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相信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當(dāng)我真正站在它的面前,傾聽它的聲音,欣賞它的模樣,享受它的海風(fēng)時,我才發(fā)覺,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它,并且有些陶醉。
在地中海,沒有刻意設(shè)計的大自然的美,更純粹更和諧
突尼斯的風(fēng)情不僅是因為撒哈拉,或是沙漠綠洲,當(dāng)然,還有地中海。我總是在清晨和夜晚去看海,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氣質(zhì):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灑進房間的時候,我總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往海邊跑。此時,海面一片波光粼粼,金色的海水仿佛是Dior的“真我”香水不小心被打翻,潑灑在了地中海上,金燦燦的,像是夢境一般。這時的地中海是簡單的,它可以幫你排除所有的雜念,單純得只聽見海的聲音。偶爾看見安靜地??吭谏碁┑狞S色小船,路過三三兩兩晨跑的法國夫妻,就連半破的白色瓦罐也在海邊,曬著清晨的太陽淺淺地睡去,你會感嘆于突尼斯人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他們從來不去有意地去設(shè)計大自然的美,而是于此和諧共處,盡情享受這上帝賦予的安然與愜意;而夜晚的地中海是深沉的,我總是在晚飯之后一個人,走在沙灘上。獨自面對大海的時候,我總思考很多。那時的海面黑得讓你甚至感覺有些害怕,只有頭頂?shù)哪菑澰铝?,為你照明,遠處酒店餐廳里的歡笑聲遠遠地在身后飄著,那時我的心靜得不想任何事情,沒有煩惱,沒有欲望,只想這樣,直到永遠。
突尼斯有許多的港口城市,比如斯法克斯(Sfax),位于東部,是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在這里生長著數(shù)萬株據(jù)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欖樹,每株高達13米以上;蘇塞(Sousse),是突尼斯的第三大城市,老城建筑大致分為藍、白、黃三種顏色,是座十分有情調(diào)的海港城市。漫步在蘇塞的艾勒·甘塔烏依港口(Port el Kantaoui),那里有許多的游艇和船只停靠在岸,每艘船上都會寫著船主的名字,形狀各異,顏色艷麗。突尼斯人的世界也許永遠沒有黑色,不論是他們的建筑,還是服飾,色彩仿佛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在每一處設(shè)計中。在艾勒·甘塔烏依港口,我們用了午餐,談?wù)撝刂泻5乃{天、碧綠的海水,咀嚼著新鮮的橄欖,品嘗著美味的海鮮和烘烤極佳的面包,還有那些鮮榨的橙汁和檸檬汁,外面的空氣格外清新,我們每個人都在這里找到了一種難得的放松心情。我抬頭望望天空,好希望自己未來的蜜月就是在這里度過。
麥地那(Medina)——阿拉伯的老市集上空飄蕩著耐人尋味的老記憶
“麥地那”在阿拉伯語中是“城市”的意思,麥地那原先是阿拉伯人居住的老城,但現(xiàn)在,更像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集市,在里面可以淘到任何具有阿拉伯風(fēng)格的東西。這次在突尼斯,我一共去到兩個麥地那,一個是蘇塞的麥地那,另一個是杰爾巴島的麥地那。位于蘇塞的麥地那在公元859年,由艾格萊卜人在城市最初的拜占庭式城墻的基礎(chǔ)上而建,和大部分市集不同的是,它不是露天的。市集有著由石頭建造的穹頂,被一群堅固的正方形塔樓包圍,傍晚的余暉透過幾扇天窗投射下來,街道狹長而傾斜,岔路繁多,像是一座“迷宮”,再加上店面裝修風(fēng)格出奇相似,即便是當(dāng)?shù)氐膶?dǎo)游也時常會迷糊走錯路。但是那里的小販都很友好,會換著各種國家的語言跟你打招呼,直到我回答一句“你好”之后,他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是中國人,既非日本人、韓國人,更非泰國人。也會主動跟你說Bonjour,若看到你一個人在路上走,便會用不太流利的英語邊說邊比劃著方向,告訴你“剛剛有一些中國從這里走過去了”。
麥地那以銷售傳統(tǒng)的受工業(yè)品為主,從香料、阿拉伯手鼓、銀器到手工服飾、鞋帽,應(yīng)有盡有。我們也看到了不少中國工藝品,而中國的絲綢則作為上等貨品出現(xiàn)在了突尼斯的面料商店。在這里,我看到了很多銀盤、銀壺、銀杯,還有做工精巧別致的耳環(huán)、手鐲、項鏈,每件都是藝術(shù)品。每次拿起一件沉甸甸的手工銀器,看著上面殘存著的手工敲打的痕跡,便不由得有些感動。雖然商鋪眾多,卻并不喧鬧,小販顯得比游客還悠閑。吸著水煙的老人,閑適地倚在門邊吞云吐霧;男裁縫安靜地坐在地毯上,專心縫制著永不變更的傳統(tǒng)服裝;賣圍巾和布料的小販,則平靜地看著過路的人們,臉上洋溢著真誠而友好的微笑。當(dāng)我們快樂地閑逛在這里的時候,誰能想到在麥地那的那一扇扇城門之外,曾經(jīng)法國人建造了斷頭臺,用來宰割阿拉伯反對者的頭顱,而這扇城門也被稱為“Bab el-Finga”(在阿拉伯語中Bab的意思是“門”,F(xiàn)inga的意思是“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