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陶然
有這么一則寓言故事,說是父子兩人爬山,到達(dá)山頂后,父親感嘆山下景致迷人,兒子說:“既然山下景色美不勝收,那我們?yōu)楹芜€要來到山巔呢?”
是啊,到底是山下景致迷人,還是山巔景致更值得欣賞?也許單就景致而言,難分軒輊,但這則寓言似乎另有所指。如果人生就是一次爬山,那些貪戀眼前美景的人,可能就無法體會到“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喜悅。
山巔與山腳也許也是這種差別吧。不一定山巔更好,但沒到山巔的人永遠(yuǎn)體會不了爬山的樂趣,爬山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爬得越高,眼界越開闊,境界也會因此更高。眼界開闊,看到的風(fēng)景自然比獨守山腳的人多,比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所以,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決定了他對美的享受,決定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以及他的行為。
境界的提高,讓人看到的東西更為動人,更加深刻。就這則寓言而言,兒子看到的山下的美,是一花一草一樹一木的美,是一亭一潭一溪一閣的美,是飛蟲、小獸、禽鳥的美,此皆小景、小美。這些景色也能讓人心情歡快,放松愉悅,但也僅此而已;太平靜就很少能讓人產(chǎn)生深刻的思索。相比之下,站在山巔之上的父親,能看到氣勢恢宏的大氣之美,能見到普通人見不到的境界——如盤龍一般蒼翠的山林,臥虎似的山谷溝壑,奔流直下一瀉千里的長河,這一系列的風(fēng)景,無疑會給人更強烈的震撼。
人生閱歷不像現(xiàn)實中的爬山,但對于年輕人而言,有一個巧妙的辦法可以彌補閱歷的不足,那就是讀書,讀好書就是爬高山。
境界低、眼界低的人,隨意讀讀市井文字消遣,沉迷其中,并以此為美。境界高、眼界高的人,常常會精挑細(xì)選經(jīng)典名著深讀,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提升修養(yǎng),并以之為美。兩相比較,高下立判。讀一本好書就是跟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讀許多好書,就如同跟許多智者交流。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攀登。攀登越高,沿途風(fēng)景越壯麗;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會因此不斷拓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