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對觀眾放映,這是電影的正式誕生。而電影與青島結(jié)緣,是在三年后的1898年,德國電影攝影師在這年冬天拍攝了膠澳租借地的風土民情。
青島,一座和中國電影同齡的城市,是世界早期電影的見證者,也是中國影視發(fā)展的親歷者。從20世紀初,青島廣西路的亨利親王飯店音樂廳、中山路的水師飯店禮堂開始放映電影,到如今每年百余部影視作品在青拍攝,影視明星輩出,青島與影視早已生就了一份難舍難棄的情結(jié)。
百年間,青島以其天然之美在光影交錯的轉(zhuǎn)化中渲染著一點一筆的文化脈跡。如今,在青島推進“影視之城”文化品牌的進程中,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金鳳凰獎)、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中國電影交易中心等國家級電影盛會,以及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chuàng)意媒體學院相繼落戶青島。青島圍繞“影視之城”推出的一系列“大手筆”,其目標就是打造中國電影的外景地、中國電影的高產(chǎn)地、中國最大的電影傳媒產(chǎn)業(yè)基地。
青島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而名揚天下,一直是作為電影、電視拍攝的最佳天然外景地。無論是鋪就青石路的街頭巷尾、浪漫多情的大海沙灘,還是八大關(guān)享譽世界的“萬國建筑群”,都可謂“天然攝影棚”。
青島第一次作為電影拍攝外景地的是電影《劫后桃花》。著名劇作家洪深1934年正在青島的國立山東大學任教,教課之余創(chuàng)作了《劫后桃花》的電影劇本。故事是以青島為背景,揭露帝國主義和漢奸的卑鄙無恥,正面刻畫貧苦人民和學生。上海明星公司決定來青島拍攝外景,由張石川率隊于1935年春來到八大關(guān)以及太平角、丹山一帶拍攝外景,女主角由胡蝶擔當。接著來青島拍攝外景的電影是《風云兒女》,它由田漢編劇、許幸之導(dǎo)演、聶耳作曲。片中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慷慨激昂,現(xiàn)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隨后,又有電影《浪淘沙》、《到自然去》來青島拍攝外景。
青島解放后,大批電影在此拍攝外景。195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來拍攝《海上風暴》,外景地青島海濱。長春電影制片廠于1952年來青島郊區(qū)農(nóng)村,拍攝《葡萄熟了的時候》。1953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又來拍攝了《斬斷魔爪》,主要在德縣路天主教堂和魚山路一帶取景。1957年上海海燕電影廠拍攝《?;辍?,全部外景是在青島前海棧橋、太平路與河南路路口一帶,該片明星薈萃,其中有趙丹、崔嵬、劉瓊、王丹鳳、高博、陳述等,而該片的編劇之一黃宗江,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生活在青島。1958年,八一廠來青拍攝《海鷹》,由王心剛、王曉棠任主演,外景是在萊陽路8號(現(xiàn)為海軍博物館)。北京電影制片廠于1959年由曾在青島生活過的著名電影導(dǎo)演崔嵬,率《青春之歌》攝制組,在嶗山仰口海濱開鏡拍攝片中女主角林道靜跳海自殺未遂,這是初涉影壇的謝芳的第一個鏡頭。八一廠的《地道戰(zhàn)》,則是在平度拍攝……
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青島拍攝的電影有《白求恩》、《青春》、《漁島怒潮》、《暗礁》、《希望》、《濟南戰(zhàn)役》、《吉鴻昌》等。此外,還有《殺人街的故事》、《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等電視劇作品。
改革開放后,欣欣向榮的環(huán)境讓中國電影的生命力異常旺盛。在藝術(shù)的比拼中,導(dǎo)演對色彩、角度開始有著極致般的追求,因此,青島這一方獨具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之姿色的地域攏聚了無數(shù)的目光。如今,每年來青拍攝的影視劇多不勝數(shù)。神圣莊嚴的圣彌厄爾天主教堂前,凄美的愛情故事正在拍攝;浪漫多情的大海邊,祖母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四方路的舊街道口,劇組重回30年代;德國監(jiān)獄舊址門前,再現(xiàn)抗日激烈場景:而景色秀美的八大關(guān),幾乎是所有題材影視劇的必選場景……
青島的美麗景致,還將在更多影視作品中留存,也將使更多人對她無限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