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地之間

2013-04-29 00:44:03阿拉斯戴爾·福斯特
攝影世界 2013年7期
關(guān)鍵詞:南極攝影建筑

大衛(wèi)·斯蒂芬森(David Stephenson,1955~)的攝影作品大都關(guān)乎宏偉的主題:連綿不絕的南極冰蓋,廣袤無垠的星空,神圣宏偉的歐式穹頂和光怪陸離的現(xiàn)代都市。這些作品看起來賞心悅目,但同時又不局限于世俗之美。它們突出的是一種心境,西方美學稱其為“崇高美”(Sublime)。

“崇高美”是超脫與困惑的雙生體。它產(chǎn)生于歐洲歷史上科技與工業(yè)革命的繁盛期,那時的人類幾乎成了世界的主宰。但站在阿爾卑斯山頂,身處云層之上的時候,人們?nèi)匀徊唤麨樽匀坏膹V袤所折服。這遠離城市和人類文明的荒野之美是如此攝人心魄,盡管它同時也蘊含著未知的危險。這種美讓人嘆為觀止,又心生恐懼。

大衛(wèi)·斯蒂芬森的作品以多種方式體現(xiàn)“崇高美”這一主題。他借與澳大利亞政府科學家一起旅行的機會,拍攝了南極層次豐富而一望無際的白色冰蓋。他還記錄了地球自轉(zhuǎn)使我們得見的星體位移現(xiàn)象。星星們在照片中形成奇特的圖案。每當仰望星空,腦海中的這些照片提醒我們,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片宇宙,宏大得多么不可言說。

除了從直觀層面上體味攝影師所描繪的這種“宏大”的感覺,我們還能從他關(guān)于歐洲宗教建筑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種精神層面的“崇高美”—這顯然也是那些建筑的設(shè)計者和裝飾者的追求—事實上,這些建筑的宗旨就是為了喚起人們心中無所不能的神性。從公元6~16世紀的千余年中,歐洲建筑一直采用羅馬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風格,這種風格有高高的穹頂和精巧的圖案。到了18/19世紀,這種在歐洲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建筑風格在“建筑復興”運動中得以重新出現(xiàn),歐美一些國家出現(xiàn)大批效仿古希臘、古羅馬風格建筑。

而在大衛(wèi)·斯蒂芬森最近的作品中,我們嗅到一種對都市文明發(fā)展的不祥預感,這種感覺來自大量相似的畫面—現(xiàn)代都市夜晚燈火通明的壯景。畫面明亮的基調(diào)和精巧的色彩表面上像在贊頌人類文明的成就;但同時似乎也在提醒我們,這燈火輝煌的代價是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破壞,支撐這白晝之夜所需的數(shù)千兆瓦電力來自無數(shù)堆積如山的礦物燃料。

阿拉斯戴爾·福斯特(Alasdair Foster)對話攝影師大衛(wèi)·斯蒂芬森

你是如何開始攝影的?最初的動力是什么?

我哥哥在高中時喜歡上了攝影,并在家里建立了一個小型暗房,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觸攝影。但直到在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學美術(shù)時我才第一次見到羅伯特·弗蘭克和李·弗里德蘭德這樣的攝影大師的作品,其中弗蘭克的《美國人》讓我了解到攝影作品是可以表達作者觀點的,這激發(fā)了我成為一名攝影藝術(shù)家的愿望。

你是什么時候移居到塔斯馬尼亞的?是什么吸引你來到這里?移居對你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1982年我移居塔斯馬尼亞。那時,塔斯馬尼亞大學藝術(shù)學院(University of Tasmania School of Art)邀請我前來任教。學院與我簽訂了4年期合同,約定我至少任教2年。第2年時,我被學院授予終身職位,主管攝影實踐的相關(guān)課程。

定居澳大利亞給我創(chuàng)作的最大影響,是讓我更好地認識到攝影在整個藝術(shù)范疇里的角色。在美國,攝影能夠獨立于其他藝術(shù)形式單獨存在,例如有許多專門的影廊、攝影雜志和影像出版機構(gòu)。而在人口較少的澳大利亞,攝影被歸類到更廣泛的藝術(shù)范疇內(nèi)。

給我講講南極系列作品是如何創(chuàng)作的?

我最初的攝影實踐大多為風景攝影。1980年代,風景攝影的風格愈加簡化,那時的我正專注于用針孔相機進行長時間曝光試驗,并喜歡拍攝一些近乎“空白”的環(huán)境景象。例如,我會將鏡頭瞄準海天相接之處,再使用長曝光淡化細節(jié),創(chuàng)造出極簡主義的影像。

我居住的海港城市霍巴特(Hobart)是澳大利亞通往南極的重要港口,這讓我有機會結(jié)識到許多曾在南極考察的科學家。通過他們帶回來的照片,我發(fā)現(xiàn)南極有著地球上最為單一的自然環(huán)境—進入南極洲內(nèi)陸幾公里后,目力所及便只有唯一的一種物質(zhì)—水,而它也只展現(xiàn)為一種形態(tài)—冰。出于對極簡主義的興趣,我立志一定要去那里拍攝。

經(jīng)過幾次嘗試,1991年,我終于有幸與澳大利亞南極司(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澳大利亞負責南半球海洋和南極科考的政府部門)的科考隊一起,兩次踏上南極的“冰地”。在第二次探訪中,我在位置偏遠的拉斯曼丘陵(Larsemann Hills)的考察站停留6周時間,完成系列作品《冰》(The Ice)。

從南極的極簡主義風格攝影,到歐洲羅馬式建筑穹頂?shù)募氈驴坍?,這之間的跨度可謂驚人。你是如何完成視角轉(zhuǎn)換的,特別是在塔斯馬尼亞與歐洲相距千里的情況下?

《穹頂》(Dome)系列的拍攝也得益于偶然的機會。1993年我獲得由澳大利亞藝術(shù)理事會(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提供的工作室居住計劃(Studio Residency)項目,前往意大利北部。項目開始前,我在意大利游覽并參觀了位于羅馬的萬神廟(Pantheon)—世界上最偉大的穹頂建筑之一。我曾在1984年造訪過萬神廟,那次游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故地重游讓我意識到,在萬神廟我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與南極洲給我?guī)淼母惺芊浅O嗨?。于是,在接下來?個月里,我開始專注拍攝意大利的各處穹頂建筑。

你能描述下《穹頂》項目的拍攝目標嗎?

最初,我只拍攝位于意大利的穹頂建筑。1995年,這些作品在澳大利亞展出,接著又在蘇格蘭的Fotofeis攝影節(jié)和紐約Julie Saul Gallery畫廊(我的代理商)展出。這時我開始思考將《穹頂》這個項目的拍攝延伸至整個歐洲的穹頂建筑,然后集合這些照片出一本書?!恶讽敗罚?993~2005)和《拱頂》(Vault)(2003~2009)兩個項目都探索了嚴肅而系統(tǒng)的拍攝方法,對此類被賦予超越意義的建筑進行一種類型學的記錄(類型學攝影屬于觀念攝影,最初的使用者一般被認為是德國攝影家貝歇夫婦(Bernd Becher/Hilla Becher)。這種記錄方法展示了穹頂建筑在世界各地,不同建筑風格影響下以及幾千年的時光中,不斷發(fā)展變化出的各種形態(tài),為觀者創(chuàng)造出更加深刻的敬畏體驗。

你花了10余年的時間在《穹頂》系列的創(chuàng)作上,也出版了許多相關(guān)書籍。在這期間,你從你所拍攝的建筑上領(lǐng)悟到了什么?

《穹頂》的拍攝過程加深了我對早期建筑設(shè)計師及建造者們的尊敬。從羅馬式、哥特式到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他們將磚石建筑技術(shù)所能表達的意義拓展到極限。同時,一座建筑一般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才能竣工,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現(xiàn)代社會所缺少的。

獲得這些歷史和宗教建筑的拍攝許可是否很難?

《穹頂》和《拱頂》的拍攝都很順利,利用了自然光和長時間曝光的拍攝方法。拍攝時只需將裝有膠片的中畫幅相機鏡頭向上放置在地板上。不使用三腳架,獲得拍攝許可就容易多了。為了讓相機免受地板震動,我會在相機和地板之間加入一只豆袋。忘帶豆袋時,我會用澳航提供的飛機襪盛滿干燥米粒作為替代。

星空題材的照片與穹頂?shù)娜嗽焯焯?,二者的?lián)系相對明顯。這兩類題材的拍攝過程相互之間有啟發(fā)嗎?

我一直喜歡夜間攝影,早期的許多塔斯馬尼亞風光照片都是在夜晚用長時間曝光的方法拍攝的。在《穹頂》項目開始后的1995年,我開始《星圖》系列。這兩個系列在許多方面都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它們都源自向上看的經(jīng)驗,以及對“崇高美”中精神空間的追求;它們都用長曝光的方法展現(xiàn)了之前看不到的景象;從中,我們都能看到復雜精巧的圖案。

你的近期作品展現(xiàn)了城市夜晚地平線上的光怪陸離。這個系列是如何開始的?你為何拍攝這一主題?

我越來越意識到,光不僅在攝影中居于核心地位,還是我許多攝影項目中最能表達象征及暗喻意義的元素,包括《穹頂》、《拱頂》和《星圖》?!饵c亮城市》(Light Cities)延續(xù)了這一點,從感性層面,將城市夜晚的燈火輝煌作為“崇高美”的有力表達。從黃昏時分到第二天清晨,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城市燈火通明,將黑夜變?yōu)榘讜儭5c此同時,可貴的能源就這樣白白流失,并造成光污染。人類文明中的這種消費主義傾向在此暴露無遺。

《點亮城市》中的璀璨明亮的燈光對我來說卻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隱喻。它昭示了工業(yè)文明的雙刃劍效應(yīng):突飛猛進的全球城市化進程創(chuàng)造了許多里程碑式的“崇高美”案例,當驚嘆之聲四起、人類的壯志雄心被大肆夸贊之時,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環(huán)境大災難的恐懼也悄悄襲上人的心頭。推動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發(fā)動機,它的燃料也正吞噬著人類自己。

你在紐約和東京等世界許多城市拍攝了地平線。當這些影像在你的藝術(shù)視角下逐漸形成連貫的視覺風格時,你有沒有感到這些城市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事實上,我開始意識到,在城市化的同時,全球化還讓現(xiàn)代都市變得整齊劃一。雖然地理位置會讓城市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如美國西部及澳大利亞城市擁有較為寬廣的地平線,而其他一些城市因為地域的限制只能縱向發(fā)展。有著驚人相似的城市建筑讓城市之間的差別變得微不足道。

你拍攝時引起過的最奇怪的回應(yīng)是什么?

在拍攝《穹頂》和《拱頂》系列時發(fā)生過一些趣事—當我跪在地上取景,雙手雙膝著地時,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最虔誠的信徒!

地平線上都有些什么?

我至今仍在繼續(xù)拍攝《點亮城市》這個項目,并計劃在未來辦展出書。最近我完成了香港,曼谷和上海的拍攝。除此以外,我還拍攝視頻。在我自己的項目《點亮城市》中,我用慢速攝影的方法制作了視頻;我還與我的同事馬丁·沃爾克(Martin Walch)合作拍攝了德溫特河系統(tǒng)(Derwent River system)項目。

作為攝影師,你都學到了什么?

我學習到,成功需要三種因素同時具備—天賦、勤奮和好運。好運常常依賴于找到正確的觀眾或?qū)δ愕墓ぷ鞲信d趣的人,為你提供支持或幫你傳播。我認為觀眾對創(chuàng)意作品的反饋都是非常主觀的,也是藝術(shù)家難以預料的。一名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不能太“個人化”,也不能懷有“也許行”的僥幸心理,而是要真誠面對自己的興趣,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懈努力,直到作品誕生。在這個過程中,他或許有幸能找到一些對自己作品感興趣的人,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猜你喜歡
南極攝影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我去南極能住哪兒
來到南極要補課
關(guān)于建筑的非專業(yè)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南極大逃亡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20
難忘的南極之旅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WZW—bewell攝影月賽
旅游縱覽(2014年8期)2014-09-10 07:22:44
最美的攝影
焦點(2014年3期)2014-03-11 23:03:43
元氏县| 江山市| 上饶县| 锡林郭勒盟| 兖州市| 邵东县| 门头沟区| 綦江县| 静海县| 宜兴市| 栾川县| 峨眉山市| 斗六市| 花莲市| 尉犁县| 长春市| 辽中县| 双江| 满城县| 石柱| 保山市| 泸水县| 望城县| 赣州市| 卢龙县| 浦北县| 来安县| 大兴区| 东乡族自治县| 盈江县| 海盐县| 孟连| 尚志市| 绥阳县| 延寿县| 盐城市| 禹州市| 邵阳市| 廉江市| 武夷山市|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