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
一天,我興沖沖地放學(xué)歸來,放下書包,依偎在母親身邊幫著擇韭菜,卻沒注意到母親臉上的“陰云”。
“馨馨,你知不知道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wù)是什么?”母親低沉地問道。
“當(dāng)然是搞好學(xué)習(xí),爭取考上重點學(xué)校唄?!?/p>
“那你和班上的學(xué)習(xí)委員是怎么回事?”
“什么?”我呆住了,一種被誤會的委屈感讓我愣在那里。
“不是嗎?”母親側(cè)過繃得緊緊的臉,冷冰冰地盯著我,“你在日記中三番五次地提到他,不是有意思是什么?”
“不!”一種說不清的憤怒使我一時失去理智,“我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我只不過是羨慕他什么都棒。難道這都不行?你們沒理由翻我的日記!沒理由!”
母親吃驚地望著我。
我怒氣沖沖地站起來,進了自己的房間,隨著“砰”的關(guān)門聲,母女間的溝通之路被隔斷了。我傷心地倚著門框,任淚水在臉上流。
為什么父母不能理解青春年少的我們?為什么要偷看我們的日記?
我沖到自己的桌前,打開抽屜,找出已被翻閱過的日記,撕了個粉碎,也撕碎了一顆敏感而脆弱的心。
那個晚上,我第一次失眠,想了許多許多。
第二天清晨,我獨自吃過飯,將昨夜寫好的一封信留在桌上,怏怏地上學(xué)去了。
中午,我悄悄推開屋門,靜悄悄的,只有留給我的午飯和一封躺在桌上的信。我默默地打開信——
馨馨:
媽媽沒想到,無意間翻看了你的日記會如此傷害了你的自尊心。請相信,媽媽是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
你已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開始學(xué)著獨立思考了。正因為如此,媽媽才擔(dān)心你,怕你遇事想得不周全,你卻不喜歡再將心里話告訴媽媽了。孩子,你知道媽媽有多傷心嗎,媽媽這是不希望“失去”你??!不要怪媽媽,其實,媽媽好愛你啊!
回到媽媽身邊來,和媽媽做朋友,好嗎?
媽媽
淚水迷住了我的雙眼,我將信壓在胸口久久不愿放下來。
從此,我又有了一個嶄新的日記本,媽媽也不再亂翻看了。我與媽媽之間的隔閡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漸漸地,我與媽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少年朋友,這似曾相識的故事引起你怎樣的思索呢?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無非是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吃苦頭,怕孩子不能應(yīng)付面前的困難,怕孩子交上壞朋友,怕孩子走不出心理的困境……
少年朋友,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形成閉鎖心理,希望有一方獨享的心靈空間,是自然的需求,但是,對父母大吵大鬧會傷害父母愛你的那顆心。你忍心嗎?
我們該怎么辦?
小A說:“既然父母選擇偷看日記以達到了解我的目的,我便將計就計,利用他們的手段達到我的目的,讓他們放心我,信任我?!?/p>
小A知道父母怕他交友不慎,就在日記中對每個朋友作了適當(dāng)?shù)拿枋?,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思,并且找機會與父母談心。結(jié)果,他既讓父母不再偷看日記,又練就了一手好文筆。
小B說:“我發(fā)現(xiàn)父母偷看日記后,不動聲色,日記內(nèi)容悄悄變了,將與自己的對話變?yōu)榕c父母的交流?!?/p>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很想知道我們想什么,需要什么。于是,我就常常寫上這些。對父母有些不好當(dāng)面講的建議,也婉轉(zhuǎn)地寫在日記上,后來,父母看我真的逐漸成熟了,也就不再看我日記了?!?/p>
這些做法啟示我們:一是當(dāng)父母偷看日記時,要講究“抗?fàn)帯钡牟呗?,要有禮有利有節(jié)。偏激的方式不僅會激化矛盾,而且也證明自己真的沒長大,讓父母無法尊重、理解和信任你。二是要加強與父母的主動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父母也就不會再貿(mào)然“探秘”,他們會為你的成熟而感到欣慰的。
如果我們把日記看作是心靈的獨白,比作心中的一塊圣潔的獨享天地,那偷看日記的人就是貿(mào)然闖入者。當(dāng)這闖入者是你應(yīng)該尊敬的人,而這人又是為了愛你、保護你,才寧愿擔(dān)著冒犯你的風(fēng)險而闖入,你該怎么辦?是魯莽地將闖入者推出去,再重重地將心靈之門關(guān)閉,還是如前面兩個同學(xué)一樣,讓闖入者領(lǐng)略一下這方天地的風(fēng)光,使其放心滿意地自行退出呢?
少年朋友,相信你會有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