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林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安徽全椒縣一個小鎮(zhèn)上度過的。那時家里窮,連飯都吃不上,哪有錢買書呢,可母親卻硬是從牙縫里摳出點錢悄悄塞給我,讓我去買些書來讀。什么《聊齋》、《儒林外史》、《鐵道游擊隊》等等,別人家孩子有的我都有。
跟我同坐的陶本才家里的書比我多,因為他家有十多畝桃園作堅強后盾,不缺錢,也不缺書。一天,他悄聲跟我說:“我們辦個圖書館好嗎?”我的心一動,問在哪辦,他說就在他家桃園的那間小屋里。
小屋原本是看林人住的,墻是用泥巴搭的,頂上蓋的是稻草。陶本才曾帶我在那里住過一夜,那份安靜,那份清香,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按他的意思,把家里所有的圖書都奉獻(xiàn)出來。為了不把書弄臟,我們用報紙把漆黑的小屋糊上一層,將每本書的左上角串上線掛在四面墻上。頓時,小屋變得滿目生輝,五彩繽紛。
陶本才的妹妹比我小兩歲,她主動要求擔(dān)任圖書管理員,負(fù)責(zé)登記圖書,打掃衛(wèi)生。每天做完這些,她就搬個小凳子在桃樹下看書。她的圓臉蛋、大眼睛,紅紅的腮幫,像桃花一樣好看,我們都叫她桃花。有一天黃昏,我放學(xué)路過桃林,滿園的桃花都開了,她正坐在一棵最大的桃樹下看書,那桃樹簡直像一個張開的大花傘,映照著她那俊俏的面龐,好看極了。
不知為什么,從那天起,鬼使神差,每天我都會約幾個同學(xué),在這個時候來到桃林里看書,直到夜幕降臨。
記得,那是個深春的夜晚,一陣霹靂把我從夢里驚醒,道道閃電像銀蛇似地在窗外飛舞,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馬上想到桃林里的小屋,會不會漏雨?我們的書會不會被淋濕?我再也睡不著,睜著眼一直等到天亮。
不等雨停,我飛快跑到桃林里,陶本才早早到了,傷心地告訴我,小屋被暴雨沖塌了。我上前一看,小屋不在了,只剩下一堆黃土和稻草。我撲上去拼命地扒呀扒呀,好不容易扒出幾本書來,但全都面目全非了。我回過頭,桃花也來了,在我身后不停地扒,扒出一本安徒生童話,全被泥巴粘在一起,一頁也翻不開。她捧著書,旁若無人地大哭起來。
我小心翼翼地把扒出來的書晾在風(fēng)口,那些書還是一塌糊涂,再也不能恢復(fù)到原來的模樣。我挑了幾本帶回家,放在箱子里,一直保存到如今。每當(dāng)我看到這些破爛不堪的書,總會想到那片美麗的桃樹林,想起那個喜歡看書小女孩,想到我的少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