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
“我以為寫的是浦東的清明上河圖,其實是一摞人生的流水賬?!?/p>
這是上海作家夏商最新長篇小說《東岸紀事》的題記。因為感覺“先鋒小說之路基本走到了頭,想刻意去寫扎實一點、迎難而上的小說”。于是夏商用了近七年的時間,試圖刻畫出浦東開發(fā)之前市井的生活百態(tài),反映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命運。
在訪談中,夏商說:看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有不錯的評價,比如我有幾天收到張小波的微博私信,他留言說,你這小說比較牛逼。我和小波之前不熟,他也比較孤傲,平時不太夸人。所以說,當你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和應付地、沒有使用全部才華去做一件事,效果是不一樣的。
“長篇小說就是靠細節(jié)支撐起來的,如果沒有細節(jié),只剩骨頭,沒有脂肪,就好比一個女人沒有了風韻,就不美了。所以你必須用細節(jié)將故事?lián)螡M,《東岸紀事》就是不斷撐滿的過程?!?/p>
問:《東岸紀事》最早是什么時候動筆的?
答:大概2004年開始動筆,寫之前特地去六里鎮(zhèn)拍了一些照片,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沒有當年的痕跡了,浦東是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開發(fā)的,到了2004年六里地區(qū)已經(jīng)拆得差不多了。我對照著自己拍的這些照片,寫關于鄉(xiāng)村的記憶,慢慢地寫了一些段落。中間做普洱茶生意,有些分心,前前后后寫了近七年,去年上半年完成,然后在出版發(fā)表的過程中又作了一些修改。
問:《東岸紀事》讀下來與你此前的作品比較起來,感覺高了不是一個臺階。
答:可能是寫法比較扎實的原因吧,總體上有為老浦東樹碑立傳的感覺。先鋒小說從技術上講,很多時候是“畫鬼”,而寫實小說是“畫人”,畫鬼容易畫人難。先鋒小說有很多技法,它變化多端,但往往只是花拳繡腿,而寫實非常難,最好的小說家都會迎難而上。
你可以看到在《東岸紀事》里,我沒有逃避任何細節(jié),很多地方我都頂上去了,而先鋒小說可以通過技巧避開,普通讀者也看不出什么破綻。但寫實小說,一拳就是一拳,必須拳拳到位,才能擊中要害,否則很難擊倒“小說”這個敵人,所以我寫《東岸紀事》真的苦不堪言,過程中不斷遭遇“制作標本”這樣的問題。
讓我悟到妙義的還是聚斯金德的《香水》,它對香水的描繪很詳盡,讓讀者讀完小說后還能了解很多香水知識,當然,如果把制作香水的過程抽掉,故事還是成立,但會單薄很多,因為它失去了活色生香的細節(jié)。
長篇小說就是靠細節(jié)支撐起來的,如果沒有細節(jié),只剩骨頭,沒有脂肪,就好比一個女人沒有了風韻,就不美了。所以你必須用細節(jié)將故事?lián)螡M,《東岸紀事》就是不斷撐滿的過程。如果把長篇小說視作一個女人體的話,每個地方都要豐腴勻稱才是一個美人。先鋒小說會有形式感,而寫實小說則是“笨活”,我想你說的“高”就在這方面,因為我沒有避開難點,始終在迎難而上。
“對一部偉大的小說來講,才氣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反倒是笨拙的、像手藝人一樣的寫作才是真諦。”
問:《東岸紀事》在語言、人物刻畫、技巧方面都很成熟,有沒有特別找一些書來讀?
答:我寫一部新書前,一般不看其他作品,以免被干擾。《東岸紀事》是《乞兒流浪記》完稿后的一部長篇,當時就覺得我的先鋒小說之路基本走到了頭,想刻意去寫扎實一點、迎難而上的小說。
這應該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更早的時候大概也有這種能力,但因為偷懶等原因避開了。1997、1998那幾年每年都會發(fā)不少中短篇,發(fā)表容易,影響也有限,決定干脆花幾年時間去寫個有意思的東西,沒想到一寫就寫了六年多。
過去寫作比較浮躁,發(fā)表太容易,對自己要求不高,反正寫了就能發(fā),約稿不斷,有些雜志還為你留好版面等你。慢慢意識到,這樣對小說創(chuàng)作是有害的,所以就去寫這樣一部大篇幅的長篇來挑戰(zhàn)自己。現(xiàn)在回頭看,花幾年時間沉寂下來寫作很值得。
寫完《東岸紀事》,最大的感觸就是覺得小說是個笨活,小說家寫到后來,拼的是“拙”,而不是小聰明。你之所以感覺這個小說比過去好,不是能力增長,而是以前小聰明太多。
很多作家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因為有才氣,所以愛用小聰明。但是對一部偉大的小說來講,才氣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反倒是笨拙的、像手藝人一樣的寫作才是真諦。
問:你說的寫實,并不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現(xiàn)實主義吧。
答:因為我畢竟是先鋒小說走過來的,和傳統(tǒng)作家經(jīng)過的文學訓練不一樣。所以《東岸紀事》整個小說看似結構四平八穩(wěn),但還是有很多變化,這就是多年文學訓練的結果,包括對語言的控制,起承轉合的把握,以及一些只能意會的文學觀念。
我覺得真正的先鋒小說家,是姿態(tài)的先鋒,而不是文本的先鋒。有些小說你一看就知道不是傳統(tǒng)作家寫出來的,他們肯定寫不出來,因為沒有經(jīng)過文學的整體訓練。
《東岸紀事》雖然骨架是一個時代的鄉(xiāng)村記憶,但真正寫的還是人,這才是文學最終要完成的使命。所以我們之前可能還是偽先鋒派,關心的可能不是人,而是語言、文本、技術之類的東西。
你看跟我同輩的小說家像艾偉、畢飛宇、張旻、韓東的長篇,文本都越來越歸于常態(tài),但在寫實的外套下還是能看出先鋒的意識,包括文本、結構、語言的能力,都和傳統(tǒng)作家迥然不同。
《東岸紀事》帶給我的最大價值是,對挑戰(zhàn)性的題材充滿斗志,而過去往往繞開,往虛里寫,現(xiàn)在黃書啊同性戀啊都不在話下。當你硬著頭皮往敵人陣地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突破后的快感是很強烈的。
問:你的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寫小說是往敵人陣地沖。
答:對,這個陣地一個是指專業(yè)知識。比如《東岸紀事》里面關于風土人情的東西,要查很多資料,詢問很多浦東鄉(xiāng)親,要去采風和考證,這些東西不能有穿幫。小說家有這樣的義務,讓讀者讀完一部小說之后,懂得一些額外的知識。
另外一個是邏輯的陣地。你寫小說,一開始搭個框架,等有了人物性格、情節(jié)的出路,故事自己會形成一條大道,有些人卻非要走獨木橋,以至于越看越別扭。小說的邏輯就是生活的邏輯,還原生活并不是那么簡單。
“改成普通話里夾少量滬言,盡量用大家熟悉的詞,比如“阿拉”;另外還造了一些上海話新詞。”
問:《東岸紀事》是一口氣寫下來,還是反復修改后的產(chǎn)物?
答:第一年的時候三分之二就寫完了,對話都是上海話,我拿給一些朋友看,覺得還是有障礙,比如“不是”寫成“弗是”,后來就改掉了,改成普通話里夾少量滬言,盡量用大家熟悉的詞,比如“阿拉”;另外還造了一些上海話新詞,比如“面熟目生”,北方人也能看懂。最后小說的上海話韻味還在,外地讀者的閱讀障礙也較小。
另外,比如關于上海方言的部分,就花了我不少筆墨,喬喬去鄉(xiāng)下小飯店應聘的時候說上海市區(qū)話,馬上被識破,人家不想雇用說市區(qū)話的服務員,喬喬馬上意識到,改口說浦東土話,就被錄用了,這段我覺得挺有意思。
確實是這樣,浦東土話和上海市區(qū)話確實有個等級的問題,直到今天也還是這樣,骨子里上海市區(qū)的居民還是有點歧視鄉(xiāng)音很重的浦東人、青浦人、松江等郊縣人。
問:你是說,寫了三分之一的時候有意識地把上海話改回普通話了?
答:對,其實上海話的韻味還在,但對話的主體都用普通話了,畢竟不僅是寫給上海人看的,南方小說家在語系方面一直比較吃虧。
問:比如楊顯惠會在甘肅方言下面加注。
答:我覺得小說還是少加注比較好,總之北方語系比南方語系合算。
問:故事線索方面是怎么考慮的呢?
答:我覺得小說的脈絡自有其神奇之處,小說本就存在,只不過作者把它找了回來,聽起來很玄妙,但確實有它道理。小說最初的部分是作者在寫,后面絕大部分是小說自身的邏輯在寫,有很多故事寫不下去了,作者覺得敘述不舒服,就是違反了小說的邏輯和規(guī)律。跟著小說的邏輯去寫,人物和故事自然會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