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粒子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傘”字和我們平時使用的雨傘都很像亭子呢?
其實傘最早的含義就是“會移動的亭子”,是魯班的妻子云氏仿造丈夫發(fā)明的亭子的形狀制作的一種提供陰涼環(huán)境或遮擋雨雪的工具。
春秋末期,著名的工匠魯班經(jīng)常在野外工作,妻子云氏不忍心丈夫經(jīng)常被雨雪淋濕,琢磨著發(fā)明一種能遮雨的東西。但這個東西應(yīng)該做成什么樣子呢?云氏冥思苦想也設(shè)計不出合適的外觀。
一天,艷陽高照。到了中午時分,勞作的人們受不了太陽的曝曬,都躲到魯班建造的亭子里。亭子提供了一片陰涼,人們紛紛夸贊它是個好東西。
云氏給丈夫送飯,聽到人們的夸獎,心想:亭子既然能夠遮陽避雨,如果亭子能夠隨著人們的身體移動,那豈不是能讓人們在雨雪天不被淋濕嗎?所以,她決定仿照亭子的樣子設(shè)計一種“會移動的亭子”。
她找來一些竹子,把竹子劈成細條,再仿照亭子的樣子把竹子拼湊起來,并用繩子將竹子固定住。這樣,“亭子”的骨架就做好了。可“亭頂”用什么材料呢?
如果用普通的紙或布,一定會被雨雪淋濕,起不到遮雨的效果,因此一定得用防水材料。于是,云氏找來吸油紙,將吸油紙粘在用竹子做的骨架上,做成了第一把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