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行駛的公路上,當你在享受乘車遠行的便利快捷時,你知道如何安全乘車嗎?如果在車上打盹,怎樣避免發(fā)生意外時可能出現的頸部損傷?不幸發(fā)生車禍受傷,你知道如何自救互救嗎?
國外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小汽車內座位的安全性由大到小可排列為:后排中間座位,駕駛員后面座位,后排另一側座位,駕駛座位,副駕駛座位。當快速行駛的車輛急剎車、急轉彎或者發(fā)生車禍時,系好安全帶,可以大大降低人體的沖撞力。目前常用的小汽車安全帶是斜跨式的,可以保護人體的胸腹部重心穩(wěn)定,緩沖慣性,避免和降低了傷害,可以說安全帶就是救命帶。
睡覺時乘客的應急能力下降,有的乘客一上車就開始睡覺。當人體在睡眠的狀態(tài),加上車的晃動時,肌肉關節(jié)比較松弛,特別是頸部,穩(wěn)定性大大降低,如果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很容易出現落枕。一旦發(fā)生車禍,由于頸椎的鉤椎關節(jié)的特殊解剖因素,前后活動度大于側方,穩(wěn)定性也小于側方,所以更易使頸部前后來回反折,出現揮鞭樣損傷,易導致脊髓震蕩、脊髓休克,嚴重者會發(fā)生骨折脫位,甚至合并脊髓神經損傷導致高位截癱甚至呼吸障礙、呼吸心跳停止。如果一定要在車上睡覺,可以使用旅行頸托/枕,能夠對頸部損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結合安全帶的使用,可大大降低危險性,提高安全性。
一旦發(fā)生車禍等意外傷害,一定要進行科學正確的現場急救,以免發(fā)生二次傷害。乘客頸椎損傷后,傷者若仍然清醒,會訴說頸部疼痛、活動受限;若已經昏迷,他人一定要按照頸部損傷給予處理。頸椎椎管里是脊髓,負責四肢的運動,上位頸椎還負責呼吸,枕頸部的深層是生命中樞。傷者如果頸部受損,搬動不當不但會刺激疼痛誘發(fā)休克,而且還可能引發(fā)高位截癱,或加重已有的截癱,甚至導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現場固定的具體方法是保持現有的頭頸胸整體固定的位置,用頸椎圍領保護,或者用沙袋、鹽袋對頭部兩側進行固定,防止頸部扭轉或屈伸側彎,固定好后等待專業(yè)醫(yī)生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