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娟
小朋友們,你們都用過吸管吧?那么,你們知不知道吸管是誰發(fā)明的?吸管為什么能吸飲料?吸管有危害嗎?如何選擇安全的吸管?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去探尋答案吧!
吸管是誰發(fā)明的?
吸管的發(fā)明者是美國的馬文·史東,發(fā)明于1888年。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降低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天然麥稈來吸飲,可是天然麥稈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當時,美國有一名煙卷制造商馬文·史東,從煙卷中得到靈感,制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幾下,發(fā)現(xiàn)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當塑膠發(fā)明后,因塑膠的柔韌性、美觀性都勝于紙吸管,所以紙吸管便被五顏六色的塑膠吸管取代了。
吸管有危害嗎?
要想知道這個答案,我們就先要了解吸管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塑料吸管主要成分一般是聚丙烯,這種物質(zhì)在70℃-80℃比較穩(wěn)定,但是超高溫情況下可能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
相對彩色吸管,透明吸管則更安全。彩色吸管以及劣質(zhì)的無色吸管,長期使用后都會對人體的肝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造成危害,尤其是經(jīng)過高溫燙過之后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吸管為什么能吸飲料?
地球周圍包著一層厚厚的空氣,稱為大氣層。哪里有空氣,哪里就有大氣壓力。把吸管放進杯中,吸管里外都有空氣,都受大氣相同的壓力。我們一吸吸管,吸管里面的空氣被吸走了,吸管里水面壓力就比吸管外面的壓力小。這樣,大氣壓力就會把飲料壓進吸管,使吸管內(nèi)的水面上升,飲料就進到嘴里了。
如何選擇安全的吸管?
首先是“看”。要看看吸管的外包裝有無QS(質(zhì)量安全標識);吸管有無顏色,如果有顏色的話,吸管的安全性會降低,顏色深的那種要特別引起注意;吸管內(nèi)有無黑點雜質(zhì)或破的氣泡,因為這都是不合格產(chǎn)品的特征。
其次要“聞”。在吸管未接觸飲料前要聞一聞有無刺鼻的異味,如有異味,說明肯定是問題吸管。
第三是“捏”。如果捏一下吸管就扁了,那就說明這吸管是用比較薄的材料制成,質(zhì)量較差,在使用過程中會很容易就被吸扁。
知道了這些答案,我想提醒小朋友們,盡量少用吸管。我們平時喝的牛奶、可樂等完全可以用杯子喝,并不需要使用吸管。即使需使用吸管,也要注意盡量選擇透明的吸管,而且不要用來喝熱的東西,不要讓吸管在飲料里停留太長時間。
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快將你們知道的科學小知識告訴爸爸媽媽吧!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