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
摘要:民主作為一種政治現(xiàn)象,其發(fā)展中蘊涵著不以“特色”為轉移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于一個面臨民主化或者正經(jīng)歷民主化的國家來說,面臨一個抉擇:哪種形式的選舉組合更適合該國的實際。社會的和諧不是消滅利益的沖突,而是給利益沖突提供一個理性的博弈平臺?,F(xiàn)階段我國的利益表達機制還不健全,如何引導公民的利益是政府和社會面臨的迫切問題。本文的著力點在于從選舉本質出發(fā),對我國的代表選舉的實際情況進行文獻綜述。
關鍵詞:選舉 競選 代表選舉 民主
一、關于選舉本質的文獻綜述
(一)選舉的定義
對于選舉一詞的定義,《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認為選舉是一種具有公認規(guī)則的程序形式,人們據(jù)此而從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選擇幾個人或一個人擔任一定職務。①《不列顛百科全書》認為:“選舉是通過投票做出政治選擇的一種手段。它用選擇領導人來對某些重大問題做出決斷。選舉分為:公職選舉、罷免、復決和公民投票四類。”②美國學者珍妮·柯可帕特里克進一步提出“民主選舉不僅是象征性的,它還是競爭性的、定期的、廣泛的和決定性的選舉。在選舉中,政府的主要決策人由國民選出,而國民享有廣泛的自由去批評政府,發(fā)表他們的評論及提供其他選擇”。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前兩者是將選舉看做是一個實現(xiàn)民主的制度和手段,而后者則更傾向于討論選舉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我國對于選舉制度的研究起步較晚,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漸多了起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關于中國基層選舉方面的著作和國家間比較選舉制度的研究,成果頗豐。筆者在查資料的時候也注意到,各類核心期刊上刊登的基層選舉制度的文章也比較多。我國對于選舉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對于選舉和民主之間關系的探討不足。在村民自治層次,對選舉制度的競爭程度分析得不夠。而對于怎么設計合適的競選的制度,還基本沒有觸及。④
(二)選舉、競選、民主之間的關系
近代以來,民主的實現(xiàn)方式是間接的,代議制民主成為了民主的主要形態(tài),這解決了在地域廣袤的大國怎么實現(xiàn)民主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上海交大的張向奧認為“民主的核心便成了選代表,代表是不是經(jīng)過自由競爭的選舉產(chǎn)生的,就成了判斷某個類別政體是不是民主的關鍵”。⑤由此,他給民主下了個新定義,“民主方法就是那種為了做出政治決定而實行的制度安排,在這種安排中,某些人通過爭取人民選票取得做出決定的權力”⑥。此后,達爾、亨廷頓、薩托利等人,隨對民主理論有不同方面的拓展,但把競爭性選舉作為實現(xiàn)民主的根本并沒有變化。
選舉毫不含糊的成為民主的門檻,“以自由的、公平的和競爭性的選舉為根本特征的選舉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⑦”,沒有選舉,民主只是“水中月”、“鏡中花”,是海市蜃樓;沒有競爭性的選舉,連民主的“門”都進不了,澳斯丁.瑞尼(Austin. Ranny)也同樣認為“沒有自由的選舉,就沒有民主政治”。⑧由此可以看出,競爭性的選舉是民主的先決條件。
二、我國現(xiàn)行代表制度的實施情況分析
各位學者從我國實際出發(fā),分析了我國在選舉代表過程中所真實存在的問題。其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政治冷漠說、對多數(shù)決定規(guī)則的思考和利益沖突的理性解決。
(一)政治冷漠
在現(xiàn)實政治生活中,除了政治家和媒體外,民眾普遍存在著“選舉冷漠”的現(xiàn)象,棄權、被動投票現(xiàn)象大量存在。也就是政治冷漠。
之所以出現(xiàn)政治冷漠,國內(nèi)學者們大致從四個方面出發(fā)分析原因。
1.文化素質與政治冷漠:
有理論家認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對于政盲來說,無所謂參與意識,也無所謂政治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他們游離于政治生活之外。對此說法,李成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不可能游離于政治之外,人或多或少會與政治沾邊。當今社會,一旦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他們同樣表現(xiàn)出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維護自身的權益⑨?,F(xiàn)在國內(nèi)外學者比較一致的結論是:教育層級與參與程度成正比;
2.個人偏好和政治冷漠:
張云彪從公共選擇理論出發(fā),認為人們對自己選舉權收益價值評估很低,即使不參加集體活動也不影響獲得公共品的提供,讓別人參加選舉而自己坐享民主的果實是每個人的偏好。
3.理性不參與和非理性不參與:
宋雁慧學者根據(jù)個體的政治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結果兩個維度,將個體的政治行為分為了四類。其中代表政治冷漠的有理性不參與和非理性不參與。理性不參與是指個體具有公民責任感,但由于對參與效果的功效感低或對現(xiàn)存政治體制的基本認可而采取的政治疏遠行為,表現(xiàn)了一種“沉默大多數(shù)”式的支持。而非理性不參與也叫做政治冷漠,是對政治的一種無動于衷和麻木不仁,暗含著人們對政府及其統(tǒng)治的一種潛在的離心傾向和不信任感⑩。根據(jù)這兩個維度將政治行為分為四類是很有意義的,只有在分析清楚了政治冷漠的原因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更好的制度設計。
可以看出,無論是從社會學、公共選擇理論出發(fā)還是經(jīng)濟學的角度,都是將選民作為理性行動者在分析。
(二)對多數(shù)通過規(guī)則的思考
多數(shù)通過規(guī)則只記錄每個人對不同議案或不同候選人的序數(shù)偏好,而公共物品供給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需要有關個人偏好相對強度的信息,這些信息在多數(shù)通過規(guī)則下不會直接地集中,因此,多數(shù)通過規(guī)則有可能不能滿足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11 我國的學術界對我國基層選舉中存在的互投贊成票也有一些研究,例如楊云彪認為,多數(shù)通過的規(guī)則會導致隱性的互投贊成票的結果以獲得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
(三)利益沖突的理性解決
現(xiàn)階段的選舉方式,無論是從代表候選人的提名,到正式候選人的確定,再到對正式候選人的介紹直到代表最后的當選,都是程式化的過程,由于在現(xiàn)實中這些程序被形式化,使得這些過程乏味且缺乏參與性,選民感受不到自己選票的力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對選舉的興趣從而放棄了人大這個制度化的利益表達平臺,轉向信訪等其他途徑去表達自身的利益,甚至于不惜代價去謀求一些極端的利.益表達,這就不利于利益多元化利益沖突的理性解決。12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xiàn)存的代表選舉制度的最大弊端是選民的積極性不夠高,不能夠確保代表是真正代表民意的。
參考文獻:
[1]米勒,波格丹諾.布賴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修訂本)[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9:229.
[2]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編.政治學參考資料[J].1982(3):17.
[3]美國新聞總署.什么是民主?[M].1991-10:16.
[4][5]張向奧.選舉的邏輯[J].政治發(fā)展的視野,13頁.
[6]約瑟夫.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11:394.
[7]何增科.民主化:政治發(fā)展的中國模式與道路[N].中共寧波市黨校學報,2004(2).
[8]Austin.Ranny.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M].
5thed.,NJ:Presenticehall,1990:174.
[9]李成實.政治冷漠,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現(xiàn)象[M].
[10]宋雁慧.放棄還是被放棄:英國青年不參與投票的原因分析[M].
[11](美)丹尼斯 C·繆勒,著.楊春學,等譯.公共選擇理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01.
[12]張佐國.人大代表競選制度研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