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然
在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身著單衫的三毛頂著寒風,去給掌柜打酒,路邊園丁正在給樹干綁上稻草?!辈挥弥谎云Z,三毛“人非草木”的境遇已經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的神經。三毛的單衫固然是難以抵御低溫,不過,給樹木穿上稻草外套會讓它們感覺到溫暖嗎?
有人曾經向這種“為樹穿衣”的做法開炮,認為給樹穿衣就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樹木根本無溫可保。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分析,只要我們搞清楚三個基本的問題,就足以判斷事情的真?zhèn)?。其一,行道樹究竟需不需要保溫?其二,如果行道樹需要保溫,這些綁在樹干上的稻草夠不夠給力?其三,除了保溫,這些“樹衣裳”會不會有其他的作用?
“反對者”說,樹木不會喪失熱量,所以根本不用穿衣。植物體自身產生的熱量很少,但是這絕不是說,植物就不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它們體內的熱量也會流失。
毫無疑問,凍傷是植物在自然界遇到的大麻煩之一。因為低溫首先會破壞細胞膜,使得本來嚴密的細胞膜上多出很多孔洞,細胞的代謝就無法維持。另外,當細胞中的水完全凍結時,產生的冰晶會破壞細胞中的細微結構,直接導致細胞死亡。再加上,絕大多數(shù)植物都是不會離開自己扎根的地方,再者它們也不能像動物一樣尋找溫暖的巢穴。如果碰上極端嚴寒,只能自己硬扛了。如此嚴苛的鍛煉,使得必須在嚴寒中生存的植物,在數(shù)億年的進化歷程中,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在溫度降低時,植物會通過合成特定種類氨基酸(如精氨酸和脯氨酸)或者蛋白質來提高細胞內液的濃度,使得細胞內液冰點下降,免于結冰之苦。如果溫度繼續(xù)下降,已經到了非凍結不可的地步,植物細胞(如楊樹細胞)就會盡可能將水放到細胞之間的空隙中,讓它們在那里結冰。這種細胞外結冰的策略也可以降低冰晶對細胞的傷害。
既然植物有自身解決問題的途徑,那最簡便的解決之道,就是培育耐寒的樹種了。近年來的育種工作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以楊樹為例,科研人員已經培育出能夠忍受-31.4 ℃低溫生長的品種。至于像雪松、云杉這樣的針葉樹種,就更不畏懼低溫嚴寒了。
當然了,為了園林的美觀,有時也會用一些來自南方的樹種。做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是必要的,如果有適當?shù)谋癖卮胧梢蕴岣哌@些植物的成活率,另外可以提高一些當年生的枝條的成活率,使其保持外形。當然,這樣的保溫就不能僅限于把樹干包起來,而是要把整個植株都保護起來了。不僅如此,這種方法限于溫度差別不是很大的地區(qū)。如果是把江南的荔枝、桂圓移植到東北,即便是穿上羽絨服,恐怕它們也難以經受那樣的低溫。實際上,樹干保溫對林木生存率的影響,還欠缺實驗證據(jù)。更多情況下,我們恐怕只是抱著總比沒有好的心態(tài)去做這件事的。
那么,這些樹木的外套還有沒有其他的用途?與之相關的研究很少,但確實有一些報道。比如,這樣的覆蓋是不是可以為樹木節(jié)省一些水分呢?同溫度相比,水分對于植物生長的影響會大得多。不過,樹干的蒸騰很低,那些運輸水分的組織并非暴露在外層。特別是對于那些栓皮層發(fā)達的樹木(比如橡樹),幾乎不會有水分從樹皮喪失。通常情況下,樹皮都需要保持干燥,濕潤反而會招來真菌等有害病菌。用稻草來保持水分,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用綁草繩的方式來誘捕那些在樹皮下越冬的害蟲。這種做法是確實存在的,但一般只適用于特定果樹上(如桃樹)特別種類的害蟲的捕捉。并不是所有樹木的害蟲都有在冬天鉆進樹皮的愛好。在日本,這種稻草帶被稱為komomaki,過去常被用來防止松毛蟲蛾的侵害,但后來有些研究表明,這些稻草陷阱最后抓到的益蟲可能比松毛蟲還多,因此,現(xiàn)在日本綁這種草帶更看重的是“給庭園帶來季節(jié)感”這種審美價值,而非防蟲害的實用價值了。雖然草繩不給力,東京還是嘗試過用其他帶子來保護櫸木不受一種名為黑肩毛胸螢葉甲的甲蟲侵害,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當然,我們如今在國內更多看到的是新移植樹木綁著草繩。想來,那不過是為了在移植運輸過程中防止樹皮損傷而加上的保護套,僅此而已。這樣來看,冬天給樹穿衣服,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更像是人類同情心泛濫的表現(xiàn)了。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