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軍 吳少鵬 唐 寧 Kim Jenkins 潘 攀 李文濤
(1.唐山曹妃甸發(fā)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唐山 063210;
2.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 430070;3.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Moderator,South Africa)
瀝青路面具有油耗低、噪聲小、抗滑性好、車輛磨損小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橋梁加鋪、機場跑道及高速公路。然而,由于超重載、施工、材料設計以及路面結構設計等原因,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早期破壞[1-2]。如何確定合適的養(yǎng)護時機,提出養(yǎng)護對策,從而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一直是交通部門和道路研究工作者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研究表明,通過摻入導電相材料(粉末、纖維以及鋼渣),可以使瀝青混凝土從高絕緣體轉變?yōu)閷w[3-5]。導電瀝青混凝土在應力、應變下具有靈敏的電阻變化的特性,即壓敏特性。結構自診斷技術是根據(jù)瀝青基復合材料電阻率的變化來判定其結構所處的工作狀態(tài),及時地了解掌握結構的健康狀況數(shù)據(jù),從而在未達到永久性破壞前及時采取相應的補強措施,使瀝青路面恢復到正常的服務水平[6-8]。導電瀝青混凝土在實現(xiàn)其自診斷功能的同時應具有優(yōu)良的路用性能,本文對結構自診斷導電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高溫穩(wěn)定性進行了評價,并通過四點彎曲疲勞試驗對其疲勞特性進行了探討。
本次試驗研究所用瀝青為盤錦遼河油田A級70號道路石油瀝青,其主要指標:針入度(25℃,100 g,5 s)為66(0.1 mm),軟化點(環(huán)球法)為49.5 ℃,延度 (5 c m·min-1,15 ℃)為150 c m。集料采用優(yōu)質石灰?guī)r碎石,最大粒徑為16 mm,礦粉為內蒙古白音錫勒石灰?guī)r礦粉,親水系數(shù)為0.9,密度為2.702 g·c m-3。以上試驗材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導電相材料石墨是青島天盛石墨公司生產(chǎn)的鱗片石墨,其主要性質見表1。
表1 石墨的主要性質
普通瀝青混凝土屬于不良導體,只有摻入大量的導電相材料才能獲得良好的導電性能。研究表明,傳導瀝青混凝土的級配設計應滿足3個方面的要求[9]:良好的骨架結構、足夠的礦料間隙以及低瀝青用量。因此通常采用Superpave級配設計方法進行傳導瀝青混凝土的級配設計。本試驗中瀝青混合料的級配采用Super pave12.5,見表2。普通瀝青混凝土采用的油石比為5.1%。石墨替代部分礦粉作為填料使用,質量分數(shù)為2%,由于瀝青易被石墨吸收,結構自診斷導電瀝青混凝土采用的油石比為6.2%。
表2 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Super pave12.5合成級配
瀝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包括水穩(wěn)定性和高溫穩(wěn)定性2個方面。依據(jù)《公路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10],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和凍融劈裂強度比是目前常用來評價瀝青混合料抗水損害能力的2個指標,高溫穩(wěn)定性指瀝青混凝土抵抗高溫永久變形的能力。為了降低試驗誤差,水穩(wěn)定試驗中對比組和試驗組均采用8個試件,高溫穩(wěn)定性試驗中每組采用4個車轍試件。
本研究采用四點彎曲試驗來評價瀝青混合料的疲勞特性,試驗設備均采用UT M-25伺服試驗機。四點彎曲疲勞試驗主要用來測定壓實瀝青混合料承受彎曲荷載的疲勞壽命,將車轍試樣切割成長度380 mm±5 mm、高度50 mm±6 mm、寬度63 mm±6 mm的棱柱體小梁試件,預加載50個循環(huán)后所對應的彎曲勁度模量即為初始勁度S0,當試件的彎曲勁度模量降低到初始彎曲模量50%時,所對應的加載循環(huán)次數(shù)即為疲勞壽命。試驗采用的加載模式為應變控制模式,應變范圍一般情況下控制在250~750微應變之間,特殊情況下可適當擴大應變范圍。實驗加載頻率控制在10 Hz,波形選為正弦波形。為了研究傳導瀝青混凝土在中溫和低溫條件下的疲勞特性,故試驗溫度分別設為(15±0.5)℃和(5±0.5)℃。
表3對比分析了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和普通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從表3可以看出,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的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和凍融劈裂強度比均低于普通瀝青混凝土,這說明石墨會降低瀝青混凝土的抗水損害的能力。由于石墨層間易解理滑移,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不利于瀝青混凝土抵抗剪切應力,這樣也使集料與石墨瀝青膠漿更容易發(fā)生剝離。雖然導電瀝青混凝土的水穩(wěn)定性能仍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改善其抗水損害能力,如采用抗剝落劑,防水抗油劑等。
表3 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水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
瀝青混凝土高溫穩(wěn)定性是指瀝青混合料在荷載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的能力。本文采用動穩(wěn)定度(dynamic stability,DS)和車轍深度(r utting dept h)2個指標來評價瀝青混凝土的抗高溫變形能力。2種瀝青混凝土的車轍試驗結果見圖1。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比普通瀝青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動穩(wěn)定度和更低的車轍深度,這說明石墨的加入提高了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抗車轍性能。研究表明,瀝青膠漿的流變特性對瀝青混凝土的抗永久變形能力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上述試驗結果可能是由于石墨降低了瀝青膠漿的溫度敏感性,從而提高了瀝青混凝土的抗高溫永久變形的能力。
圖1 2種瀝青混凝土的車轍深度與DS對比
本研究中的四點彎曲疲勞試驗采用應變控制模式,分別在5℃和15℃時試驗測得普通瀝青混凝土試件和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試件的加載次數(shù)和應變值數(shù)據(jù),將疲勞壽命及相應的應變在雙對數(shù)坐標系中作圖,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兩者之間存在著良好的線性關系,見圖2。結果表明隨著應變水平的增加,瀝青混凝土的疲勞壽命逐漸下降;而隨著溫度的升高,其疲勞壽命是逐漸提高的。
圖2 疲勞壽命與應變之間的雙對數(shù)坐標圖
由圖2可見,5℃時,傳導型瀝青混凝土試件比空白試件有更大的趨勢線斜率,說明在較低溫度下,隨著應變水平的增加,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破壞速率更大,疲勞壽命下降更快。相反,在15℃下,傳導型瀝青混凝土試件趨勢線斜率不及空白試件,由此可知在中溫下,隨著應變水平的增加,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破壞速率更小,疲勞壽命下降更慢。
總的來看,不管在中溫還是低溫下,傳導型瀝青混凝土比空白試件具有更短的疲勞壽命,這主要是由石墨特殊的物理結構特性決定的,在試驗中使用的石墨的粒徑是非常小的,并且它是鱗片狀結構,當給其施加一定的力時,鱗片容易發(fā)生錯動以至于抵抗外力的能力變差;另外,石墨具有很強的潤滑作用,這也會造成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強度下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低溫低應變下,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疲勞壽命優(yōu)于空白樣,這可能是由于低溫下石墨的潤滑作用減弱,造成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更優(yōu)。
(1)石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水穩(wěn)定性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改善其抗水損害能力。
(2)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比普通瀝青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動穩(wěn)定度和更低的車轍深度,這可能是由于石墨改性瀝青膠漿溫度敏感性的降低導致的。
(3)與普通瀝青混凝土相比,結構自診斷瀝青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更短;并且疲勞破壞速率呈現(xiàn)出溫度依賴性,在同一應變水平下,溫度下降時,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破壞速率加快,疲勞壽命縮短。
[1] 沈金安,李福普,陳 果.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損壞分析與防治對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彭塞恒,姚 勇,陳 健,等.云南省瀝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壞原因及對策[J].公路,2009,(4):81-84.
[3] 吳少鵬,磨煉同,水中和,等.導電瀝青混凝土的制備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2,26(5):566-569.
[4] WU Shaopeng,MO Liantong,SHUI Zhonghe,CHEN Zhen.Investigation of the conductivity of asphalt concrete containing conductive fillers[J].Carbon,2005,43(7):1358-1363.
[5] HUANG Baoshan,CHEN Xingwei,Shu Xiang.Effect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ditives on laboratory-measured pr 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J].Jour 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09,21(10):612-617.
[6] 劉小明,吳少鵬,李 寧.石墨對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影響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0(3):545-549.
[7] 吳少鵬,劉小明,磨煉同,等.自診斷瀝青混凝土及其應用前景[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5,22(3):1-4.
[8] 劉小明.導電瀝青混凝土的機敏特性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7.
[9] 張 園.多相復合導電瀝青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10] 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