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就是陶藝了。
我是從一年級開始報名學習陶藝的。雖然每天都和泥巴打交道,有時候弄得身上和頭上都是陶泥,但這些都阻擋不了我對陶藝的喜愛。
還記得我剛開始學陶藝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用“泥條盤柱法”做杯子、籃子什么的。由于我剛開始接觸,什么也不懂,老在“作品”上涂一層厚厚的泥漿,把它弄得臟兮兮的,非常難看,有時候還沒做完它就倒了,成了一攤“爛泥”。但是我并不氣餒,老師也很耐心地輔導我、鼓勵我,直到我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為止。
教我陶藝的章老師很欣賞我學習的勁頭。她不斷地教我做一些新東西,對我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給予鼓勵,還經常在同學、家長的面前夸獎我,說我是她的“得意弟子”。這些鼓勵使我信心大增,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捏出的東西也越來越好。我相繼捏了茶壺、松鼠、企鵝、海寶、老虎、牛等不同的作品。爸爸媽媽把我的陶藝作品都收集在我家的玻璃書柜里,來我家的客人見了都“拍案叫絕”。
早在二年級的時候,我捏的“?!本蛥⒓恿怂囆g館的展覽,獲得了好評。在去年西城區(qū)的藝術比賽中,我精心制作的陶藝作品——“布老虎”獲得了一等獎。
最近為了參加北京市舉辦的“黃胄杯”藝術比賽,我又照著盧溝橋石獅的照片創(chuàng)作了一個作品——“盧溝石獅”。我先拿泥球捏出獅子的大致外形,拿尺子刻出一道縫,做成“嘴巴”,再把我精心做好的五官小心翼翼地安上,并用牙簽細致地刻出它的毛發(fā)和花紋,用“V字形對搓法”制作它的牙齒和指甲,用泥球做眼睛、鈴鐺……我時而后退觀察它各部分的比例,時而上前捏制和修補,桌子被蹭得“吱吱”響,眼看著“石獅子”就快成型了,我干得越來越起勁。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停了下來,對著那形態(tài)生動、玲瓏可愛的“盧溝石獅”滿意地笑了。只見它仰著頭,睜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向前張望,嘴巴微張,面帶笑容,左腳下還踩著一個美麗的繡球。指導老師和爸爸媽媽看了都贊不絕口,爸爸還不厭其煩地從不同角度拍了好多照片。大家就等著我獲獎的好消息吧!
媽媽說,陶藝就是“陶冶性情的藝術”。的確,陶藝的學習不但鍛煉了我的耐心和細心,還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當我將手中一塊不起眼的泥巴神奇地變成一件生動的作品時,我心里那高興勁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表達清楚的!
今后我還要繼續(xù)我的創(chuàng)作,爭取做出更優(yōu)異的作品。
(選自《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中年級》)
【簡評】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習作1要求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郭行健小朋友寫的是自己課余學習陶藝的經歷和感受。文章生動真實地描述了小作者學習陶藝的整個過程:開始遇到困難—不斷取得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透過字里行間,我們讀出了小作者知難而進、堅持不懈的可貴精神,也讀出了小作者對陶藝的喜愛和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