?在我看來,孔子既然被奉為中國儒家文化的源頭,那就不僅是你們孔家的祖先了,他也是我們中國人文化上的祖先。

說起來現(xiàn)代文學史上哪一個男性作家不傷害幾個女人呢?魯迅一輩子不動朱安我覺得就很殘酷。是為題外。

說到魯迅,就繼續(xù)說魯迅和楊騷的故事。如前所述,白薇是魯迅器重并提攜過的女作家,和白薇在上海一起生活的楊騷自然也是。魯迅日記中有69處提到楊騷,第一次記錄如下:“二十五日雨,下午晴。壽山來。林和清及楊君來?!比沼浿械摹皸罹?,在《魯迅日記》的“人名索引”中指明這是楊騷。那是1928年1月25日的事,時楊騷第一次跟隨同鄉(xiāng)好友林和清登門拜訪魯迅。林和清是林語堂的三哥,和魯迅認識較早,楊騷于是有了這個機會。

這次見面成為楊騷和魯迅交往的良好開端,此后不久,楊騷成為當時魯迅主編的《語絲》和《奔流》兩本雜志的主要撰稿人,還出現(xiàn)了同一期有兩篇署名作品發(fā)表的情況,《奔流》一共出了15期,楊騷在上頭發(fā)表的著譯有15首詩,3個劇本,1篇小說。楊騷迅速步入上海文壇,日漸為人們所矚目,魯迅的提攜起了極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知道白薇和楊騷的伴侶關系,魯迅在編發(fā)他們的稿件時很是用心,他對許廣平說:“我編排他們的稿件,不是楊騷在前,白薇在后,就是白薇在前,楊騷在后?!濒斞笇η嗄曜髡叩捏w貼和關懷實在令人感佩。知道白薇生病無錢治療,魯迅還給楊騷錢讓楊騷十分感動,幾十年后,楊騷在同侄兒談到魯迅時念念不忘這事,楊騷的劇本《蚊市》也是魯迅給起的名字。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是一個群雄并存的年代,作為其中的一名優(yōu)秀者,楊騷不可避免地與一大批同樣赫赫有名的文學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閱讀楊騷,我們很自然地遭遇到魯迅,遭遇到陳嘉庚,遭遇到林語堂,遭遇到郁達夫,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所謂風云際會,大抵說的就是這樣吧。

應該說說楊西北,楊騷的第二個兒子,現(xiàn)漳州市作協(xié)主席,散文家。1956年5月2日,楊騷在日記中寫道:“北已差不多五歲,對于死亡不知何物,前曾問我是不是想死。對是。又說現(xiàn)在是不是死著,漫應之?!贝颂幍谋奔礊闂钗鞅?,楊騷的次子。

1957年1月15日,詩人楊騷因病醫(yī)治無效,溘然長逝。時年楊西北年僅5歲。一個57歲的父親在5歲的兒子心中能留下什么?當楊西北漸漸長大,他必須面對父親離去所設置的巨大空白。一個名字成為文學史一部分的父親,距離他的兒子有多遠。楊西北必須以自己漫漫的尋找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時常想,詩人楊騷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時一定以溫情有力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的兒子們,他相信,在這三個年幼無知的兒子中,必有人來承擔自己血液中激情、進取、鍥而不舍的潛質(zhì)。

多年以后,楊西北經(jīng)歷了上山下鄉(xiāng)、推薦上大學、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等種種生活,他始終堅持的是對父親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編、研討,及至最終的人生傳記的完成。我感嘆于這一份完整地銜接起隔斷了近半個世紀的父子之愛,為我們復活了一個生動感人的詩人楊騷愛國、愛情、敬業(yè)的歷程。不可否認,也正因為楊騷的過早離去,楊西北在書寫父親時的感情才能如此沉靜、筆觸才能如此客觀,他似乎不是在寫自己的父親,而是在如實還原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楊騷。

但當一個孩子只能從圖書館,從父親的親朋故友的口中筆中查閱、了解自己的父親時,該是多么令人傷感。相比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同一批作家,57歲的楊騷無疑是太早就告別他所熱愛的人間。楊騷具有典型的詩人氣質(zhì),又兼具多方面的才能,除了詩歌創(chuàng)作,他還翻譯、寫政論,充滿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戰(zhàn)斗精神。新中國成立后,他本應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從事他畢生追求的文學事業(yè)。但疾病奪去了兒子們的父親,更奪去了一個詩人投身火熱新生活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楊騷的不幸,不能不說是漳州的不幸,也不能不說是新中國文學的不幸。

責任編輯 賈秀莉

猜你喜歡
白薇魯迅詩人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人在朝堂,心不由己
桃之夭夭A(2020年12期)2020-01-25 11:18:15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糾纏一世的情劫
中外文摘(2018年18期)2018-09-21 06:10:34
詩人貓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大半生
小說月刊(2016年8期)2016-07-27 23:33:24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张掖市| 密云县| 察哈| 白山市| 西盟| 荆门市| 定南县| 花莲县| 万山特区| 德令哈市| 南丹县| 宜川县| 茶陵县| 牟定县| 宜兴市| 东台市| 鹤壁市| 凯里市| 理塘县| 淮阳县| 安达市| 张家口市| 正镶白旗| 和龙市| 海原县| 天门市| 开鲁县| 阿克陶县| 开封县| 英吉沙县| 自贡市| 廊坊市| 龙门县| 长白| 无锡市| 三门峡市| 麦盖提县| 且末县| 黄平县| 武汉市|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