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ra
2005年夏天的那場《快樂女生》上至大媽,下至幼童都不會忘記,那一年的快女,成了所有人一起經(jīng)歷的一件人生大事。當時和大部分85后一樣,所有的海選和決賽,都是大學宿舍里熱議的話題。其中包括了當時系里唱歌最好的女生,去參加了當年的海選。也包括室友從此成為了周筆暢的歌迷,她說她媽喜歡的是李宇春。那次的選秀無疑是具有時代性的,顛覆了所有人對偶像的定義,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偶像可以離我們這里的接近,最大的功勞大概是它發(fā)明了全民公投這讓所有人為之血脈噴張的比賽機制。也許很多年后,人們回想起我們擁有最初的投票權,會想起那一年的快樂女生。當然更重要的是,那一年產(chǎn)生了全民偶像: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
常常想,為什么就是那一年,快女會如此成功,成功到后來者無法復制。是因為選手優(yōu)秀,節(jié)目操作成功,抑或是,觀眾的饑渴。后來想想大概是時代決定的吧。那一年,許多的八零后走在求學的最后一個階段,迷惑于我們的未來?;蛘邞嵡嘀?,或者頹廢著。我們大部分并不清楚,普通的我們,可以擁有什么樣的夢,期待著有人告訴我們,一個普通人能完成怎么樣的夢想。也正是那一年,快樂女生,李宇春告訴了我們,最平凡卻最閃亮的夢。所以我們?yōu)橹畾g呼雀躍,現(xiàn)在看來那一年的選秀夢很熱血。
畢業(yè)后好多年,都沒怎么看選秀節(jié)目了,而選秀節(jié)目在一輪消耗后,也就成為了中國式的強制管制的對象。足足沉寂了7年的選秀圈,直到去年《中國好聲音》出現(xiàn)。據(jù)說是個聽聲不看樣子的節(jié)目,就很為節(jié)目組擔憂。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樣子在這個年代,真心是可以控制的。所幸最后并沒有成為屌絲逆襲,丑女大翻身的戲碼。幾位特色明顯的選手,以及導師制度的出現(xiàn),讓節(jié)目得到了空前的成功。這讓選秀節(jié)目看到了又一次春天的可能。
果然,2013年的夏天,選秀節(jié)目就像雨后春筍般,整個暑假,我們可以看到29檔各個電視臺舉辦的選秀活動。連從來不和各大衛(wèi)視肉搏的央視也推出了《最美和聲》。在空前盛況下,看來這個暑假,不光選手不夠用,評委不夠用,高級音響不夠用,連遙控器也不夠用了。對于選手不夠的問題,《中國好聲音》很驕傲地說,自己的后臺了得,各種商演、專輯、廣告有的是,就怕你不來。而《中國夢之聲》和《快樂男聲》以學院的方式,希望能在選手中提升出大眾喜愛的千里馬。更有導師包辦婚姻,曾一鳴這位逆襲成功的屌絲大概只能出現(xiàn)在與國際章有關的娛樂版了。有人播種,有人收割,也是樂見的好事,總比我們永遠只能聽到選秀冠軍零作品,與公司解約等等負面新聞好。這也看出了選秀節(jié)目,看到了1.0和2.0模式粗放和圈養(yǎng)的問題所在,并且有人在想法子修復漏洞。當然3.0時代也有自己的問題。
選秀與音樂無關?
對于中國式選秀的種種,歸根結(jié)底,會回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世。我們從來沒真正地正視過翻版導致的唱片業(yè)蕭條,卻都愛看評委老師用他那墨水來點評眼前這些前途未明的音樂青年。如果可以的話,大概這位老師會說,還是趁早改行,回家賣賣手機也許以后就是喬布斯了,成不了也能組織個小康家庭,但唱唱歌,在中國未必能成為杰克遜,甚至連三餐都成問題。而關于大牌評委愛秀、裝酷、賣萌,大概都是大家所樂見的吧。如果觀眾喜歡的是非常專業(yè)的點評。那相信大牌們也不會冒著被臺上選秀質(zhì)問:“親,你學過音樂嗎?”的風險來上場。但答案是,大部分嘴賤的我們,就是罵罵,然后繼續(xù)邊捧著爆米花邊看著。選秀節(jié)目,電視節(jié)目,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嚴肅的命題。玩娛樂精神、搞煽情故事、請大牌明星、毒舌評委、屌絲逆襲,這不都是你們心中所想嗎。
青春熱血VS煽情狗血
為何我們都如此執(zhí)著于看秀、做秀?其實電視臺的收視率也大可多拍幾部狗血電視劇來增加。明星求曝光可以多來幾個緋聞來求真相。何必來選秀節(jié)目玩真性情。至于想唱歌的,也是可以找找干爹、賣賣萌、考考音樂學院。大概,觀眾和制作人都了解,再狗血的劇情都是虛構的,比不上真人秀來得過癮。而曝光率也有利益最大化的公式,如今打造一個明星,已經(jīng)機構化,在分析各種因素后,相信你也會選擇以評委的身份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你不是主角,還能是老師。主秀不是你,無需又唱又跳獻媚惡心。還有點心、純凈水、咖啡、奶茶、瓜子、花生任君選擇。至于價位,還是按身價來。這是一次完全零劇本角色扮演。不用背劇本,可以跟導演、隔壁位置、隔壁的隔壁位置的嗆聲,下來一句節(jié)目效果完事。收錢吵架算是非常讓人痛快的宣泄方式了。在這個平時個個有臉有面的圈子,見面大概只能你好,好久不見,如此單調(diào)。至于在選秀和找干爹的掙扎,是比較大的。但是干爹不常有,而干女兒不絕。讓綁定干爹跟后宮甄環(huán)傳差不多,好的可以有點小名。不好的下場就不好說呢。而選秀卻相反是勵志劇。為了夢想,努力不息。如果作為一個普通人,從投資回報來講。選秀是最有保本,穩(wěn)健性的投資,當然也需要運氣和實力。
青春不再,秀不再
其實再說白了,選秀選的也是青春,就像哈林所說的,遇到中國好聲音的時候,他已經(jīng)時隔七年沒有發(fā)片了。流行音樂本來就是殘酷的舞臺,更新?lián)Q代很快,年輕的群眾喜歡新的歌手。一晃八年過去,如果有時間,去重溫一下2005年的快樂女聲。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看選秀的心態(tài)變了,選秀節(jié)目也變了,當年曾經(jīng)去過海選的女生說她現(xiàn)在依然喜歡唱歌,但那終究不能成全她生活的全部。有時候音樂夢是奢侈的,所以才會讓這么多人前赴后繼地追逐著。而室友依然每年都會去聽周筆暢的演唱會,她說那是她的音樂信仰。而那年的快女冠軍,今年坐上了快男的評委寶座。欣慰的是,讓我們看到了她對待音樂認真地做筆記。臺上浮躁與臺下的淡定,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