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通過工程實踐總結(jié)了直接影響地基處理的方案選型和造價問題。例如濕陷性黃土、砂土、礫石等地基處理方法均不相同。要求我們深讀地勘資料,對土質(zhì)進行深入了解,做出合理的地基處理。
【關鍵詞】振沖樁;載體樁;換填墊層法
1. 工程概況
筆者在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新都市花園的21#樓工程設計中,遇到了較為復雜的地質(zhì)情況。該工程場地地貌單元屬Ⅰ級黃土臺塬中后部,微地貌屬古河道,地基濕陷性平面分布極不均勻,為北段弱,南段強,地基濕陷等級為Ⅰ級(輕微),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地基土中普遍夾淤泥質(zhì)粉質(zhì)粘土、粉細砂、礫砂、含泥圓礫薄層或透鏡體,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zhì)水平方向變化較大,整體屬中部硬,東西兩邊軟場地,為典型河流相沖擊沖洪成因地層,20.0米以上為非均勻地基土,20.0以下基本為均勻地基土。該21#樓是15層剪力墻住宅,地基設計等級為乙級,擺向為一單元在西南角,七單元在東北角,為傾斜50度,樓總高43.000m,帶一層地下室,地下室底標高為-2.400m,樓總長164.500m,用沉降縫分為七段,每單元一段,南部2個單元地基土以粉質(zhì)粘土為主,強度低,均以可塑為主,局部硬可塑,局部軟塑,平面從南向北,從軟塑~硬可塑,沒有較硬的地基土層選做樁端持力層,中間單元地基土均為圓礫,七單元也是軟土層。本場地地基,正像我們常說的“牛背梁”地基,兩邊軟,中間硬。
2. 常用地基處理方法
(1)遇到這種地基,可將基礎根據(jù)不同地基土層情況徹底斷開,一、二單元與三~六單元、七單元間沉降縫從上而下貫通基礎筏板,使這三段建筑能夠自由沉降,這樣即使地基產(chǎn)生局部不均勻沉降,也不至使筏板及上部結(jié)構(gòu)斷裂。載體樁、鉆孔灌注樁、CFG樁復合地基、振沖樁都是這種地基的常用樁型。
(2)載體樁,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樁基形式,由混凝土樁身和載體構(gòu)成,載體是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擠密土體三部分構(gòu)成的承載體。載體樁樁長為混凝土樁身長度加載體高度。它在鋼筋混凝土沉管樁擴底的基礎上,對擴底進行填料,包括碎磚、碎混凝土塊、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礦渣等,填料量應以三擊貫入度控制,夯實擠密,從而大大提高樁基的承載力。
(3)鉆孔灌注樁,是一種直接在現(xiàn)場樁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內(nèi)澆筑混凝土或安放鋼筋籠再澆注混凝土而成的樁。具有施工低噪音、低振動、單樁承載力大、擠土影響小、含鋼量低等特點,但成樁工藝較復雜。
(4)CFG樁復合地基,是介于剛性樁與柔性樁之間的一種樁型,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摻水泥加水拌和做填料,一般不用計算配筋,CFG樁與樁間土一起通過褥墊層形成復合地基共同工作。
(5)振沖樁,是利用振沖器借以高壓水成孔,然后投以碎石使之密實,在土體中形成一個密實的樁體。振沖樁的樁體與樁間土共同構(gòu)成復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3. 本工程地基實踐
3.1 本工程地基處理選取多方案進行比較,理論認為振沖樁有5方面優(yōu)點:
(1)振動力直接作用于地基深層軟弱土的部位,對軟弱土施加的振動側(cè)向擠壓力大,因而使土密實的效果與其它地基處理方法相比最好。
(2)對不均勻的天然地基土,在平面和深層范圍內(nèi),地基的振密程度可隨地基軟硬程度用不同的填料量進行調(diào)整,使用相同的密實電流值控制,以達到較為均勻的地基,滿足工程對地基變形的要求。
(3)施工機具簡單,操作方便,施工速度較快,加固質(zhì)量易控制,目前的施工技術(shù)最深可達30m。
(4)不需鋼材和水泥,僅用碎石、卵石、角礫、圓礫、礫砂、粗砂和中砂等當?shù)赜操|(zhì)材料,因而造價較低,與鋼筋混凝土樁基相比較,一般可節(jié)約投資三分之一。
(5)在天然軟弱地基中,經(jīng)振沖填以碎石、或卵石等粗骨料,成樁后改變了地基排水條件,可加速地震時超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有利于地基抗震和防止液化。
3.2 出人意料,振沖樁經(jīng)檢測,以粉質(zhì)粘土為主的地基未達到設計要求,我們到現(xiàn)場查看,對現(xiàn)場深挖3米,以便查看樁基情況,查找不合格原因,看到部分樁樁間距超過設計要求過大,部分樁徑不滿足設計要求,還有斷樁現(xiàn)象,還對施工過程是否規(guī)范表示懷疑,高壓水沖擊成孔、清孔就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水量未控制好,大量水滲入地基土,同樣影響地基承載力。決定在以粉質(zhì)粘土為主的地基范圍內(nèi)(地勘現(xiàn)場劃分)加固,在振沖樁之間補載體樁,上部3米用砂石墊層回填,下面見圖1載體樁平面定位圖。
3.3 施工載體樁要控制好與振沖樁之間的關系,碰到振沖樁載體樁將會打不下去,又會碰到種種困難。為減少經(jīng)濟損失,載體樁打完后可不再做單樁承載力檢驗,因為下部已有振沖樁,承載力計算值肯定偏高,上部還有3 米砂石墊層,故可不做單樁承載力檢驗,僅需在墊層做完后,按砂石墊層做承載力檢驗即可。經(jīng)檢驗最終滿足了設計要求,為合格地基。
3.4 現(xiàn)將本工程地基竣工實測結(jié)果抄錄于后: 21#樓正負0.000為105.980,筏板底標高為-6.900m,兩端頭土層分布為:101.11~99.01為素填土,99.01~97.51為黃土狀粉質(zhì)粘土,97.51~89.71為粉質(zhì)粘土,89.71~83.81為淤泥質(zhì)粉質(zhì)粘土。中間土層分布為:101.39~99.69為素填土,99.69~97.49為黃土狀粉質(zhì)粘土,97.49~96.09為含圓礫粉質(zhì)粘土,96.09~88.09為圓礫層。振沖樁樁長兩端為14米,中間為7米,載體樁樁長為14米。
3.5 2012年1月4日進行主體驗收,直至7月29日期間沉降觀測共18次,每次檢測28個點。下面列出2012年7月29日每個點最終沉降量,如表1、工程平面示意圖見圖2。
由上表可看出此工程沉降基本均勻,滿足規(guī)范要求。
4. 值得討論的選擇
振沖樁優(yōu)點很多,但是施工工藝需要利用振沖器振沖及高壓水沖擊成孔,造孔完成后,還需反復起落振沖器用壓力水進行沖洗,直至流出的水澄清,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滲入地基土的水量過多,即使填料充足,振沖密實,還可能會造成樁基最終檢測不合格,必須做好排水處理,否則大量水滲入地基土對地基的影響,是這個樁型的弊端。我們試想若不采用振沖樁,直接采用載體樁處理此地基結(jié)果會怎么樣?載體樁特別適用于建造在粉質(zhì)粘土、施工時不產(chǎn)生液化的粉土及承載力不高的軟弱地基上,對中間單元為礫石層的地基不太適用,穿透會非常困難?;谶@種情況我們可以將中間單元采用換填墊層法的方法處理,將填土等挖除至礫石層,然后用級配砂石回填,兩邊采用載體樁打密,這樣整片場地就類似于砂石層地基。用不同的地基處理辦法達到整樓相同地基的效果,這應該是處理地基的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待工程實踐或?qū)嶒烌炞C。
5. 編后語
通過讀前面杜艷、劉娜、白曉靜等三位青年專家論文,深為她們提出的建筑結(jié)構(gòu)設計中的“結(jié)構(gòu)桿系最佳組合”設計理論而高興。她們從不同的實際工程設計中,都論證了“結(jié)構(gòu)桿系最佳組合”設計理論,具有較深的有前途的學術(shù)與實用價值。很值得我們呈獻給讀者諸君。她們的恩師,我國知名建筑力學學者王潤昌教授說:這是拋磚引玉。假若在有興趣的讀者中,擬參加“結(jié)構(gòu)桿系最佳組合”設計理論討論,深望與我們聯(lián)系,以文會友,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