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
【摘要】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的良好教育至關重要。然而,許多家長都面臨著幼兒入園焦慮問題。幼兒入園焦慮是指幼兒在脫離家庭,初入幼兒園階段,由于生活環(huán)境等條件的改變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不適應。具體表現(xiàn)有幼兒不愿意入園、時刻跟隨父母等等。如何減緩幼兒入園焦慮,是很多家長、教師、幼兒園關心的問題。本文從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影響因素出發(fā),提出應對幼兒入園焦慮的對策,從而幫助更多的幼兒順利入園。
【關鍵詞】幼兒;入園焦慮;對策
幼兒期一般是指兒童從3歲到6、7歲的時期。這通常是兒童脫離父母,進入幼兒園的時期,所以稱作幼兒期。然而,幼兒入園焦慮卻是許多家長面臨的問題,比如幼兒在初次進入幼兒園時會大哭大鬧,跟隨著父母,不愿意父母離開等等。如何應對幼兒入園焦慮,幫助幼兒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許多家長、教師、幼兒園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從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影響因素以及對策三個方面簡單分析入園焦慮問題。
一、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
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聯(lián)結之后,在分離時所表現(xiàn)出的痛苦、不安、緊張等內在心理或外在行為的表現(xiàn)。而陌生焦慮是指幼兒接觸陌生的人、物或環(huán)境時所表現(xiàn)的出的焦慮現(xiàn)象。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則會導致幼兒的入園焦慮。所謂入園焦慮是指幼兒最初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后, 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導致心理體驗和外在行為表現(xiàn)出的不適應[1]。
幼兒入園焦慮一般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大哭大鬧,不愿進入幼兒園。許多幼兒在剛入學階段,都會表現(xiàn)出緊張、不安的現(xiàn)象。當父母要把他們送進幼兒園時,他們就會大哭大鬧,無論父母如何安慰,都不愿進入幼兒園。其次,時刻尾隨父母,不愿父母離開。有的幼兒愿意進入幼兒園,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玩耍,但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必須有父母的陪伴。一旦父母有離開或者走動的傾向,他們就會時刻注意著父母,尾隨父母,不讓父母離開。最后,自己沉默,不與他人交往。也有一些安靜幼兒可能不會表現(xiàn)出大哭大鬧,但是他們可能會獨自流淚,不和其他人交流、玩耍。
二、幼兒入園焦慮的影響因素
(一)個體方面
在和父母分開,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時,不同的幼兒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幼兒的氣質類型、焦慮性人格以及遺傳基因等都會對幼兒分離焦慮產生影響[2]。性格外向的幼兒敢于和陌生人交流,能更快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性格內向的幼兒則會更依戀父母,不敢主動結交新的朋友,不能很快的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更有可能表現(xiàn)出不安、緊張等行為。
(二)父母方面
通過陌生情境研究法,安斯沃斯等將依戀分為三種類型:安全型依戀、回避型依戀以及反抗型依戀[3]。父母的撫養(yǎng)教育,尤其是母親的陪伴,對幼兒安全感、信任感的形成以及同伴交往、社會性的發(fā)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幼兒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戀,也更少產生入園焦慮。相反,回避型依戀、反抗型依戀的幼兒在初入幼兒園階段更容易大哭大鬧,不愿意離開父母,不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
(三)幼兒園方面
幼兒園是一種學前教育機構。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促進幼兒各方面健康發(fā)展。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有一些幼兒教師,缺乏工作的熱情,知識結構也不甚合理,師德缺失。如社會上發(fā)生的“虐童現(xiàn)象”等等,皆反應了幼兒園教育水平還有待提高。一些幼兒教師在幼兒剛入學時,不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在幼兒哭鬧的時候,對其大喊大叫,甚至會體罰學生。這些行為都會使幼兒對幼兒園產生畏懼心理,從而不愿意離開父母,產生入園焦慮。
三、幼兒入園焦慮的應對策略
(一)充分了解孩子,做好入園準備
在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期,父母應該充分的了解孩子,做好入園準備。首先,父母應該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如告訴孩子長大了就該上幼兒園了,那里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從而消除幼兒的緊張心理。其次,父母要提前陪同孩子參觀幼兒園[4]。在幼兒園沒開學階段,父母可以和幼兒園溝通好,提前陪同孩子參觀幼兒園。這樣可以幫助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也可以讓幼兒提前認識老師,從而幫助幼兒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除此之外,父母要為幼兒準備好入園需要的物品,如孩子喜歡的文具、書包等等,也可以緩解幼兒入園焦慮。
(二)關懷體貼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
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不但要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豐富的經驗,還要懂得如何和幼兒建立起情感依戀以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5]。一方面,幼兒園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安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如,在園內設置多種多樣的游戲器材,把教室布置的溫暖、舒適等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幼兒會覺得心情愉快,更容易和小伙伴們及老師建立情感聯(lián)系。另一方面,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個幼兒的心理及身體變化,營造溫暖的氛圍。了解每個幼兒的喜好、個性特點等,根據(jù)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和幼兒進行交流,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這樣幼兒就會降低防御心理,覺得老師也和父母一樣親切,從而消除緊張、不安的心理。
(三)加強家園合作,筑造溫馨小巢
在消除幼兒入園焦慮問題方面,父母及幼兒園應該共同努力,加強家園合作,為幼兒鑄造溫馨小巢。教師與家長應該達成共識,對幼兒的要求保持一致,采取一致的行動[6]。家長和幼兒園應該時刻保持聯(lián)系,如通過網絡、電話等,全面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及在家的情況。此外,幼兒園應該經常開展一些需要父母參加的活動,特別是在幼兒剛入園階段。幼兒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快樂的玩耍。幼兒不會感覺到不安、緊張,可以很快地和小朋友們融在一起,從而適應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昕.幼兒入園焦慮的成因分析及應對對策[J].文教資料,2007(29):133~134.
[2]田京巾,汪娟.對托班幼兒分離焦慮及適應性問題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3):234.
[3]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4~177.
[4]魏敏,李青.做好入園準備工作,緩解幼兒入園焦慮[J].教育導刊,2004(9):27~30.
[5]于曼.小班幼兒入園焦慮問題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8):275.
[6]張曼.托班幼兒入園焦慮問題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