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文
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教材,注重學生在聽、說、唱、演等活動中學習并運用英語知識。但很多時候,課堂上學生的紀律很難調(diào)控。尤其是在玩、演等活動中,學生雖然興致勃勃,但卻高聲喧嘩;教師疲于維持課堂紀律;學生變得浮躁,不能靜心思考;結果很多學生學習的興趣銳減,兩極分化情況越來越明顯,從而導致了小學英語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課堂上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紀律約束,但過分強調(diào)紀律,又怕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不強調(diào)紀律,學生就很難調(diào)控,所以既要有良好的教學秩序,又要使課堂活起來,還要達到活而不亂,這樣就必須在教學秩序、課堂紀律與課堂的活躍度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才能使課堂教學行之有效。
一、與學生溝通,用真誠和愛感染他們的心靈
建立寬松、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教育教學行之有效,使師生之間相互信任、尊重和理解。這樣學生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老師及知識的接受性。久而久之,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增加,就會慢慢地向老師敞開心扉,課堂上就能奏出和諧、美妙的樂章。
二、利用簡短的課堂用語,使課堂秩序行之有效。
小學四年級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有限,大段的課堂用語學生難以理解,所以教師的課堂用語應簡練,如需要學生保持紀律時,可以說:one,two,three,噓噓,Be quiet !(同時豎起食指貼在嘴上),但一定要切記動作不要夸張,如果夸張反而起反作用,學生會哄堂大笑,從而導致課堂秩序更亂。再如需要學生停止某一活動時,教師可以說:One,two,stop!拍手兩次,第三次做暫停手勢。類似這樣的課堂用語、指令語,既可以節(jié)省課堂時間,又能有效的提醒學生保持課堂秩序,更有利于課堂上活動的銜接和轉換。
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使教學內(nèi)涵更豐富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應避免單調(diào)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是讓課堂具有吸引力。四年級的英語主要應采用活動課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的體驗與參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出發(fā),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并能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四、運用各種課堂活動的方法
1.發(fā)口令做動作:老師發(fā)指令,學生做動作來表達理解,教師再用多種新的方式來重新組合指令,一旦學生能說的時候,反過來由他們對教師發(fā)指令或互相發(fā)指令。
2.傳話:可利用學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按橫排或直行來進行比賽,也可以每兩個橫排或兩個直行為一組。教師低聲對每組的第一個學生來說一個單詞或句子,要求依次低聲傳下去,由每組最后一個學生起立大聲重復,傳話又快又準的為優(yōu)勝。在一個時期時,傳話的內(nèi)容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可以逐漸增大,以便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3.動作猜謎:一組中的一個學生做表意動作,模仿某一動物或動作,另一組學生必須用英語說出是何種動物或動作,表意動作也可以是表示大家熟悉的內(nèi)容,要求對方用英語說出。如:在教“cat”一詞時。模仿其叫聲,或模仿?lián)崮ω埖膭幼?,再要求猜出,并大聲說出“cat”。
4.自我認識:參加者每個人背上貼一張小紙片,紙片上寫著一個物品,物名最好是教室內(nèi)能看到的東西,但每個人并不知道自己背上的小紙片寫著什么,游戲開始,大家就在走動中互相提問,要求對方用Yes或No來回答,當猜出自己背上的小紙片上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把紙片拿下來。
5.表演:發(fā)動學生親自制作道具,參加表演,表演課本劇、唱歌、跳舞、會話等。
6.競賽:包括個人搶答競賽(教師出要求,學生自由搶答)、分組競賽(將學生按實際情況分成幾個小組,組與組之間開展學習競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師生競賽等。競賽形式易調(diào)動學生的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zhì),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7.同桌交往式:給每個學生找同桌(partner),比較容易控制,這種學習的效率也較高,起到了互問互答、互糾互幫的作用,最終起到了生生教學的作用。
8.Bingo游戲:在Bingo卡的9個空格上隨意寫上9個單詞或短語,老師每次隨意讀出其中3個,學生對照所填寫的Bingo卡劃去聽到的單詞或短語,如果劃去的單詞或短語成橫線、豎線或斜線(任一方向)就喊 “BINGO”,最快的勝出并獲得獎勵。
9.單詞接龍:老師給出一詞,學生接上另一詞,要求該詞詞首的字母與給出的詞尾的字母相同,依次接下去。這種游戲可調(diào)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總之,教師要用自己的真誠和愛搭建一座溝通學生的橋梁,使他們能夠充滿朝氣和活力,充滿學習的動力和信心。要改變過去那種沉悶的課堂,讓行之有效的課堂秩序與靈動的課堂活動相結合,形成一種既靈動又不失秩序的新型的有效的英語課堂。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