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逢倩
正如“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生育政策也要依據(jù)各國國情來制定。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較少和環(huán)境承載力不足等現(xiàn)狀與國情,我國政府實行“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然而,并非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面臨此困擾,實行此生育政策。有的國家不但不限制生育,反而通過新生嬰兒獎勵制度和帶薪產假來鼓勵父母多生。當然,這樣的政策是根據(jù)它們國家的國情制定的。本文旨在介紹一下國外的生育政策,并不做孰是孰非的辯論。
美國:不干預政策
美國沒有直接干預人口規(guī)模和人口增長的全國性政策,各州有自己的政策。2002年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峰會上,美國政府提供的報告說:“美國政府沒有官方的人口政策。部分原因是人口密度低,大片地區(qū)人煙稀少……此外,在是否實行、如何實行人口政策問題上,美國民眾缺乏共識?!彪m然美國對生育實行不干預政策,但它通過移民、墮胎、稅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來調節(jié)人口規(guī)模,這些措施在國內飽受爭議,不同州的做法也不盡相同。移民政策是美國人口政策中的重要部分,美國是世界上移民人口最多的國家。墮胎方面,美國對墮胎的態(tài)度從全面禁止轉向逐漸松動,國會依然禁止將聯(lián)邦資金用于墮胎,29個州只有在產婦遇到生命危險必須流產時,才允許動用政府資金覆蓋其醫(yī)療保險。盡管如此,每年美國約有120萬例人工流產。稅收方面,美國政府允許按照每個家庭的未成年兒童數(shù)量,抵銷相應的個人所得稅,子女越多,抵稅越多。政府還為有兒童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補貼。這種制度間接鼓勵了家庭生育。
德國:想盡辦法提高生育率
隨著近年來新生嬰兒的減少,提高生育率已成為德國一項重要國策。據(jù)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德國的出生率自1975年以來基本低于死亡率。平均每個德國婦女只生育1.4個孩子。德國人口問題專家預計,到2050年,德國人口將從現(xiàn)在的8200萬下降到7080多萬,一半以上的人口將超過50歲,1/3的人口超過60歲。在未來50年內,德國人的死亡率將大大超過出生率。
德國為提高生育率,推出多種政策。首先是獎勵政策,婦女每生育一個孩子,每月都可獲得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補貼。第二,2006年12月起,選擇留在家中照顧子女的父母,可以向政府申領相當于此前收入一定比例的資金。第三,政府還提出要建立23萬個托兒所,并延長學校的授課時數(shù),以幫助有工作的母親。
西班牙:鼓勵生育中的典型
由于歷史、經濟和觀念等原因,西班牙婦女不愿意生孩子和多生孩子。生育率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并已經出現(xiàn)社會老齡化問題。近年來,西班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一對已婚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政府每月給予三百歐元(大約合三千元人民幣)補貼。生育的子女越多,補貼的數(shù)額越大。但是,盡管如此,西班牙人還是不愿意多生孩子。他們寧肯花錢抱養(yǎng)包括中國小孩在內的外國小孩,也不愿意自己生孩子。
俄羅斯:努力解決人口危機
俄羅斯人口最近10年減少了1000萬,到2008年以前,每年俄都減少60萬人口。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和實施良好的移民政策被認為是解決人口危機的關鍵。在提高生育率方面,俄政府決定將婦女每生育1個嬰兒得到的補貼提高到1萬盧布,對18個月以下的嬰兒每月的補貼也由500盧布增加到800~1000盧布。
日本:節(jié)育轉向優(yōu)育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限制生育率與人口增長的國家。1948年,日本國會通過了《優(yōu)生保護法》以應對戰(zhàn)后嬰兒激增,以及現(xiàn)代科技發(fā)達,醫(yī)療設施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長壽,死亡率下降,從而人口激增。但是,近年來,日本政府重新修訂了持續(xù)多年的人口政策,轉向鼓勵生育的政策,主要是應對日本快速老齡化的問題。在解決少子化問題上,日本正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安心養(yǎng)育子女的社會環(huán)境。1990年,日本出生率跌至1.57%,2009年出生率為1.37%,為提升生育率,日本目前給予兒童及其父母多方面的支持。2003年日本制定了《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目前內閣設有少子化對策擔當大臣。日本為初中及以下孩子發(fā)放每月1.3萬日元的補貼,高中推行免費教育,并進一步充實大學獎學金。全社會努力宣傳生命的意義,家庭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機會讓人們與兒童多接觸,推動育兒設施的建設。此外,提倡公司控制長時間的勞動,保證休假,支持男性休育兒假,提升男性撫養(yǎng)孩子、從事家務的意識,幫助上班族實現(xiàn)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移民問題上,受到少子老齡化問題的影響,日本各界有要求接受更多移民的聲音,但是目前日本在接受移民方面仍然非常謹慎。
韓國:遏制轉向鼓勵
回顧韓國政府以前的人口政策,為使人口的快速增長不影響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韓國曾于1961年制定家庭生育計劃方案,以對人口快速增長進行遏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期間,韓國進一步實施遏制人口快速增長的政策。這一時期,韓國制定了《母子保健法》,從法律上允許通過醫(yī)學手段進行流產;加大對家庭計劃事業(yè)的宣傳力度,將家庭計劃工作員的崗位歸入正式編制等。另外,韓國還開始實施各種節(jié)育獎勵政策,如對兩個子女以下家庭減免個人所得稅;對擁有兩個子女以下并且接受節(jié)育手術的個人賦予購買政府公共住房優(yōu)先權;生育兩個子女以內并在公立醫(yī)院接受節(jié)育手術的人,可以減免生育子女所需的住院和手術等費用等。
到了1990年代,韓國生育率不斷降低,并進入老齡化社會,政府遂廢除各種遏制人口快速增長的政策,制定各種生育獎勵政策。開始強調人口素質和整體社會福利,政府成立“人口政策發(fā)展審議委員會”,以研究制定符合社會整體發(fā)展的人口政策。2005年,韓國制定《低生育、老齡化社會基本法》,并成立總統(tǒng)直屬“低生育、老齡化社會委員會”和“低生育、老齡化社會政策本部”。為提倡早婚,并鼓勵生育,韓國針對結婚、生育、子女養(yǎng)育等環(huán)節(jié)均制定了獎勵政策。例如,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婦每年提供5萬套保障性住房;為懷孕女性提供一定的產前診查費用;給予產婦90天帶薪假期,并給予男性3天的“生育假”;子女不滿6歲時,女性可以有1年時間在家養(yǎng)育子女,每月可領取40至50萬韓元(1美元約合1163韓元)的底薪,并保留職位等等。
印度:計劃生育立而斷而再立
印度人口快速增長,人口過多困擾著印度政府,印度是目前人口僅次于中國的國家,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國。但迄今為止,印度全國尚未形成和貫徹統(tǒng)一的生育政策,能夠勉強推行的一些生育政策是由各邦政府自行制定并推廣實施的。
印度是第一個將人口控制作為國家計劃主要內容的發(fā)展中國家。早在1951~1956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印度政府就已提出了“節(jié)制生育”的理念。到了上世紀6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已開始由城市擴展到農村。到上世紀70年代,由中央統(tǒng)一嚴密管理計劃生育工作,這種沒有緩沖帶的高壓政策不僅與文化、習俗、宗教等碰撞,而且引起了政治騷亂,計劃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斷。上世紀80年代,印度政府重新推行其計劃生育政策。但是,由于沒有女性保障、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等配套政策,該項人口政策并不成功。2000年印度政府頒布了《國家人口政策2000》,政策重點是轉變生育觀、完善各項配套政策。對于那些推遲兩年生育第一胎的夫婦當局將給予一定的獎勵,當局想以此來控制印度不斷增長的人口出生率。
埃及:推行計劃生育難
埃及的“計劃生育國民計劃”作為國家人口戰(zhàn)略,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在全國建立了6500個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免費提供計劃生育用具和藥品,還定期派衛(wèi)生人員下鄉(xiāng),向農民解釋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埃及雖然生育率有所降低,但人口仍呈直線上升的趨勢。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失業(yè)嚴重、物價上漲都和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密不可分。
印尼:控制人口是發(fā)展核心因素
人口膨脹一直是困擾印尼的一個問題。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期,印尼人口已從1945年獨立之初的7200萬升至1億以上。為緩解這一問題,1968年,印尼政府成立了“全國家庭計劃生育協(xié)會”,統(tǒng)一領導全國的計劃生育工作。同年,印尼政府把控制人口增長納入其第一個五年計劃。
1972年,印尼政府制定了人口規(guī)劃,要求在1971~1975年間將600萬人納入家庭計劃,規(guī)定每個家庭平均子女數(shù)降為2人,以使出生率到2000年時降低一半。為實現(xiàn)這一規(guī)劃,印尼相關法律規(guī)定了男子的最低婚齡,提倡女子20歲后生育,至30歲最好停止生育,生育間隔為3年最合適。同時政府還運用多種手段普及節(jié)育知識,并為節(jié)育者提供貸款優(yōu)惠。由于家庭計劃的實施,印尼人口增長率從1972年的2.3%降至1996年的1.6%。
2009年,根據(jù)有關人口增長和家庭發(fā)展的法律,印尼政府成立了“印尼國家家庭計劃局”。該法律將控制人口作為國家發(fā)展的一項核心因素,并將印尼國家家庭計劃局正式并為婦女事務國務部的分支。
(編輯 孫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