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細鷹
畢業(yè)季,對母校的依戀、對未來的迷茫,讓學子們心中郁結(jié)的情感無以排解,有許多同學選擇了結(jié)伴旅游,而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女孩廖靖文卻選擇獨自騎行,她希望以這種獨特的行走方式來告別母校、告別大學生活。
從計劃到出發(fā),廖靖文只用了三天時間,她并非騎行愛好者,之前騎過最遠的路程是15公里。但2013年6月28日,帶著一個布娃娃、一個背包,騎著一輛借來的男式自行車,廖靖文就這樣一步一回頭地走出母校,開始了她的千里走單騎之旅。
山路的曲折凹凸遠遠超出了廖靖文的想象。第一天,身體像散了架一樣,困難讓她多次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可最終,她還是堅持完成了當天的騎行計劃。
第二天,面對的是更陡峭的秦嶺,廖靖文的心里只有一個想法:翻越秦嶺!20多公里的上坡路,8公里陡坡,17公里緩坡,她逆風而行,衣服被風吹得噼啪作響,長發(fā)在腦后飄舞著。遠山連綿起伏,漫長的山路上,看不到一個人影,偶爾,一輛車呼嘯而過。淚水,就這樣無聲地流了下來,置身于這寂寥的大自然,她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然而,她知道,在沿路的山林里,有著無數(shù)的小生命在頑強地生長、繁衍生息,演繹著生命的興衰枯榮,堅韌而偉大。廖靖文揩去淚水,如出征的戰(zhàn)士重新整裝出發(fā)。
烈日當頭烤著,汗水一滴滴落下,砸在路面上,瞬間被黃土吞沒,長坡仿佛永無止境,遠遠望不到盡頭。廖靖文弓著身子,奮力蹬著車向上沖刺,她覺得自己的體力正在一點點地耗盡,于是下了車,推著車艱難地向前走,腳下卻軟綿綿地使不上力氣,眼前一黑,跌倒在地。
醒來時,廖靖文看到許多人圍著自己,一位農(nóng)婦正在喂自己喝水。得知她的騎行計劃,眾人欽佩不已,農(nóng)婦和藹地對她說:“娃兒,今天就在我家吃過飯再走吧。這么遠的路,別硬撐著,吃過飯,才有力氣騎車?!?/p>
豐盛的午餐讓廖靖文恢復了體力,告別這些善良的人們,她又上路了。
路途中,她收獲了無數(shù)的溫暖。在一個叫老興鎮(zhèn)的地方,廖靖文站在一棵大樹下歇息,在樹下賣瓜的瓜農(nóng)遞給她一塊瓜,說:“閨女,吃吧,這瓜可甜哩?!?/p>
廖靖文搖搖頭說:“我?guī)Я怂?,不買瓜?!?/p>
“不用買,送你的?!惫限r(nóng)的臉上寫滿了真誠與淳樸。
在瀏陽,一個網(wǎng)友跟在她后面,護送了她24公里;路邊小商店的老板幫她沖泡紅糖水;貨車司機給她鼓勁,并熱情地問她要不要喝水;素不相識的朋友教她修車技術(shù)……這點點滴滴的溫暖,化作激勵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16天,獨自騎行1200公里,跨越5個省,從西安回到故鄉(xiāng)宜春,廖靖文一路欣賞了無數(shù)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這些風景豐蘊了她的人生。面對人們的贊譽與羨慕,這個22歲的女孩說:“也許我們平時把事情想象得太復雜了,把社會想象得太險惡了,因此錯過了很多夢想。有些事,想到就要去做,而一旦開始做了,就要堅持做下去。不要有太多顧慮,因為社會遠比我們想象的簡單、美好?!?/p>
是的,捫心自問,這樣的路,誰都可以走,可自己為什么遲遲沒有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