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峰
給照片配標題和說明文字,是攝影術誕生170年來的老問題了。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問題并沒有解決好。歸結起來,常見的有這么幾種情況:
一是“跨類別詩意型”。癥狀為:給自己的照片一律起一個詩意化的標題,無論用作比賽投稿、報刊投稿,還是參展、出畫冊,信心十足、從不改變。當然,如果照片是詩意性的,那么可以起詩意化的標題,不用管事實說明。但明明是說明性的照片,卻不按照這類照片寫說明,就出問題了。很多攝影人缺少類別概念,拍片“騎墻”,沒有明確地做說明性照片或做詩意性照片的分野,什么都拍,怎么拍隨機決定,拍來的照片很雜。他們在給照片起標題、作說明的時候,天然地認為照片一律是藝術的,于是都起詩意化的標題,不管這照片屬于什么類別,有無詩意,詩意程度高低。比如,明明拍的是一起車禍,照片是說明性的,作者不去把事件的五個“W”交代清楚,卻要起一個詩意化的標題,什么“禍起蕭墻”、“禍從天降”等等。這樣的標題能告訴讀者什么?如果讀者有文學性的聯(lián)想,那也要在弄清事實之后。比如拍一個上了年紀的農民拉車進城賣白菜,不去說明誰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去那里做什么,而是直接起一個詩意化的標題,什么“農家樂”、“豐收喜”,或者“勞動光榮”。這樣的標題屬于按照自己的宣傳計劃強加于人。這種想當然賦予拍攝對象自己想要的意義的做法,貽害多年。它妨礙了我們對拍攝對象的真實了解,妨礙了對生活的深入,使照片停留在表面化的宣傳層次,有時使拍攝對象失去了人的尊嚴。
二是“引體向上型”。對于說明性照片,如實陳述相關信息,就是最好的說明,不用揠苗助長。但我看到許多這類照片的標題,即使有說明文字,也不老老實實陳述,而是把自己的聯(lián)想大寫一通,有用的信息點卻沒有指出來。比如,照片拍的是一塊碑石,上有古老文字。這樣的照片只需如實說明碑的來歷和碑文內容就可以,但有人偏要感嘆一番,起個標題如“滄桑”、“往昔”什么的,想由此提升一下照片的意義。其實,如果照片拍得足夠好,你只要如實陳述相關信息即可,意義提升是讀者心里的事,感嘆也讓讀者去說,用不著你操心。照片拍不好,使勁用文字補,動輒大加感嘆,沒用,還惹人煩。
三是“裹腳束縛型”。如果說明性照片的影像品相好,信息點關系擺得對,現場氛圍濃厚,也會出詩意。但一般不必加詩意標題,清楚陳述事實就夠了,不會束縛照片的意義生發(fā),其引發(fā)的讀者情感反應是第二層次的事情,讀者會自發(fā)去體會。但有的照片標題、說明卻能束縛照片的意義,比如鄭景康先生拍攝的齊白石老人,戴老花鏡,長髯朗目,作者只標了“齊白石”的名字和拍攝年份,這就夠了。有人在用這張照片時,卻改標題為“長髯老者”,這就束縛了照片的意義。像用布裹小腳一樣,本來能長大的腳,也長不大了?!褒R白石”是一個文化符號,改為“老者”,何其衰也!
四是“會意扭曲型”。作者偶得,拍來一張好照片,卻錯會其義,于是起了一個偏向一邊的標題,扭曲了照片的意義。比如,有一次搞毛澤東詩詞意境攝影大賽,有一幅人趕群鵝的照片,鵝陣很有氣勢,一只鵝引頸高歌,群鵝作相應狀。作者起的標題為“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這樣的附會,硬生生地把鵝與毛澤東詞中的戰(zhàn)役事件聯(lián)系在一起,扭曲了照片的意義。還有的情況是,照片的意義在東,標題卻指向西,這里不再舉例。
給照片起標題,作說明,本質上是給照片定位,使其進入社會文化傳播。沒有標題和說明的照片就像沒有名字、沒穿衣服的人在大街上裸奔,人們無法定義他是誰,在做什么。即使是無法起名的藝術片,也需要一個總標題或“某某作品”的標題,這本身就是文化定位。標題如何起,說明如何做,由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決定,還要站位在社會文化大范疇里,站位在讀者方面來研究,不是自我夸耀、自我賣弄。好標題和說明的標準是:圖文合一、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