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奎
有一家公司的辦公室在一幢豪華寫字樓里,落地玻璃,非常氣派。有個來訪客人因不注意,頭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門上了。過了不到一刻鐘,另外一個客人竟然在剛才同一個地方頭撞了玻璃。前臺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顯的含意是:“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來,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見。眼睛到哪里去了?”
其實我們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在這扇門上貼上一根橫標志線,或貼一個公司標志圖即可。然而,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這里多次出現問題就是沒人來解決呢?這一現象背后真正隱含著的是一個重要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即“修路原則”。當一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出現兩次以上同樣的差錯,或者兩個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出現同一差錯,那一定不是人有問題,而是這條讓他們出差錯的“路”有問題。此時,人作為問題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錯誤,而是修“路”。
如果有人重復出錯,那一定是“路”有問題。比如,對他訓練不夠,相關流程不合理,操作太過復雜,預防措施不嚴密等。
如果有人不求上進,那一定是因為激勵措施還不夠有力,或至少是你還沒找到激勵他的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別人監(jiān)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為公司還沒有設計出一套足以讓人自律的規(guī)則。
如果某一環(huán)節(jié)經常出現扯皮現象,那一定是因為這段“路”上職責劃分得不夠細致明確。
破門之道:一方面,盡量提升人的素養(yǎng),不要那么容易被“路障”絆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立即把“路”修好,讓它不容易絆倒人。只要一發(fā)現有問題,立即“修路”。這樣,就會因為“路”越來越好,而相關問題也就越來越少。
(阿風摘自《長江商報》圖/大衛(wèi)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