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
漫步徽州,在粉墻青瓦馬頭墻間游走,我看見了兩三百年前徽州盛極一時的無上榮耀,也看見了現(xiàn)如今她盛極而衰的一絲落寞。
徽州鼎盛于明清,式微于清末?;丈淘谕饨?jīng)商積累了大量資本,葉落歸根的思想讓他們紛紛在名利雙收之后回鄉(xiāng)建造屬于自己的宅第以終老。然而明朝初年的一紙禁令—“庶人所造堂舍,不得過三間五架,不得用藻井、斗拱,飾彩色”,讓徽州人的宅第局限在了方寸之間,絲毫不敢違制。沒法修造寬大的宅院,聰明的徽州人為了彰顯財富,便在房屋的內(nèi)部動起了心思。他們請來能工巧匠,在屋里的雀替、裙板、門窗上雕滿了栩栩如生的紋飾,進入宅中,仿佛進入了木雕藝術(shù)博物館。徽州人深諳程朱理學的思想,對先人的敬重達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在徽州大地上行走,經(jīng)常能看到比一般民居要大很多的老房子,它們有著闊氣的門樓,高聳的外墻,這便是祭祀祖先的祠堂,一個家族先祖的古老身影矗立在那里。
數(shù)百年后的今天,徽州的那段輝煌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只有那一幢幢古老的房屋,見證著它當年的輝煌?;罩萑绮菽?,一歲一枯榮,有繁盛之時,亦有枯槁之日。我把徽州的數(shù)個影像片段與草木疊加,做成一組黑白影像,聊表感慨之情。
責任編輯/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