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2013年4月4日晚,素有愛國之美譽的成龍連發(fā)4條重磅微博,稱準備將自己收藏了20年的10問安徽古建筑中的4問,贈送給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用于教學研究。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據(jù)稱,成龍收藏的這10間徽雕古建筑中有7間源于明清兩朝,迄今已有200年至400年的歷史,材料多為紫檀等名貴木種,價值數(shù)億港幣。
當4間古建筑瀕臨跨出國門時,很多國人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大家奮力疾呼,希望把瑰寶留在中國。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似乎我們應該感謝成龍,若不是大哥“自曝家事”,人們很難近距離關注到這幾間徽派古建筑的身世和命運。新聞中說這批古建筑早在多年前就已經(jīng)被拆解、運送到了香港。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成龍自己“吐槽”,又有多少人會知道這樣一批價值連城的古跡早在20年前就已經(jīng)“流失”了?倘若從文物保護的角度較真,這筆“賬”恐怕早該算算了。人們有理由追問:當年是誰將這批古建筑賣掉的?還有多少流落在外的古建筑構件不為人知?這些質(zhì)問恐怕沒人能解釋清楚,一連串問號背后,恰恰反映出我們對于古建筑保護乏力的現(xiàn)實。
正是由于大環(huán)境的種種不盡如人意,想必沒法讓心系古屋“安危”的成龍放心,大哥無奈下選擇讓古跡“背井離鄉(xiāng)”,或許也在情理之中。