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林語堂上世紀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教英文課的時候,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望眼欲穿。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里的東西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課堂變成了茶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吃,只是望著他。林先生卻大講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闭f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學生們哄堂大笑。林語堂微笑著招呼學生:“請吃!請吃!”教室里響起了剝花生殼的聲音。林語堂宣布下課,夾起皮包飄然而去。此后,每逢林語堂講課時,總是座無虛席。
林語堂痛恨上課點名,但他的學生卻從不缺課。他上課時,教室里總是擠得滿滿的。一則因為他的名氣響,再則他的課講得確實有水平。他的腦子里似乎沒有多少師道尊嚴。講課講得興濃、得意忘形時,居然會像家居那樣,將兩只穿著皮鞋的腳蹺到講臺上。學生們先是大愣,后來也就習慣了。
林語堂還有一項絕招,就是以“相面打分”,他所教的英文課程,從來不舉行考試,每當學期結束前,要評定學生成績,他便坐在講臺上,拿出學生名冊,一一唱名,被點到的學生,依次站起,他如相面先生一般,略向站起的學生,看了一看,便定下分數(shù)。對沒有十分把握的學生,他就請對方到講臺前,略微談上幾句,然后定分。
有人問他,怎么能憑外表來打分數(shù)呢?他說:“假如我只在大學講臺演講,一班五十幾個學生,多半見面而不知名,小部分連面都不認得,到了學期終,叫我出十個考題給他們,而憑這十個考題,就定他們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做!”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憑著超強的記憶力,全班的學生幾節(jié)課下來后,自己便能直呼其名,然后他在課堂上,隨時點指學生回答問題。因此,還未到學期結束之時,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程度,他心里早已有數(shù),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訣。
據(jù)當時上過林語堂課的學生們回憶說:“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數(shù),其公正程度,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所以在同學們心中,無不佩服?!?/p>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