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文
編者按:在上一期雜志中,作者詳細介紹了江蘇鎮(zhèn)江出土的唐代銀質(zhì)和瓷質(zhì)茶器的形狀及功用。銀質(zhì)茶器出土于鎮(zhèn)江市丁卯橋一處唐代銀器窖藏,有茶釜、火箸、茶盒、茶則等,瓷質(zhì)茶器出土于鎮(zhèn)江市商貿(mào)中心大市口的一處唐代文化地層,有研磨器、茶碗、水注等。
二、宋代茶器
1.宋紅陶茶碾
碾:長方形,槽口合弧端尖,上寬下窄;碾輪:宛如車輪狀,中心鏤空,用以裝柄操作。碾槽殘長31.4厘米,寬3厘米;碾輪徑2厘米(圖14)。
宋代斗茶先斗色,再斗湯,斗法是先把半發(fā)酵的茶膏以凈紙密裹捶碎,而后用碾子碾成細末,放入茶盒內(nèi)備用。
2.宋陶磨研器
敞口,斜腹,小平底。內(nèi)腹刻劃豎線條,以器里為中心向器口呈放射狀分布。高6.7厘米,口徑19.5厘米,底徑8.6厘米(圖15)。
與唐代一樣,宋代無論團餅茶及散茶,皆需碾末點茶,茶研就成了重要的茶具之一。
3.宋褐釉帶把陶茶銚
平沿,折腹,平底,口沿上有小短流,一側(cè)有一管狀把手,上有一小圓孔,內(nèi)可裝木柄。高6.4厘米,口徑13.5厘米,底徑5.5厘米(圖16)。
茶銚為煎茶之器,
《蕭翼賺蘭亭圖》再現(xiàn)了煎茶、飲茶所用的茶器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畫面為一老一少僮仆正在煎茶備茶,面前放置一長案,案上有一風爐,爐上放置的就是茶銚,老仆左手拿著茶銚的柄,右手持夾攪動茶湯,小僮在分茶,具列(茶床)上放置茶碾輪、茶盞托、茶盒等器具。宋代有關茶銚的詩文較多,最有名的為蘇軾《次韻周穜惠石銚》:“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姜新鹽少茶初熟,水漬云蒸蘚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腳是輕安?!碧K軾認為銅銚煎茶帶有腥味,鐵銚又有澀味,石銚最宜泉水的秉性,并描述了銚的形制,是口部寬,腹部深,有流、有柄、無腳即為平底。
4.宋青白釉八楞形瓷湯瓶
喇叭口,細長頸,八楞形腹,假圈足,肩部一側(cè)設長流,對稱處設把手。高24.5厘米,口徑7厘米,底徑9.5厘米(圖17-1)。
銚子用于煎茶,湯瓶用于點茶,點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此湯瓶既用于煮湯,又用于點茶,是將茶粉放入盞內(nèi),點泡一些沸水,將茶粉調(diào)成稠狀,再添加沸水,邊添邊用茶匙擊拂。宣化下八里一座遼墓壁畫中反映點茶的場面,繪一張紅色高桌,桌上放有茶托、茶盞等,桌前擺一五足火盆,盆內(nèi)置湯瓶(圖17-2)。蔡襄《茶錄》云:“湯瓶,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p>
5.南宋褐釉玳瑁斑紋瓷茶盞
敞口,弧腹,圈足,圈足外壁有刮削痕,足低而厚。整器為黑、黃等色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玳瑁斑紋。胎米黃色,疏松,全器施釉,施釉不到底。高5厘米,口徑10.6厘米,底徑3厘米(圖18)。
玳瑁斑是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窯變結(jié)晶釉裝飾工藝,在黑釉中呈現(xiàn)出濃淡相間、黑黃等色交織的斑紋,如玳瑁背甲上的色調(diào),斑紋變化多樣,絢麗多彩,艷麗高雅。
6.南宋褐釉剪紙貼花紋瓷茶盞
口微斂,下腹內(nèi)收,餅足略內(nèi)凹。內(nèi)壁為剪紙貼飛鹿紋,外壁為玳瑁斑紋。高8.6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5.5厘米(圖19)。
剪紙貼畫是將剪紙紋樣直接貼在含鐵量高的底釉器上,再施一層含鐵量較低的竹灰釉,入窯高溫燒成。
7.南宋褐釉斗笠形瓷茶盞
大敞口,淺腹斜收,小圈足。碗內(nèi)透出黃褐、藍、鐵銹色的毫毛狀流紋,其狀如兔毫,外壁為玳瑁斑紋。胎米黃色,疏松,全器施釉,底部無釉。高5.3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3.1厘米(圖20)。
宋代斗茶都采用白茶,以黑褐盞最為適宜觀色。飲用前先把膏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碗內(nèi),再沏以初沸的開水,水面浮起一層白色的沫,看盞的內(nèi)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依據(jù)水痕出現(xiàn)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
8.南宋褐釉白乳釘紋柳斗瓷罐
卷圓唇,束頸鼓腹,腹下內(nèi)收,小平底。頸部飾白乳釘紋,上下問以凹弦紋,腹部為柳斗紋。胎褐色,器表無釉,口沿及器內(nèi)施褐色釉。高9厘米,口徑9.5厘米,底徑3.6厘米(圖21)。
此罐的用途可能是裝茶粉,將茶粉裝好后,罐口封起來,扎好儲存。
唐宋時期盛行飲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飲茶為韻事,他們不僅講究茶葉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對茶器也非常重視。鎮(zhèn)江出土的唐宋茶器占有一定的數(shù)量,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促進了鎮(zhèn)江茶文化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