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窮世代窮”言論你怎么看
高考臨近,一些農(nóng)村孩子卻說:“上四年大學,最后工作還是不好找。”“人民日報”評論:“社會階層固化趨勢加劇,貧窮將會代際傳遞,一代窮世代窮。”此文引媒體熱議:農(nóng)家子弟能“鯉魚躍龍門”嗎?“窮二代”還有希望嗎?你怎么看?
@巧子:起跑線不一樣不能說明終點不一樣,只要我們自己努力,肯定會改變。
@小刀: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代。還是要相信自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自己的命運永遠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冰珊:事在人為,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以后的事誰都無法準確地預測,每個人追求的多少有些不同,是精神的貧窮,還是財富的貧窮,是精神的富裕,還是財富的富裕,就因人而異了。所以,瀟灑地做自己想做的那個自己最好。
@現(xiàn)實的枷鎖:從前段時間的一個高考制度調(diào)整就很明顯,外省戶籍不能在京參考,但美國戶籍可以;中國人不能在京城考取功名,外籍卻可以。所以還是算了吧,所謂的中國夢也只是個夢而已。
@司琳:物競天擇,有些敢拼搏的窮二代長大后比富二代成功;坐吃山空,富二代如果不能適應在社會轉(zhuǎn)型的情況下只能淪為劣者。無論富二代還是窮二代,思想上的進步才是最主要的。
@楊銳:那些富豪們還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他們之前也是窮出身的,小富由儉,大富由天!
@胡佳:突然想到新近提出的“中國夢”是有時代意義的。我也相信鯉魚躍龍門之說,只要敢想,并付諸實際行動,一切皆有可能。
@簡簡單單:不高考,怎能拼得過富二代?不管拼不拼得過,都要去拼……
埃及千年神廟現(xiàn)漢字“到此一游”,父母道歉
2013年5月24日晚上11點多,網(wǎng)友“空游無依”發(fā)微博,稱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旅游時,在浮雕上看到了中文“丁錦昊到此一游”幾個字。此事在微博上引發(fā)熱議。5月25日,這個孩子及其父母主動致電報紙,稱:“我們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國關注此事的人們道歉!”同時,孩子的父母還表示,孩子也意識到了錯誤,懇請大家給個機會。對此,你怎么看?
@樂樂狗:悲哀的“到此一游”,悲哀的中國人,“到此一游”仿若中國印一樣,遍及大江南北,這次倒好,直接出國了,讓人汗顏。
@逗逗:“到此一游”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中國人的不文明比比皆是,這次盧克索神廟事件,是對我們不文明行為的一種警醒,一種鞭笞,值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牢記。
@果兒而:未成年人因一時疏忽,犯錯在所難免,應該給其一個改正的機會,重要的不是批判,而是以此為戒。
@花兒朵朵:最美的“到此一游”應該刻在心里,而不是刻在文物上。
@大馬a想:給一個機會是一定的!不論小孩還是大人都以此為戒吧!在說別人的同時,更應想想自己是否做得足夠漂亮!
@嘛嘛爾:批評不能解決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認識問題的本質(zhì),這里既有社會的問題,也有家長的問題,更有學校的問題,教育重點不是教,而是育,只要真正做到了育,社會、學校、家長三管齊下,問題就會銷聲匿跡了。
@飛兒:在雅典阿波羅神廟的一塊石板上,刻著這樣的銘文:認識你自己。多么讓人醍醐灌頂?shù)奈淖职?,可貪婪的我們,真的認識我們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